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与其在降温中瑟瑟发抖,不如去博物馆看看历史

与其在降温中瑟瑟发抖,不如去博物馆看看历史

2020-11-22 23:52:41

公元二世紀,張騫出使西域,從此打通了中原與中亞地區的貿易走廊,由長安至中亞諸國,這條走道綿延數萬公里,從西漢至元末繁榮千年,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

── 世界遺產絲綢之路」展覽,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路網」為核心,橫跨中國四省(陝西、河南、山西、新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通過來自三國的一百六十七件文物,展現路網的歷史文化價值。

展覽入口拍照區域

,除了知名的何家村,昭陵外,另有超過五十件文物來自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包括玉器、絲織品、三彩胡人俑、金銀器、青銅器、書信及大型壁畫等,跨度從早期鐵器時代直至唐朝。

展館內景

展出文物中,不少都展現出中西文化互融的痕跡,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交界處是亞歐交通的十字路口,被稱為「世界宗教文化大運河」,民族上集中了中國人、人、波斯人、粟特人,宗教上襖教、景教、摩尼教、佛教、薩滿並存,這也在此次展覽中得到體現。

《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經幢 2006年因盜墓在洛陽出土,經幢底部已殘損,但大部完好,為一石灰岩質青石製成的八棱石柱,殘存有景教經文和經幢記,以及完整的十字架圖象,內容十分豐富。幢文上勒唐景淨所撰《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是繼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之後,有關唐代景教石刻的最重大考古發現,其與該經敦煌殘本正可互補。

彩繪長裙蕃女陶俑

鳳翔縣博物館藏

獸形燈

公元11至12世紀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有企業知識中心考古博物館藏

伊塞克金人服飾及武器(複製品)
公元前4世紀
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藏

騎士與動物祭台造型燈
公元前2至前1世紀
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藏

絲綢之路在古代承接著外交通道和商業運輸兩大功能,公元前二世紀,敦煌設置懸泉置,根據出土文獻,當年的郵驛制度和外交紀錄已經十分完善。出了玉門關,沿著天山就能一路通向中亞,而在高山、荒漠、綠洲中建立的驛站,則像一個個節點,串聯起了這片龐大的路網。

康居王使者冊

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出土

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記載了漢元帝永光五年,康居王使者到酒泉貢獻駱駝的情況

彩繪驛使磚(仿)

甘肅省博物館藏

在商業運輸上,為了長途跋涉運輸貨物,必須依賴動物馱運,一萬多公里的的絲綢之路駝馬嘶鳴,來自西亞和中亞的駱駝是當時極為重要的運輸動物,同時西域的戰馬也經過此道路進入中原。漢唐時期有大量以駝馬為主題的藝術珍品,尤其是被後世稱「唐三彩」的唐朝彩色陶俑,歷經千年依然色彩奪目,成為當年繁榮貿易的見證。

駱駝與馬,是漢唐藝術品的兩大常見動物題材。

騎馬女陶俑

陝西禮泉縣煙霞鎮西二村出土

昭陵博物館藏

鎏金戰馬

陝西興平市茂陵出土

茂陵博物館藏

打馬球三彩女陶俑

昭陵博物館、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絲綢之路上,藝術形式豐富多彩,胡漢相融,不管是貴族器具還是民間藝術,遊牧民族的異域風情與農耕文化藝術風格相互借鑑的藝術品俯仰皆是。

金神獸
戰國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純金製成,造型奇特,反映了匈奴金銀器制作的最高水平,被稱為最有代表性的匈奴藝術作品。

「延年益壽大宜子孫」 錦雞鳴枕

東漢

新疆民豐縣尼雅墓出土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專家推則,這件文物可能是尼雅古國王室專用物品

鎮墓獸

北朝

陝西西安北郊六村堡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兩件鎮墓獸形制相同,作站立狀,頭部下垂,用浮雕的手法表現出眼、鼻、牙齒,雙耳豎起,背脊部向前有三根向上豎起的棒狀角,有異域風格。

彩繪陶戲弄俑

陝西隴縣黨家莊出土

隴縣博物館藏

伎樂紋八棱金杯

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杯上樂工手執的豎箜篌、曲項琵琶、排簫等都來自於西域,而樂伎的服飾和髮式則具有粟特特色,是當時中外文化交流見證。

從西漢到元朝,難以計數的商團、使節、牧民跨越戈壁、雪山、沙漠,來往於中原與西亞。不僅帶來了異域的商貿交往,隨之而來的還有文化、宗教、飲食、語言上的交流融合。這個龐大的交通網絡雖然已經湮滅在歷史中,但是千年來往留下的奇珍物件,卻還在給後人講述這一場波瀾壯闊的沙漠史詩。

地址:香港歷史博物館

展期: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三至二零一八年三月五日(星期一)

周二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