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为学日新 | 艺日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十面埋伏》】

为学日新 | 艺日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十面埋伏》】

2022-04-12 03:37:56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十面埋伏》】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琴谱源流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 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睢阳平楚》。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说,曲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明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一文中记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埋伏》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如:《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 《李氏谱》名《睢阳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睢阳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艺术特色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从这段描述可看出,汤应曾弹奏的《楚汉》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一致,由此可见早在16世纪之前,此曲已在民间流传。

【视频欣赏】                    

https://v.qq.com/x/cover/bjdhiskbw0srls7/d00195oxmd5.html?


音乐欣赏

https://y.qq.com/portal/player.html



——艺  日——


《集韵》:“埶,种也。或作艺。”是知艺本种植,引为技艺。孔门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又曰:“游于艺。”游者游玩、神游,谓技艺之纯熟,可出于矩镬,《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技进乎道”,适为注脚。艺必期于雅玩神游,故流为书、画、琴、茶、棋诸事。  按孔门游艺,则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是知艺为末为用,而必本于道。揆诸先贤,体用不二,何尝舍道言艺,舍艺言道也哉!夫长康写照,后阿堵以传神,宗炳命操,令众山以群响,张巅脱帽以奉书,苏子煎茶而贮月,皆有应于天地,激荡于性情也。艺之所游,充实脏腑,愉悦性灵,或有契于天道人伦者,亦活泼自得,故《四库全书》次入子部,以为学问之余事。近世蔡孑民倡“以美育代宗教”,欲寄魂灵于舞乐;王畅安特京城名少,而雅玩于琴、画、家具、鹰、鸽、蟋蟀、松竹等,竟以名家,庶几小道通于大达。然则师成心而益私欲,未有若今世者,是知解衣般礴,逍遥于广漠之野,岂余事也哉!




文字:履霜、莊亮亮

编辑:魏敏

责任编辑:李伟

蓝MEI工作室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