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中乐•感想与回味|香港中乐团精·气·神音乐会赏评

中乐•感想与回味|香港中乐团精·气·神音乐会赏评

2022-05-17 21:36:52

音乐会回顾

2017年6月3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在北京大学音乐系教师、中乐学社指导老师毕明辉老师的带领下,中乐学社一行近四十人前往北京音乐厅进行对“精·气·神,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中乐团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的欣赏与学习。

对于中乐学社的同学来说,这场音乐会之旅不仅仅是心灵的享受与精神的提升,也是学习与研究的绝佳机会。毕老师更是在我们出行前便殷殷嘱托,音乐不仅要入耳,更是要入心,每个人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进行诚挚地体会与感悟。

在本场音乐会中,香港中乐团在阎惠昌指挥精湛的技艺下将首首动听的乐曲演奏得淋漓尽致,征服了在场听众。乐声行云流水,情感余韵悠长,堪称是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听觉盛宴~

音乐会舞台全景

各曲目介绍与赏析

《大得胜》

在音乐会的开场,随着嘹亮的唢呐声,改编自山西民间吹打乐的《大得胜》拉开了帷幕。全曲的总基调是大齐奏与敲击乐的结合,采用综合调式的旋律,呈现出不规则的结构变化,教人耳目一新。

小伙伴们怎么看

 

覃思蓓

北京大学医学部13级本科生

中乐学社财务部部长

秀美婉约的中阮师姐

今天音乐会非常令我震撼,印象最深的是唢呐开场曲《大得胜》里那一声齐鸣,有种划破黎明的感觉。另外在返场曲目中唢呐、打击和笙的配合默契十足,极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又非常自如,真的是在“演”奏!整场音乐会我最大的感触是乐手,应该说是音乐家们对音乐,对乐器惊人的掌控力,和他们对于演奏的投入和享受!乐己乐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廖香玉

北京大学中文系15级本科生

中乐学社演出部部长

灵动甜美的可爱姑娘

 

在没有看节目单的情况下听的第一曲,任由想象。唢呐的高潮迭起,十分出众,基本上盖过全场所有的乐器音。可以说是先声夺人。

尤其是现场的唢呐,被乐手赋予了人的情绪与动态,悦耳的音符间仿佛有孩童的欢声笑语传来,令人不禁叹服。

 

《良宵》

原名《除夕小唱》,由作曲家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除夕夜,乐曲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悦的心情。

想说的话

 

通篇很好听所以一点都没有走神~

二胡拉起来和革胡遥相呼应袖子像水一样啊黑黑的汉风服装配白色的袖子感觉停顿都格外有力的样子!

大家弹琴的时候表现力好强啊,即使不是自己的部分也会根据节拍做肢体动作呢~

by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5级本科生

侯柯宇

萌萌哒少女

《精·气·神》

本首曲目是本次音乐会的主打曲目,由香港中乐团委约创作,。此曲以宇宙生命的环形运动为背景,尝试通过不同的音形和特变、多变的音色进行或动或静的承接转换,以体现东亚艺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锲而不舍的美与韵。

当当当~我们的重头戏来啦

 

陈前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14级本科生

中乐学社团委副书记

自称是萌新的小哥哥

这个曲子更像是在描绘一幅音乐图画,乐器的多少,是点线的变化,着墨的不同,声场关系的不断变化,则是在不同的空间方位,在不同的位置描绘,不同的乐器则是不同的色彩,与图画不同,音乐不仅详细地把作画过程也表现为一种美感,而且这个图画在三维立体的基础上还多了一维时间(最后结尾的长时间几乎无声的状态,感觉便是让我们在体会时间的流动)。

利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以及不同的演奏技巧演奏方位,如,箫,增加了纵深,唢呐,将整个声场像观众逼近,钹在不同方位的演奏,很典型的沙锤演奏过程中,演奏的位置从高到低的变化,以及三维空间方位的变化,比如从高到低画圈演奏等。

莫崇杰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4级直博

风流倜傥的少侠师兄


 

《精·气·神》这首曲子,阎先生的指挥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就像在打太极,基本感觉不到指挥是否在挥拍子,仿佛根据“舞蹈动作”给出乐器进入点。洞箫的音效像射雕英雄传里黄药师吹的碧海潮生曲,乐手特地使用管壁很厚管身很粗的竹子,拥有粗犷凄厉的音色。

当然一些不知名的“乐器”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产生高速气流音效的绳子,还有像巨大夹子一样的打击乐器认不出来。同样也听不出高潮在哪里。

 

孙嘉

北京大学医学部16级本科生

琵琶声部亮丽的风景线

《精.气.神》用一些技法和不算旋律的音律营造出一种高秒的境界。开始箫、沙锤等营造出了武侠片配乐的感觉。另两把沙锤举高且中间拉了一条线是什么技法...曲目结束后一段时间的暂停,特别是指挥动作的静止在我看来升华了曲子的境界。这样的作品可遇不可求,让我想到了《四分三十三秒》。

第一感觉是这作品很新奇,刚柔并济,时而铿锵,时而又似道家的玄妙感。特别是结尾的一段静止,给人遐想的空间。


 


《交响诗-流水操》

长江大河,以源头滴水,不断壮大,终成滔滔之势,向着东洋大海,万里奔流不息。这部作品写于1979年,以古琴曲《流水》作为题材,构想成篇,全曲共分为小溪、江河、峡滩、大河四个部分。

来~听我们说

 

熊能子

北京大学法学院15级本科生

中乐学社康乐部部长

进击的图坦卡能

百川东到海,经冬复历春。

一缕溪流,穿越万水千山,跨便海角天涯,终究寻觅到自己的归宿。乐曲的节奏随着四个章节截然不同的主题而流变,或舒缓轻柔,或紧张急促,或恢宏阔大,或百转千回。适时的打击乐予以点缀,在震撼人心的乐曲之外,更给了人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嘉嘉

 

《交响诗-流水操》一曲以古琴曲《流水》为素材,说实话,没有我想的那么仙风道骨,有些旋律我甚至听出了一丝喜庆…但印象最深的是琵琶、阮等绰、注的技法,颇得古琴神韵,很像刘天华先生于1928年创作的琵琶曲《虚籁》的意境。靠后一段先是弹拨的旋律,之后吹管、拉弦等逐步进入,顿觉开阔,果真有峡滩入大河之感。

《庄周梦》

音乐在梦境中驰骋,香港中乐团采用革胡与中乐队的协奏刑事演绎中国先秦思想家庄子的哲学观,以求道之神韵。

我们的所思所想

 

路雅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15级本科生

温婉美丽的梵语小姐姐

最喜欢庄周梦,革胡悠扬低沉的旋律有种莫名的心灵撞击感,总觉得好像曾经在梦里听过似的(忽然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几首曲子,除了音乐,都是赵季平先生的…静仪姐说我长了一双西北的耳朵)。

令我最有想象的也是庄周梦,能感受到从半空跌落地上时的那种心痛与无奈感,又在重新飞入梦境时感受到灵魂的腾升。

李贤哲

北京大学医学部14级本科生

中乐学社副社长

夜空中的思想者

 

赵季平大师!旋律的大师

很经典的配器,但很好听

环保革胡很好听

但音色太过圆润缺少特色

震动和爆发力稍逊

适合做乐团低音不适合独奏

气势稍逊

主旋律和乐团的多次变奏

《唐响》

乐曲以传说中的唐代古韵为起点,带领观众穿梭中西古今繁荣盛世。时而置身现代都市,时而置身古代宫廷,最后年轻乐手加入,与观众一起延续盛世之声。

我们所不能忘怀的

 

张可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16级本科生

中乐学社谱务负责人

温柔靠谱可爱的扬琴妹妹

给我最多感动的是《唐响》,那种感觉让我想起了和能子一起看球幕电影的眩晕感。印象很深,有一段的旋律很像月儿高,但节奏更为复杂,音色也由于乐器的不同而更为华丽,仿佛置身于宫殿之中看着舞女的曼妙身姿,走着走着旋律又变得不那么庄重,嘈嘈杂杂的青石板小街,周围热闹的叫卖声,车水马龙,风云奔走,透过历史厚重的帘幕看到了人们有声有色的生活。

突然,乐曲就不再是纯中国古曲式的五声音阶,音阶变得复杂,节奏快而不混乱,每个声部像这快节奏的现代生后中忙碌的人一样努力地寻找自己的位置,仿佛每个人都不会带来什么改变但又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

接着是有一段旋律很奇妙的过渡,仿佛是在时空隧道,光影变幻,又是之前旋律的重复,但又不仅仅是重复,虽然我听不出来有什么改变但熟悉的旋律再次出现我甚至有点热泪盈眶,眩晕之中得到了小小的满足,步步回首,只愿潦倒在你深情的眼眸。

对这场音乐会,我想说…

带着几十位北大学子在香港中乐团北京音乐会中学到许多。孩子们得以拜见艺术总监阎惠昌先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俞峰教授,中央音乐学院胡琴演奏家严洁敏教授等前辈大家。好的音乐会激发人更美的体验,大的见识会促进学生更多的思考。感激并感恩,谢谢阎总监,俞院长,严教授,谢谢香港中乐团各位音乐家和台前幕后的同事!祝贺音乐会!

by亲爱的毕老师

香港中乐团指挥阎总监毕老师的合影

吴凡毅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16级博士研究生:

有幸与毕老师和中乐学社的伙伴们观看了香港中乐团带来的演出!每一个节目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用华丽的打击乐和唢呐营造出一片欢腾景象的《大得胜》、将各种乐器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的《精气神》、完美结合了古与今的《唐响》……不过最让我敬佩的还是指挥闫惠昌老师,其指挥才华和艺术修养在舞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实为大师!今晚这次演出绝对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中乐团的演出,没有之一!


黎想

北京大学医学部16级本科生:

感想:终于见到了中乐大佬的演出!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对音乐的理解,对节奏、旋律、乐器的理解都深入了许多。感觉自己获得了以后排练的动力,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魏凡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5级本科生:

指挥和打击都帅到炸裂,箫也非常有感觉。曲子想象空间很大,脑子里都开始跑电影了。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机会坐在那最后一排一起拉哈哈哈哈。另外,骚还真是唢呐骚...


吴梓钦: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16级本科生:

和学社一起来看演出非常开心。香港中乐团的演奏都十分棒,乐器之间的配合很完美。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庄周梦》,真的超好听~


史方正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4级本科生:

观演感想:香港的开放和包容不仅体现在经济,更体现在文化上——这是欣赏港中乐的演出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古今中外的音乐元素在这个舞台上的汇聚,不仅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也用中国音乐人蓬勃的精神气象感染了所有的观众。演出的最后,舞台上下、全场共情的艺术享受,应该会在脑海里停留很长时间。


刘清越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16级本科生:

整场音乐会在柔美与热情之间转换自如,观众能够始终保持兴奋感,最后拨浪鼓的互动让人印象深刻。个人更喜欢下半场的曲目,打击的表现非常出彩,同一段节奏大鼓,小鼓,排鼓的相继呈现,使音乐富有层次与紧张感。


夏华钦

北京大学医学部16级本科生:

今晚音乐会真的很棒!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机会!因为自己是二胡声部,于是特别关注胡部的演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胡部强弱的起伏游刃有余,如良宵开头的弱起。突然发现,有时候细若游丝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另一个让我拍手叫绝的是指挥,阎老师今晚的指挥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指挥存在的意义。右手拿指挥棒控制住了节奏,而左手也没有闲着,通过肢体动作引导乐队的演奏,同时也是作品情感的焦点,用另一种方式引导观众感悟作品的内涵。本人才疏学浅,还不能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不过经历了一晚上音乐的洗礼,我能感受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又多了一分!


卢正琦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16级本科生:

起初难免要留意乐手的演奏技巧,但渐渐被香港中乐团在民族乐团实践上做出的努力吸引。乐器的革新是民乐本身发展所需,而对民乐团音乐组织形式的探索,则可视为当下我们寻找文化定位与认同的种种尝试的缩影。在这个过程中走一遭,或许正是我辈之担当。


刘馨云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15级本科生:

非常喜欢流水操和唐响两首曲子。流水操的险滩段充满了张力,情绪的起落让人一刻也不能从音乐上分神,也让好似否极泰来的第四段来得格外酣畅淋漓。唐响的大鼓非常吸引我,鼓点的变化好似是打通唐代与现代的钥匙。这次,虽然大提琴低音提琴被黑得很惨,我还是很佩服香港中乐的创新精神,无论乐器改革的成果怎么样,这可能都是民族管弦难得的尝试。最后最想说的是,这是一场充分照顾观众的听觉盛宴,不再让音乐正襟危坐,当我摇起拨浪鼓的时候,对这个乐团就只有爱了。


陈静仪

北京大学哲学系16级硕士研究生:

中乐团的录音听了五年,今天竟然见到现场版!

感谢北大中乐学社和毕老师给我的意外惊喜。看完演出回来感觉考试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哈哈哈~


何欣露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5级硕士研究生:

感谢遇见北大中乐学社

今晚有幸在乐团老师的促成下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视听盛宴,对民乐团可以完成的事情有了更加广阔的认识:能发出声音的,都可以成为乐器;而乐器,又绝非只局限在它本身的发声部位。

彻底被香港中乐团打击声部的老师们圈粉,举重若轻的淡定里是张弛有度、力道精准,在台下感动到叹息!


戴舒琪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14级本科生:

饕餮之夜。唢呐竟然可以如此灵动,革胡原来也能撑起乐团的半边天,民乐的实验交响比起西方也能做到毫不逊色。。。感谢香港中乐,感谢毕老师和学社,让我见证了民乐这么多惊艳的可能性。

同学们想说的话

(记得上下翻动哦O(∩_∩)O~)

美丽瞬间

 

香港中乐团阎惠昌总监与中乐社成员合影

 

香港中乐团钱总监、严洁敏教授与中乐社成员合影

 

中央音乐学院俞峰院长、香港中乐团阎惠昌总监与中乐社成员合影

 

严洁敏教授与中乐社成员合影


写在最后




音乐会虽然落下了帷幕

心灵与情感却永远紧紧相连

中乐永爱,我们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