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厉害了】最难考的试,我审这16位,轻松400+!

【厉害了】最难考的试,我审这16位,轻松400+!

2020-10-05 20:01:25

侯梦婷: 13级法学1班  443分(我审状元)

毕业去向:北京德和衡(杭州)律师事务所


请输入标题



曾经小编发了一条推送:



结果被正面怼了:



本着探索到底的精神,小编又查了查,发现了这个:


来源:文都教育


,未来有十个资格证含金量最高,其中,法律职业资格证排在首位。



当然,想拿到这个证,就必须通过传说中的“国家司法考试”。考过司考的人都知道这场考试有多厉(bian)害(tai)!



传言中,人类没有任何考试的庞杂可以超越司考。不完全统计,复习范围包含15门学科,350余万字的教材+290多个法律法规司法解释,200多万字+150万字以上的真题+700多万字的基础阅读材料。这个量听起来好像已经超越人类记忆的极限。



难度不仅在记忆量,还在通过率。总分600分,360分通过,全国通过率基本保持在10%左右。


▼▼▼


科普了这么多,现在来看看我审学生在这场最难考试中的表现了。


近三年,法学院11-13级学生司考通过率分别为:33.70%,26.62%,32.10%。


法学院提供:近三年司法考试通过率


学院分管教学的何新容副院长告诉小编:近年来,法学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高度重视司法考试工作,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通过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的高位


为了帮助更多学生扎实专业基础、通过考试,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开设专门司考培训课程,由辅导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司考模拟实训;


邀请校外实践导师开展讲座,强调司考对从事法律职业的重要性;


邀请司考名师以及高分通过司法的同学现场分享考试要点;


根据司考时间安排,调整上课时间,为学生备考预留充分的复习时间。


▼▼▼


在2016年司考中,我审法学院224名学生参考,通过考试72人,通过率达32.10%。其中400分以上16人,占比7.14%。这16位学霸,分享了他们高分通过考试的经验。

01

侯梦婷:13级法学1班    443分

毕业去向:北京德和衡(杭州)律师事务所



我审状元小姑娘,司考443分,堪称“学霸中的学霸”。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全国现有见报的最高分是448分。她说她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与专业课老师沟通,考前从不担心自己能考多少分。



侯梦婷:九月的那一段时间,图书馆一楼的水池旁、台阶上、楼道间,随处都可以见到熟悉的身影,擦肩而过的时候,彼此一个点头,一个笑脸都在传达同一个讯息:继续坚持。作为一名法科生,我从没想过放弃,一直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不会失望。443分也证明了我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02

汤颖超:   436分

毕业去向: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备考神器1


汤颖超:备考时心情烦躁看不进书也是常有,这时候抓个好朋友出来打打他就好了。(小编内心OS:这个神器某宝有卖吗?

03

姚春雨 :13级法金2班  436分

毕业去向:中国政法大学




姚春雨:在备考的日子里,我报了一个辅导班,除了上课,我逛过最多的地方地方就是那条小吃街。手抓饼、煎饺、午夜街边的烧烤、大西北拉面馆里的新疆小姑娘...每天我都会买一个火龙果,荣幸地被称为“火龙果少年”!复习固然很辛苦,但吃货依然很开心!

04

陈娇:13级法学3班  430分

理想职业:律师



陈娇:在考试集训的日子里,后期身体素质跟不上,基本上有半个月是站着上课的。晚自习的时候,在教室外面背书,每一个路灯下都有一个拿着书本默默背书的人。昏暗的灯光下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坚持着、努力着!

05

王成荣:13级法学3班  426分

理想职业:律师



王成荣:16年暑假,我参加了司考培训班,父母和弟弟来南京看我。为了不错过老师的任何一个字,我让父母和弟弟在地铁站等了我两个多小时。中午陪他们吃个午饭,半小时不到就赶回去上课。把他们送到了地铁站的时候,转过身我的眼泪流了下来。距考试半个月的时候,每天早晨进图书馆,凌晨出馆,午餐、晚餐就在图书馆吃面包。因为太累几乎天天流鼻血,没时间去医院,就把头仰着,把书举的高高的,认真的看。那时候我觉得,我要是不过,不会有人考过了。

06

张云淇:13级法学3班    426分

理想职业:律师


16年暑假,我在家复习考试。三个月里,最感谢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不影响我复习,妈妈工作之余需要每天中午给我带外卖回来,让我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真的很感激她!

07

刘晓囡 :  425分

毕业去向:苏州大学



刘晓囡:说起司考,回忆里插曲都变成了主旋律。在南广红房子阳光大草坪的日子像是度假,小黄车、单肩包、洞洞鞋、花甲、冰粉,一言不合就飙车摆拍赌博飙歌的TFgirls....因为久违的心无旁骛,所以并不觉得过程苦,而那些美好却格外甜~

08

沈箫箫:   425分

理想职业:律师



备考神器2

沈箫箫:备考是一件孤独的事,在这过程中找一个备考小伙伴尤其重要。我的小伙伴是陈文清(411分),我们每天一起去图书馆,晚上一起回宿舍,在家里也会通过微信联系。两个人相互激励,互相监督,不理解的问题相互讨论,这样复习中盲点减少了很多,备考也显得有趣多了。(小编内心OS:两个四百分的备考小伙伴,这样的考试神器,我要来一打。

09

戴坤轩:13级法学2班,423

毕业去向:南京农业大学



戴坤轩:司考可谓是我继高考后最努力的一段时期,漆黑的夜幕下满天的星斗、零星的灯火,无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在自习室,我基本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曾经以为司考是我不愿想起的黑色回忆,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当我想起这段日子,剩下的只有对当初努力奋斗的自己的感激与欣慰。总之,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不忘初心,方能一考而过!

10

陈文清:   411分

毕业去向:上海财经大学




陈文清:我有备考小伙伴,我们没有报辅导班,自己复习的。对于民刑一定要耐心不要被身边同学的速度影响,民刑看完三遍我才开始剩余科目。刑法总则推荐做笔记,主要记载关于某一问题的思路,这样可以高效的复习;民法不需要做笔记,多听多看就好。诉讼法放在最后学习,用自己的方法编一些口诀,让知识变成自己的。

11

刘智月:  410分

毕业去向:东南大学研究生



刘智月:备考是一个非常虐心的过程,你在黑暗中踽踽而行,不知道方向是否正确、速度是否足够,不知道停下来之后是否距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后来灯亮了才惊喜地发现:嚯,已经超了重点线好多!坚持、坚持、坚持,一定会有惊喜,加油啦!

12

徐佳琦: 13级法学1班  408分

毕业去向: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



徐佳琦:从四月到十月,整整半年。土豪金(复习资料)、图书馆、一个人走过的夜路、打给妈妈的电话、午夜南审上方的星空……正是这些元素填充了我的司考岁月。我收获的不止是一张证书,还有一段美好的回忆、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一股直面苦难的勇气以及一颗坚毅不拔的内心!

13

姚喜文:13级法金2班   406分

毕业去向:事业单位在考



姚喜文:在备考的那段时间里,我到哪里,辅导书就跟到哪里,几乎没有从手边离开过。每天学习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复习一轮又一轮,那是个痛苦的过程,是一场毅力和意志的拉锯战。感谢自己,我坚持了下来!

14

范红佳:   405分

毕业去向:事业单位在考




范红佳:2个多月的备考,既漫长又短暂,漫长的是一遍一遍背诵知识点,理解法条深层次的含义,最终将成百上千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地运用解题;短暂的又是在进度落后时,希望一天能拆成两天用。司法考试不仅考验智力、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考验每一个人的意志力,在每一个复习阶段运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初期要求复习范围全面且深入,中期要求攻坚克难提高解题正确率,最后冲刺时,则要有所取舍,选择易得分难度小的部分重点复习,在任何阶段一旦放弃就会前功尽弃,唯有坚持。 

15

周阳:13级法学3班   404分

理想职业:律师



周阳: 人生的美好不在于你获得多少,而在于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和态度。专心做好每一件事,学会取舍,合理的分配时间,深入思考,相互探讨,加上一颗坚毅不拔的内心,必不后悔。

16

陈维:13级法金2班    400分

毕业去向:海信律师事务所





陈维:司考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在备考后期,夜里睡不着白天又非常困,还经常头疼,效率极低,几近崩溃,我常跑去某司考公众号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勇气。尽管内心一万次想放弃,还是要坚持到一万零一次,熬过去你就赢了你自己!


其实,通过司法考试只是法律从业的第一步,未来,可以更精彩!


这也是我审教学质量的体现!

 


整理丨朱芸芸

图丨本人提供

特别鸣谢法学院牛建平老师

责任编辑丨云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