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詹永明《月夜愁》 箫与交响乐的融合

詹永明《月夜愁》 箫与交响乐的融合

2022-05-15 18:57:08

原曲作者:邓雨贤

协奏·伴奏:中国中央乐团交响乐队

指挥:杨春林·黄晓飞

编曲、箫独奏:詹永明

乐曲采用了传统的三段体变奏手法,以洞箫与弦乐及钢琴的演奏形式,在优美动人而富有情感的旋律衬托下,描绘出年轻女子望月思情郎的哀愁心情。

《月夜愁》是闽南语歌曲之中“四月望雨”之中的一首。“四月望雨”指的便是《四季红》《月夜愁》《望春风》《雨夜花》。它们至今仍然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不时地被记忆着、歌咏着。

《月夜愁》创作于1933年,当时它的词作者周添旺24岁,正值“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当时的台北,人少车稀,幽静的三线路常是情人相约散步的好地方,尤其在月光下更加浪漫缱绻。然而这样罗曼蒂克的气氛,在伤心人眼里看来更是点滴在心头。年少已感的周添旺便以“怨叹月暝”“忧愁月暝”“无聊月暝”,层层诉说对月的忧愁,真切表达失恋人无聊的心情。

这首曲子的谱曲很特别,它一共有17个小节,不合音乐常理的要求。而且还有了3个五音阶之外的fa音,但是淡淡的哀愁,却透过旋律,自然地宣泄出来。 “四月望雨”这些充满台湾特有情调、让人一听便难以忘怀的悠悠旋律,全都出自于一人之手——作曲家邓雨贤。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才华令人为之惊叹,被尊为“台湾民谣之父”。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总能在巧妙运用西方音乐理论及技术之余,又带有诚挚而朴素的台湾民谣风味,此种中西融合的特有情味,最令后人赞颂不已。(文:朝夕)



  点击链接,推荐阅读 

琵琶与洞箫经典民乐《春江花月夜》

月下玉屏箫,舞阳河船歌

西域风情,会动的龟兹石窟壁画 | 洞箫《在银色的月光下》

箫与箜篌《二泉映月》 |  愈久弥珍,回味悠长

南箫与古筝、扬琴三重奏《乡月三阕》


 箫园小程序 


阅读原文


箫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