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汉字故事】“琵琶琴瑟 魑魅魍魉”古代人都是这样读它们!

【汉字故事】“琵琶琴瑟 魑魅魍魉”古代人都是这样读它们!

2022-03-29 19:35:39

点击蓝字“画刊国学”关注我们!!

19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

“议和会议”在一间陈设华丽的大厅里举行。碧眼红发的洋人们正以胜利者的姿态高坐上首,趾高气扬地谈论着;而清朝政府的官员们却低三下四地端坐下首,正虔诚地等待洋人们提出“议和”条件。

据说会后,一个自以为“中国通”的洋人想借以侮辱中国人民,傲慢地敲着桌子说道:“你们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叫作对联;听说要求语句对称,严密工整。我现在出上联,你们可否对出下联?”这个洋人出的上联是: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上联利用了我国汉字部首的特点,道出了八国联军“八大王”“王王在上”,同时琵琶和琴瑟都是中国乐器的名称。

八国联军的代表们明白了这个意思以后,个个前仰后翻地狂笑起来。面对帝国主义的猖狂,清政府代表们有的只好笑笑,生怕得罪他们;由得心中不平,却又无词答对。

忽然,中国代表团的一名工作人员挺身而出,从容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何为魑魅魍魉,即古人传说深山野林里的妖魔鬼怪,现在泛指作恶多端的人,他们的偏旁都是“鬼”,“鬼”是我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憎恨而用的称呼。

爱国的中国人借此怒斥了八国联军是“四小鬼”“鬼鬼犯边”。

应对完毕,侵略者个个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列位看官,你是这么认字的吗?还是认字只读半边呢?

是不是被阿盛猜中了?



    根据省教育厅报刊总社的文件

《画刊国学》是厅属唯一关于“国学”的专业杂志平台。内容贴切部颁语文教材,符合“要加强国学教育”的指示要求,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一字一猜

王筠是清代文字学家,他的著作《文字蒙求》一书,流传于世。

一次,王筠到郊外散步,遇见一伙顽童,顽童们拦住他的去路。其中一个顽童提出条件:“我问你几个字,猜得出便让你过去。”说罢,念道: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少一点。

王筠不假思索地答道:“这是‘汾、洽、溜、沙’四个字,对吗?”顽童点头示意。

王筠笑着说:“我也回敬几句。”随即吟道: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几个顽童抓耳挠腮,想了很大一会儿,谁也答不出来。王筠便劝道:“还是回学堂读书去吧,别贪玩啦!”



亲爱的看官们,你们能猜出王筠说的是哪个字吗?




▲以上内容选自《画刊国学》注音版11月刊“汉语大观园”

责任编辑/彭杰

排版/王珏

供稿/画刊国学

终于等到你,阿盛已经恭候多时啦!

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感谢您的阅读!!!

用转发和点赞来给我们点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