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一壶香茶,静坐窗前,
任由思绪飘远。
古乐器中,最爱弦乐,
古琴与琵琶最得我心。
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图画:
朗月下,清风微拂,
一素衣女子,袅袅婷婷,
踏月而来。
▲(琵琶演奏家唐华、古琴演奏家成红雨访谈)
裙裾飘飘,香风阵阵,
或挽袖抚案,或抱琴掩面。
轻捋罗袖露出十指纤纤,
颤、按、滑、揉,
顿时曲韵悠扬妙曼。
【红尘素心】
繁忙奔波的都市,难寻一隅心灵净地,异乡思故土,更何况远渡重洋。琵琶演奏家唐华,自九岁开始学琴,,1991年移居日本,先后在日本多地举办音乐会。旅德古琴家成红雨,自幼受父亲——广陵派古琴大师成公亮的影响,从小学习古琴,曾参与5个国家的音乐家举行的“音的世界”音乐会巡回演出40场。常年异国他乡的学习与演奏,唯琴相伴,回望漫漫人生路,琴已占据他们几乎全部的时光。大概这就是对“此心安处是吾家”的最好诠释。
【初见倾心】
这样的季节,很适合配着琴音念一首苏东坡的小词《减字木兰花.琴》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一夜余音在耳边,简直是对从“琵琶空间”回来的最好写实。非常荣幸能到唐华老师所办的“琵琶与古琴音乐沙龙”上,听到两位演奏家的现场弹奏。
▲准备演奏前的古琴演奏家成红雨
人生若只如初见,
所有的惊鸿一瞥皆定格在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
素衣青纱露出娟秀白净的手腕,成老师低头拨琴,
眉眼间流露出无尽的含蓄与温婉。
一直不解,为何“琴棋书画”是以“琴”排在首位,
听她弹一曲《流水》仿佛入定一般。
时而中正平和、谦虚静婉,
时而方正含蓄、清微淡远。
激越处松脆如铃,低婉处纤细如吟。
我不懂得何谓抹、挑、勾、剔,吟、揉、绰、注,
只觉所有的感官都被吸走一般。
思绪化为流水,时而从山间石缝倾斜而下,
撞击山岩铃铃作响;
时而如沉石入湖,激起层层涟漪,水纹由近及远,
正如琴声玄音中的回旋婉转。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
她也提到“《流水》是对水的形态最好的表达”。
随后弹奏的《归去来辞》,
琴音滑出好似可以看见陶公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淡然,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大概便是如此。
▲弹奏中的琵琶演奏家唐华
如果说古琴是灵秀隐逸的仙子,
那琵琶就是清丽明艳的精灵。
最著名的应是这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老师,一身淡雅的旗袍,屈膝斜坐木椅上,
未拨琴弦,
已是一幅古典美人琵琶掩面的美感。
琵琶是来自西域的古老乐器,
从造型到音色都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银铃细碎撩人心弦。
唐老师一首《送我一只玫瑰花》
将整个空间瞬移到了舞裙翻转、纤腰媚眼的狂放疆土。
铿锵有力,指尖翻转,
一连贯倾斜直下的音符,
带动悦耳轻快的旋律,
穿透力十足。
她笑称“古琴是弹给自己听的,
琵琶是弹给别人听的”足见琵琶的气势如虹。
可琵琶不但是多情妩媚的,也可是哀婉轻幽。
《虚籁》就这样淡淡将人心绪收拢,
有种烟花三月、杨柳扶风的清爽感,
又带着缥缈古朴。
听唐老师讲解说到“琵琶虽是舶来品,
可融入了许多古琴的技法与古人内敛高洁的生活情趣。
对于她自己也将古琴的专注宁静,
作为自己对音乐的追求。
【风雅情趣】
演奏家唐华、成红雨自幼长在音乐世家,两人的父亲更是多年老友,从孩童到少女都在古典文化与琴音的浸润滋养下。她们笑着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儿时入夜,月色朦胧,父亲在里屋弹琴,昏黄的光晕和素雅的琴声伴我入眠,迷迷糊糊中琴声低婉。清晨大院里有琴声、有练曲的歌者,还夹杂着院里虫鸣鸟叫,这就是她们的童年,多美的画卷。
▲琵琶演奏家唐华与古琴演奏家成红雨
那个年代,学琴不仅仅是技艺手法,更读诗词歌赋体味古人心境。博文广志的学者闲聚家中,品茶讲学、共话南北,这些都是父亲给予她们童年最好的礼物。随着时光的积淀,唐老师已为人妻、为人母,对琵琶的感悟又是另一种境界。世间阅历的累积,嫁到国外,旅居德国的成老师,吸收中西音乐文化的精髓,对琴曲的把控更是细腻融洽。
说到情趣,成红雨老师与先生作曲家、钢琴家海纳.格兰钦的爱情,浪漫而质朴。两人因琴结缘,先生时常手绘情书、坚持手写信笺、镜头永远捕捉爱人的画面,每每想起倍感暖心。
▲唐华、海纳.格兰钦、成红雨三人合影留念
【学者寄语】
传统文化是流淌在华夏儿女中的涓涓血脉,
千年的曲艺积淀是学者、大家的手手相传。
两位老师都提到民乐的发展一定是多元的,
传统乐器与更多的音乐形态融合是发展的必要。
而传承并不单指去学习专研,
乐于欣赏懂得去体味传统乐器的美,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变相保护。
学习琴曲,更需丰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
▲“琵琶空间”音乐沙龙集体合影
前往唐华老师的“琵琶空间”将会有更多机会,
近距离感受千年古典民乐的魅力。
关注微信公众号“琵琶空间”,
会有更多音乐沙龙的举办信息。
文字单薄,
不能描摹两位演奏家
所弹琵琶与古琴带来的震撼与曲境悠长,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啦啦啦~
说了这么多
想听二位老师的演奏吗?
音频奉上
赶快竖起你的耳朵啦~
↓↓↓
音频: 古琴曲《酒狂》成红雨 、琵琶曲《平湖秋月》唐华
《酒狂》(古琴)
明代《神奇秘谱》姚丙炎打谱。相传为晋代文人音乐家阮籍所作。以醉人醉态的律动节奏,塑造出十分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
《平湖秋月》(琵琶)
20世纪30年代,吕文成于中秋时节畅游杭州西湖,西湖美丽的景色,使他感慨万分,触景生情,遂创作了这首描写月夜西湖景色,赞美大自然好风光,曲调轻柔秀美的作品,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感受。90年代,琵琶演奏家康锦添把它改编为琵琶曲。
—— END ——
来源:记忆四川 整理编辑:小川川
视频剪辑:东东
欢迎加入非遗大家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联系我们
☀ 定期推送文化信息,非遗信息,活动资讯,好玩的,好看的等诸多优质内容.关注我们妥妥没错!欢迎投稿,但凡经我们采纳,将会送出精美礼品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