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8月18日《贵州日报》27°黔地标抢先看

8月18日《贵州日报》27°黔地标抢先看

2022-06-16 04:43:33


9版 封面




《全国高端平台的贵州作家群像》

看点:贵州这片土壤孕育出绿水青山,也为创作者们带去丰沛的灵感。在如今的中国文坛,贵州作家正带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发出响亮声音。由欧阳黔森出任总制片人、总编剧的《二十四道拐》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等国家级大奖,还在第十一届中美电影节上荣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今年4月,贵州作家肖江虹从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上捧走小说类主奖;8月,贵州作家冉正万凭借作品《天眼》获得第六届“花城文学奖·新锐作家奖”;7月出版《人民文学》头条,我们看到了贵州作家肖勤的名字。近几年来,更多来自贵州的作家的名字出现在国内大大小小文学奖中,而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上海文学》《山花》等纯文学类杂志上,贵州作家的作品更是屡见不鲜。




10版 娄山关



一组反映心灵律动的好散文。

看点:此次他从《三尊雕像》说起,将“朱毛会师”雕像、鲁迅先生雕像和工农兵雕像联在一起表达,意在揭示“文化熏陶的力量”这个主题,读来令人深省。著名作家叶辛用朴素的语言,将人们带到紫云自治县的《四大寨》,偏僻的山乡、遥远的路程、艰难的岁月,往昔记忆聚涌而来。青年作家刘燕成用真诚的文字呼唤读者《走进加榜河》,让读者和他一起与壮族群众放声高歌。对军旅生涯有着深刻感受的汪海,将当年在军营里刻苦训练和学习的点滴,凝成《从秀眉寨到沙子坡的距离》这篇文章里,读来感觉旌旗猎猎。吴安臣在《含翠隐鸣蝉》里,详细记述蝉的特点,感叹“蝉的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它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唱歌”。





11版 孔学堂



《国际专家共聚贵阳孔学堂 探讨阳明学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看点:8月15日在贵阳孔学堂举办的第五届知行论坛暨文化复兴与阳明学的当代传承发展国际学术大会,汇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韩国、日本、越南、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单位的150余位阳明学专家学者。大家就阳明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进行广泛的探讨。专家学者所处的地域不同,研究的方向各有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景象,折射出阳明学的影响。




《弦音赋怀 与乐共鸣——中外经典名曲走响贵阳孔学堂》

看点:8月11日、12日这两天的贵阳孔学堂弦音切切,“溪山踏歌行-弦音赋怀”系列音乐会依次上演,著名胡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沈诚与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带领团队为贵阳市民献上11首经典民乐。两位演奏家还在孔学堂开展琵琶高级研修班和胡琴艺术欣赏讲座。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夏小汤也在孔学堂精彩呈现10首经典名曲,并向听众解读作品内涵。






12版 黔论



《散文,人生的一束束折光》

看点:这是著名学者、作家梁衡,为作家朋友培禹所著散文集的一篇序文,文字真切,情感饱满,体现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作者对朋友的每一篇文章细细研读,然后以朴质的笔触阐发见解,可见作者的真诚、细致和敬重。



《特色文化产业 乐民利民富民——2017特色文化产业与脱贫攻坚(贵州)高峰论坛举行》

看点:8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红旗文稿杂志社、省文化厅、铜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特色文化产业与脱贫攻坚高峰论坛”在贵州省铜仁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文化产业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青年人才就全国脱贫攻坚的进展与形势,特色文化产业与脱贫攻坚等若干热点问题展开对话,还实地走访铜仁万山区、碧江区、松桃自治县等地,调研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共同交流、探讨适合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与经验。


《创新思路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我省文化局长畅谈“十三五”规划发展路径》

看点:前不久,全省文化局长会议暨“十三五”规划实施专题会在贵阳召开。会议认为,《贵州省“十三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十三五”时期,贵州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蓝图,贯彻实施《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文化小康,主线是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主要任务是实施“十大工程”、打造“十大品牌”。围绕《规划》,各市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人立足当下,根据实际,畅谈发展路径,展望未来前景。




微美编:江    琼

编    审:陆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