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嘉德四季49期“研濡生香砚、墨、印及文房诸器”专场撷珍及估价

嘉德四季49期“研濡生香砚、墨、印及文房诸器”专场撷珍及估价

2020-11-03 05:16:58

嘉德四季第49期拍卖会将于8月30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拉开帷幕。预展期为8月30日至9月1日,9月2日至4日举槌拍卖。此次“研濡生香——砚、墨、印及文房诸器”专场为大家甄选三百余件拍品,涵盖各类文房佳器。除端歙佳砚外,这次的各式清墨、铜制文房器尤为精彩,值得关注。

  此次清墨部分既包括御制墨,也有一些十分精致的文人墨,样式各异,值得收藏。

4021 清嘉庆 御制铭园图墨八方 尺寸不一 估价:RMB120,000-220,000


4015 清乾隆 胡开文制彭元瑞书御制文溯阁诗文墨

  长 L 17 估价:RMB18,000-28,000






  本品为曹素功制十六应真图墨之一,墨质细腻,金水璀璨,模制精良,为曹素功墨名品之一。北京匡时2015年春季拍卖会曾上拍一套曹素功十六应真图墨,当时以350万元的高价成交。

4008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 楳龛书画墨一对

  长 L 7 估价:RMB60,000-90,000

  正铭文“楳龛书画墨”、背“谱琴别馆监制”款、边 “嘉庆乙亥年(1815年)冬月”、“庐陵欧阳家藏”款、带黑漆描金盒、盒题识“楳龛书画墨”

铜制文房器既包括各式铜炉,尊、卣、鼎等仿古器型者,还包括工艺复杂,选料考究的铜胎掐丝珐琅器,作为文房清供,颇为适宜。

4129 清早期 铜洒金铺首尊  高 H 54.5 “大明宣德年制”款 估价:RMB400,000-600,000

  参阅:《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两木出版社,1993年,第256页,图399

  香港苏富比1989年11月15日秋季拍卖会第563号(成交价506,000港币)

  本品直口微侈,长直颈,溜肩,上饰双铺首衔圆环,圆鼓腹,及底内收,下承高圈足。足墙外撇,及底起台。口沿、颈肩处、腹部和胫部各饰三道凸弦纹。整器体量硕大、气势恢宏。尊铜质精良,皮色褐栗,遍布洒金,点点片片,若漫天飞雪,荧光内敛,映于铜色,相得益彰。底心镌刻“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錾刻清晰,刀法犀利。

  洒金铜器之由来可追溯至万历年间,相传由苏州工匠所创,是将金与铜两种金属相融为一,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难度较大,小器已难得,制作体量巨大的器物便更为不易,如若本品体量之巨,实为难得。

  本品造型取材战国时期铜壶,有光素者,亦有在同样位置装饰弦纹者。有清一代,自上而下的慕古风气盛行,而如此体量的铜洒金铺首尊,定是出自宫廷精炼,实为收藏尚选。

4140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朝冠耳炉 高 H 35.7 估价:RMB380,000-580,000

  著录:《FINE AND RARE CHINESE WORKS OF ART AND CERAMICS WINTER EXHIBITION》,Roger Keverne,2006.11.2,第75号

  来源:伦敦苏富比2008年5月14日春季拍卖会第645号

  著录:《FINE AND RARE CHINESE WORKS OF ART AND CERAMICS WINTER EXHIBITION》,Roger Keverne,2006.11.2,第75号

  本品盘口,束颈,丰肩,生二朝冠形耳,耳与口间以二圆柱相接,圆弧腹,及底内收,承接三兽足,盖面圆弧,近沿处镂空,盖钮亦镂空,雕琢缠枝莲纹。炉铜胎致密,掐丝精细,鎏金厚重,通体以浅蓝珐琅料为地,颈饰勾连纹,间以花卉,肩部饰变形莲瓣纹,盖面、腹部及足均饰缠枝莲纹,耳部圆柱及底饰朵花纹,口沿及朝冠耳侧面刻划回纹。

  掐丝珐琅器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制成,加之珐琅料十分珍贵,乾隆时期是宫中内廷极为珍视之物,为皇帝个人独享之物,对王公贵族均有严格规定,也只是作为赏赐之用才可流出宫外。本品虽无款识,但是从造型、鎏金及珐琅料上,均可见明显的乾隆时期特征,当为乾隆宫廷所制,体量较大,保存完好,加之流传有序,实为收藏首选。

  

4086 清中期 铜朝天耳炉 直径 D 25.8 “大明宣德年制”款 估价:RMB100,000-200,000

  4088 清早期 铜压经炉 长 L 21.5 “家藏珍宝”款、带原座 估价:RMB100,000-200,000

  4128 清早期 铜蚰耳大炉 长 L 38 “大明宣德年制”款、带铜座 估价:RMB150,000-250,000

  4146 明 铜夔龙纹鼎 长 L 28.5 估价:RMB80,000-120,000

  印章与墨类似,属于方寸间,展现乾坤幻化,亦是文房之重。此次所选各类材质之印章、印材,与众分享。

4196 潘天寿自用田黄长方印 高 H 5.8 边“大颐”款、印文“寿” 估价:RMB60,000-90,000

  本品田黄为材,石质温润细密,包浆油亮浑厚,石色黄中带白,萝卜纹清晰可见。印形制四方,略有随形,灵动自然,边刻阴文“大颐”款,印面阴刻单一“寿”字,刀法自然流畅。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浙江宁海人,画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4194 清咸丰三年(1853年) 六舟自制白芙蓉狮钮自用印 高 H 3.4 估价:RMB35,000-55,000

  边“癸丑(1853年)自制”款、印文“释达受”

  著录:《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海博物馆编,1982年,第1260页,编号22

 

  本品白芙蓉为材,石质油凝润古、皮壳亮丽,边款“癸丑自制”可知治印于咸丰三年(1853年)。查阅资料可知本品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经过与书中尺寸、印文对比,二者完全吻合,可确为六舟真迹无疑。

  六舟(1791-1858),俗姓姚,名达受,别号南屏退叟,斋号宝素室、磨砖作镜室等,浙江海宁人,曾主持杭州净慈寺、苏州沧浪亭。其诗书画印无不精通,笃嗜金石,兼擅传拓,尤其是传拓古器物全角,堪称一绝,被当时文人士大夫所重,与阮元、张廷济、吴廷康等人诗文唱和,游历自然,访名山,筑庭院,怡然自得之余,著书绘画,拓印互赞。

  六舟有“金石僧”、“九能僧”之美誉,此次嘉德四季有幸征得两方(Lot4194、Lot4195)六舟自制自用印,实属奇缘。六舟一生治印本就稀少,故此两方其自制自用印之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4195 清中期 六舟自制紫檀螭钮连珠自用印

  高 H 2.9 边“六舟”款、印文“六舟”、“达受” 估价:RMB28,000-38,000

  本品紫檀为材,制为联珠印,刻螭龙钮,雕琢极为精致,眼部镶嵌宝珠,栩栩如生。底刻印文“六舟”、“达受”,一朱一白,相得益彰。

  此次还有幸征集到同一私人旧藏书画纸一批,其中包含夹刻笺、红地描金笺、虎皮宣、染宣、洒金笺、发笺及麻纸等诸多种类。此批书画纸是该藏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购自北京荣宝斋,来源可靠,值得收藏。

  

4028 清 云龙纹夹刻笺纸十一张 尺寸不一

  “臣胡宝泉呈进”款 估价:RMB1,000-2,000

4233 明嘉靖 彩漆穿花龙凤纹笔 长 L 27 “大明嘉靖年制”款 估价:RMB100,000-200,000

故宫博物院藏品 

左:本品款识  右:故宫博物院藏品款识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房四宝·笔墨》,张淑芬、杨玲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5年,第136页、图117

  笔杆圆柱形,及出毫处略内收,胎体轻薄,通体以黑漆为地,以描金勾勒轮廓,再以彩漆填入轮廓中,填漆精细,绘穿花龙凤纹,缠枝牡丹丛丛而生,龙凤相向翱翔,近出毫处绘海水江崖纹,另一侧正中以金漆书阴文“大明嘉靖年制”竖款。

  故宫博物院藏一件“明嘉靖彩漆描金笔”与本品形制、款识均十分相近,可资比较。

古砚作为本场的线索,选择不同砚材的文人砚及实用砚,在此即可感悟人与砚之交流,又可体会不同石品的研濡之趣。

4069 清 朱彝尊款端石太平有象砚 长 L 17.6 估价:RMB100,000-200,000

  背铭文“守其口心,点而不矜。广其量心,圆而不棱。虚其中世,清若冰冰。是之取采,为砥行之良凤。秀水朱彝尊”、钤印“竹垞”、带盒

  朱彝尊(1629-1709),字惕鬯,号竹垞、醧舫,浙江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99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值南书房。善书法,精考证,诗文与王士祯齐名。著有《曝书亭集》等八十卷。

  4067 清 老坑端石高眼板式砚 长 L 22 带盒 来源:天津市文物公司旧藏 估价:RMB30,000-50,000

  本品老坑端石制,石质温润,石色青紫,呈长方形,制为板式。砚面中心一道火捺蜿蜒而下,一侧生大片蕉叶白,内有金线一条,其间遍布青花、翡翠斑。而最为精绝之处,在于生高眼一枚,眼分七层,眼、睑、睛、瞳俱在,以翠绿色为主体,间有黄、碧色,瞳子圆正,眼外围黑晕较窄,是所谓鸲鹆眼。

  端砚以有石眼为名贵,石眼按照形态分为鸲鹆眼、鹦哥眼、鹩哥眼、珊瑚鸟眼、雀眼、象眼等;按照神态分为活眼、死眼、盲眼、泪眼等;按照位置分为高眼、低眼、底眼等。石眼中以鸲鹆眼最为名贵,其形椭圆,其色翠绿,石眼中夹有黄、绿、碧等色,晕作数层,眼中瞳子圆正。

  

3993 清 端石云龙纹砚 长 L 26.5 带盒、带黄檀木箱

  来源:日本某美术馆旧藏(传) 估价:RMB50,000-80,000

  

3990 清 老坑端石星云砚 长 L 21 估价:RMB35,000-55,000

  本品老坑端石制,具石眼、金线、青花、天青等石品,随形而就,制为板式,深挖云状墨池,池心生一石眼,意为云遮月。砚堂正中一枚石眼,色翠绿,眼、睑、睛、瞳俱在,活灵活现,配合云形池,又意为星云。石生双眼,一枚为月,一枚成星,甚得石君之趣。

在品阅本文之后,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这是对我们创作最大的支持!藏品免费鉴定估价,了解更多请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古董文玩鉴定交易” 每天有更多新资讯!(文章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古董文玩鉴定交易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最大权威鉴宝平台、汇聚百万高端藏家!

征集热线:1533000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