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丝路传奇,琴诗化韵,二胡与钢琴“对话”》专场音乐会隆重举行

《丝路传奇,琴诗化韵,二胡与钢琴“对话”》专场音乐会隆重举行

2020-12-28 23:04:17

9月8日,上海音乐厅座无虚席,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丝路传奇,琴诗化韵,二胡与钢琴“对话”》专场音乐会在这里举行。



上海音乐厅

“乐器皇后”二胡,音色悠扬婉转,如古典东方美人。而西方的“乐器之王”钢琴,则灵动飞扬,激情洋溢,与二胡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当这两种乐器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音乐厅,到音乐会现场领略二胡与钢琴交融的魅力吧!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在上海音乐厅古典庄重的舞台上,随着钢琴的低音而起,二胡的旋律或缓或急,《丝路》组曲上演异域风情,犹如一个传奇女子在大漠深处述说着悠悠过往。

青年钢琴家万婕旎和大提琴家梁松参与演出

演出现场,马晓晖跟现场观众深切招呼,连声道谢,并依次介绍了参与演出的青年钢琴家万婕旎和大提琴家梁松。两位分别用钢琴和大提琴向现场观众问候。

现场演奏《天山牧羊女》

,“丝路传奇”此刻如在眼前铺展开来,马晓晖老师动人的弦音感染着现场每一个听众。时而变幻成辽阔无边的边疆草原,时而如天山脚下热情可爱的维族女孩,一拉一收,竟可以显出多种面貌,原来声音也是有模样的。



身穿古典旗袍的马晓晖再次登场,出生在德国的钢琴家万婕旎现场以德语朗诵歌德的诗《对月》,古典的诗歌朗诵与古典的音乐相互映衬,演出在三位艺术家的穿越古今,横贯中西的古典音乐之旅中达到高潮,现场观众掌声连连。



奏乐的间歇,马晓晖分享了她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候的趣事,并直言:二胡独有的细腻,张力,是其它乐器无法取代的。一首三重奏 《再见,我的父亲》将世人对待父亲的无法言说的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钢琴的伴奏让二胡的“歌唱”有了层次感并赋予了“壮观之势”,二胡的弦音让钢琴的“肢体”多了一份“浪漫的旋律”和迷人的东方色彩,多层次的表现力与戏剧性,让听众为之耳目一新。



二胡如同一个传奇的公主,娓娓讲述她的“丝路身世”与“中国的故事”......而钢琴就好似一位来自西方的王者,充满好奇的倾听着, 凝视着,沉思着,沉醉着......



二胡与钢琴音乐对话的跨界形式,让人们在乐声的穿梭中,沉思缅怀,从“二胡之韵”到“钢琴之美”,让你沉浸在“丝路传奇”的美好音乐之旅与“琴诗化意”的曼妙梦境中......

本次演奏的曲目分为5个部分:《月》、《风》、《水与火》、《阳》和《土》。《月》主要是中国经典曲目,例如《二泉映月》《听松》等;《风》是丝路组曲,具有鲜明的丝路色彩与民族情怀,比如《远东》《天山牧羊女》等;《水与火》是爱与舞的组曲,涌动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与诗意热情的探戈绽放;《阳》是西方古典作品,例如《巴赫组曲》等。《土》则是原创作品与音乐灵感的即兴升华,例如《思》等。


今晚,精彩的演奏马晓晖以二胡为介,将最优美的曲调奉献给观众,从她琴弦上流出的乐曲,或轻盈柔和、或洒脱自如、或婉转醉人。

毫无疑问,她的演奏光彩夺目,浸润心灵;华美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更是一个从容不迫,又优雅自如的艺术家对音乐的推崇、对艺术的尊重、对文艺的热烈,以及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所做的努力。

大师介绍

马晓晖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独奏家,上海市、、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马晓晖与青年钢琴家演奏家万捷旎

此次与马晓晖搭档演出的万捷旎,是一位95后钢琴才女,3岁开始在黑白键上“行走”,15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少年班,16岁被破格录取为音乐演奏专业学生。如今,万捷旎不仅在国内外钢琴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还跟随不同的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举办独奏和协奏音乐会。

据悉,9月21日,本场音乐会还将移师北京音乐厅盛大公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抢票啦~

订票热线:1500059116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