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一琴一箫,一民乐一国学——将与你相遇在11月22号晚逸夫人文馆

一琴一箫,一民乐一国学——将与你相遇在11月22号晚逸夫人文馆

2020-06-13 18:32:23

琴箫和鸣起凤鸾, 月宫嫦娥清影寒。华夏泱泱,余音长流,九州大地上有了平沙落雁的广阔高远,渔樵问答的跌宕奇趣,也有了梅花三弄的暗香疏影,潇湘水云的沉郁委婉。

悠悠古韵,五千年长存人间,生生不息,尽是华夏民族魂!

古有君子闻弦歌而知雅音,音乐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在这里,我们欢聚一堂,漫谈国学经典,共聆琴箫佳音。


在金庸所著的《笑傲江湖》中,刘正风和曲阳的一曲琴箫合奏令人印象深刻。而自古以来琴与箫这两大乐器便为文人雅士所钟爱。浪荡子爱箫,而隐士多爱琴。一个随性洒脱,苍凉悲怆,一个孤芳自赏,清冷出尘。而如今我们有幸暂回古人的世界,亲耳聆听那仿佛来自上古的仙乐!


11月22日,两大名家——“南箫王”郭大强老师和孔子第74代传人孔浩泉老师将做客我校逸夫人文馆,为我们倾情奉上一场华丽的听觉盛宴!
届时,两位老师将为我们讲述古琴和箫的种类、文化、历史以及《周易》,《道德经》,孔子文化,礼乐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广州笛箫制作世家第三代传人,当代“南箫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笛箫制作第一人——郭大强老师

孔子第七十四代后人,广东古琴研究会会员-----孔浩泉老师

郭老师曾任广东省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与其家人共同创办了“粤声(郭氏)箫笛制作厂”,他所制作作的笛箫享誉海外。孔老师现从事于古琴基础教育事业,以推广古琴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禅茶道思想,兼修文史,闲暇喜读词赋诗,参禅论道。


同时当然少不了精彩的现场演奏。演奏曲目包括:

洞箫独奏《清明上河图》

南箫独奏《卷珠帘》

琴箫独奏《寒山僧踪》

古琴独奏《仙翁操》《秋风词》《概古吟》

琴箫合奏《关山月》等。


我们曾说到古琴是我们的君子之器,古琴中蕴含的美德正是君子德行的精华所在,周易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事实上,周易之学,也是君子之学,更是我们国学的精华所在。那么对于有人一提起周易就立马想到算命和看风水你是怎么看呢?

有人说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我们平时说的音乐中的礼乐,是我们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叫“礼仪之邦”。“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那么对于国学中的礼乐,有你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吗?

在讲座上,将一一与你详谈

最后还有激动人心的游戏环节和抽奖环节,丰富礼品等你来拿,最高奖品听说是精美的箫哦!

面对如此美妙的民乐的饕餮盛宴,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心动就快快加入我们吧,11月22日晚19:00逸夫人文馆不见不散!

周四周五在北二饭堂和西区爱心书屋前摆摊派票!

数目有限 先到先得哦!


邮箱:minyue_scut@sina.com

联系人QQ:廉同学 601292628

梁同学 1290793233

分享本文

点击右上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更多文章

点击右上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

然后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也可关注新浪微博@华工民族器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