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一节课应该收多钱?
文/魏智渊
女儿因为频繁转学,功课受到很大的影响。于是,这个假期花了不少时间补文综。补充说明一下,上高中之前,她从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
因为是自己信任的老师,所以先补课,补了几节课后,女儿才问价格。一问之下,女儿心里“颇不平静”,回来对我说,好贵啊!一小时三百(数学等学科的话要五百),这样一天下来,上千元就没了。
我每天负责接送女儿,经常在车里和女儿讨论各类话题,很自然,也讨论到补课费的问题。我跟女儿讲,这个价格,一点都不贵。要学会为知识买单,不然,你怎么感受知识的价值?(言外之意,平时也得好好听课吧……)
1
知识的价值,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专业程度,二是稀缺程度(市场需求度)。
许多小学周围都有不少补课点,有不少兼职或专职的补课教师。费用也不贵,收入主要靠学生数量。而一般老师也能胜任这种补课,何况其中相当一部分,只是帮助家长处理孩子的家庭作业而已。
但是,如果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特别高怎么办?尤其在中学?
实际上,高水平的教师是非常少的(我认为我女儿就遇到了几个,包括江子)。高水平老师和普通老师的差异,其实是天地之别。(外行未必鉴别得出来)高水平的老师,其水平往往不在于讲题目的能力,而在于将知识在更广阔和深刻的背景下结构化的能力。可能只需要少许时间,他就能够帮学生建立起很好的背景,并且,过程往往还激动人心。
孩子从高水平教师那里学到的,不只是解决了一些疑问,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甚至学习到)了一种更好的思维方式。
想想看,这有多值钱?
帮我女儿梳理历史模块的,是一位名校博导,他说电话辅导五次就够了(每次一小时,已经辅导了两次),足以建立起高中历史的框架。当然,是免费的,因为他一小时的讲课费,通常是以万计的。(女儿听得很兴奋,说水平太牛了,脑洞大开。)
我跟女儿说,你知道你在为什么付费?你不是在为这一个小时付费,你是在为这个老师多年以来持之以恒的专业修炼付费,为他的才华付费。没有人能突然之间舌灿莲花,每一份专业,都是数年努力的结果,而且,还取决于天资。
当电焊工的日工资都非常高的时候,真正有用的知识,应该值多钱?
2
女儿反问我,你也是做教育的,你的知识值多钱?
我说,这个不好估价,但一定要估价,至少是你们老师的十倍以上。(这不是在贬低老师,而是领域确实不同)
我倒不是在说自己做讲座的“出场费”(半天5000元,公益免费,朋友另算,商业加倍),而是说,如果我支付1个小时用于“补课”,我的收入预期可能就是500*10元(即,要高过讲座费)。
当然,我不可能补“语文”,因为我的价值,来自于我能补更稀缺且更有意义的知识。例如,我可以开一门课程,叫“哲学史通识”,收10-20个学生(因为需要对话,单独补反而不好),每次两小时,每个学生也不会低于500元/次。
而且,很有市场,因为如果一个孩子以这种方式学过5本书左右,意味着什么?尤其在中学时代。
但是,不是任何人(例如随便一个哲学博士或教授)都能开设这样的课程,因为针对中学生的高端课程,需要的不仅仅是哲学知识,同时要更广博的背景,以及懂得如何以切入生命的方式(而不是系统知识的方式)交流哲学。
假设要开这样一门课程,我为之要准备的时间,可能是一年的业余时光。
不要只看到知识的定价,也要看到一小时背后大量的艰辛。
一旦你达到了相应的水平,那么,尽管定价好了。我之所以从来不怕失业,就是因为我知道知识随时可以变现。甚至,我可以利用网络,更快和更大规模地变现。但现在没这个必要,因为修炼自身和团队发展,才是更高和更有意义的目标。
3
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很明显:如果你“不幸”已经成了教师,那么,抱怨不是唯一的出路,学校既然为你提供了这么好的实验基地,那么,何不将此转化为专业发展的契机?
你可以把应试做得足够好;
你可以把素质与应试结合得足够好;
你可以拥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的不是屠龙之术,而是随时可以变现的技术;
……
在我看来,未来的世界,是并且可能一直是一个学习的世界,而教师,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的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无限的可能。研究不尽,并且取用不尽。
取用不尽的意思是,你不但可以享受知识的美妙,同时可以借知识来赢得生存的尊严。
而在我看来,教育这个大市场,远远没有被充分挖掘。它的未来,不在于大数据,不在于网络教育等一切可以归于技术和平台的东西,而在于专业。
可以是一个专业的团队,可以是一个专业的个人。
2015年2月12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