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箫曲《古刹幽境》久远的宁静

箫曲《古刹幽境》久远的宁静

2020-11-30 05:07:34

点击上方“箫笛逸家”可订阅哦!
古刹幽境


  ▲ 箫演奏:张维良

        作    曲:张维良

       所属专辑:茶雨


这一曲《古刹幽境》,正应了曲名中的“幽”字。幽静、悠远,似远古吹来的风。箫声缥缈,思绪随之而飞,时间停滞,钟声扣扉,琴箫和鸣,妙指妙心,音落意绵,曲终了,心却轻灵起来,如寒山古寺中寂然打坐的一禅子,伴青灯黄卷,闻远钟好风,看月移树动,心迹冷然。





《古刹幽境》的旋律响了,浮躁的心立即安静下来,一种久远的宁静……那沉郁低徊、空灵幽静的绵长哀婉音符,把闲落的思绪引向了一个奇雅、清秀、素心向佛的世界。欣赏这样的音乐,是一种心灵上的憩息和听觉上的愉悦和宁静. 沉闷的钟声、清脆的银铃、凝润曲折低婉的箫韵,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听之,仿佛置身于远离喧嚣尘世的幽谷,虽然没有世外桃源的闲适安逸,但却能在沉寂的环境中梳理思绪,遥看芸芸众生,感悟岁月沧桑,也是一种难得的情致。






《古刹幽境》引宋之问《灵隐寺》之诗而作。

乐曲起始由拨弦乐器模仿三声古剎钟鸣,

如黎明前的早课晨钟,

在雾气氤氲的山林间缓缓远递;                    

主奏乐器则是张维良亲自演奏的洞箫,                    

内敛的箫声娓娓诉说灵隐寺的古朴灵秀,

至于随主旋律游走的竖琴、铝片琴音则是山泉的淙淙水流,                    

                             

     

清澈沁凉,伴随古刹千年不息。

《古刹幽境》中,古刹的钟声,浑厚,深沉。

有风吹过,铃声叮当。                    

是谁,是谁在这个静谧的夜晚,                    

将那一管班驳泛紫的竹子吹响,清越、深远。

一声声淡远的哀鸣,莹莹点点,从箫孔滴滴滑落。

不由屏吸凝神,任那一腔幽怨在胸中回荡。                    


                             

     

都说箫是孤独的。当看到幽暗泛着紫光的箫,

便觉他历经沧桑,却又孤傲潇洒。                    

听着这个曲子,眼前似乎出现一座古刹,月光清幽洒下,                    

于松柏间,一男子悠然吹响那一管紫箫。

箫声呜咽,天地间一片寂然。                    

看似沉寂,实际极其幽怨。                    

凄凉孤寂中有诉不尽的愁绪。                    

人生如梦如云,聚无由、散去容易。                    

斜月画屏,烟雾迷梦,                    

消魂处便是断肠时。空把洞萧抚遍,灯火阑珊,微雨。 

                   


                             

     

在幽静的地方的,古刹象征着什么?                    

寓意何在?幽的谷、奇的峰、秀的水、郁的树,                    

在香烟缭绕中,有人祈祷。                    

衣袂飘飘、环佩叮当,                    

也不过是浮华里的几分浅淡点缀罢了。                    

我辈皆是红尘中人,                    

即使游离在青山秀水之中,也脱不去一个俗。

                             

     

于是,我便置身于尘俗里,

用难得的片刻宁静,                    

去聆听古刹的钟声和叮咚泉水了。                    

佛曰:不可说。                    

我便悄悄地将那半窗疏影珍藏在心间。                    

陶醉在幽静悠然的洞箫古刹的幽境里,                    

感悟着世态炎凉和岁月沧桑,在宁静中赏曲赋词,欣然。




⊙ 文/洞箫



长按识别公众号二维码关注
文化 | 箫讯 | 交流 | 分享
长按识别小编二维码关注
免费教学 | 课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