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国乐飘香:聆听中国民乐系列之琵琶语

国乐飘香:聆听中国民乐系列之琵琶语

2020-10-04 02:44:46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白居易


白居易的《琵琶行》把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的音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极了雨夜窗外那淅淅沥沥的自然之音,灵动的音符搭配了细腻的琵琶声音共同组成了一段段精致的民族小曲,让听者留恋往返于这曲里行间,惬意地沉醉于江南烟雨的风景里。今天,“影音新生活”小编和大家一同进入这琵琶的音乐世界,感受这精致的旋律:

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


线条极柔和的外形使琵琶看起来就像一位曼妙的女子,它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秦朝,最早有历史记载的是出自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思是: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才正式命名为“琵琶”。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 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在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假指甲拨弦发音。


起源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的特点:为四弦、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发展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从北齐到唐代,是琵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原籍曹国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北齐至隋代的曹妙达,因其善奏琵琶被封王,入隋后又被任为宫中乐官,于太乐教习琵琶技艺。

颠峰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为世人所推崇。诗人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故当时乐坛有“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来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为宫廷乐师之一,他首创了琵琶手指弹法;康昆仑号称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则是有名的佛殿乐师,后与康昆仑琵琶比赛后,进入宫廷成为皇家乐师。

(图为出土文物唐代紫铜鎏金琵琶乐技)

唐社佑《通典》云:“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在唐代的文献记载和诗词中,有许多描述琵琶音乐的精采篇章,说明那时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高度发展,表现力十分丰富。

在乐器制作上,现代琵琶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将曲项琵琶的四相和直项琵琶的十二柱结合成四相十柱。乐器演奏为竖抱,手弹,由于乐器的改革,演奏艺术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表现技法逐渐丰富,成为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合奏的重要乐器。

传承

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曾对琵琶进行了大胆改革,首创六相13品琵琶,既可按传统音律演奏,又可按十二平均律演奏。上海大同乐会也曾制成了一种琴型呈葫芦状的琵琶,它是我国最早的一张六相18品琵琶。

(图为瓷葫芦琵琶摆件)

建国后,琵琶的发展再次达到了新的高峰。在乐器改革上程禾嘉先生首先根据十二平均律排列相、品,使琵琶成为可以任意转调的平均律乐器。

五十年代,邝宇忠同志首先试用金属弦代替丝弦,使琵琶发音能满足古、今、中、外各类乐曲演奏上的需要。与此同时,梁世侃先生首先研制成人工指甲取代演奏者的生理指甲,克服了生理指甲在演奏中带来的种种局限。

现在的琵琶,除了用于民族管弦乐队外,还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弦诗、福建南音等乐种的主要乐器。在南方的一些戏曲和苏州评弹、四川清音等说唱音乐中,也是离不开的伴奏乐器。

欣赏:琵琶曲《天鹅》



琵琶的种类

琵琶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众多的种类,分别有:

五弦琵琶

五弦琵琶的构造和古老的四弦曲项琵琶大致相同,到了宋代教坊已经不见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在唐代,我国有多种乐器传入日本,其中在公元756年,传入日本的螺钿紫檀琵琶,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这张用紫檀木制成的五弦琵琶,工艺精细,通体施有螺钿装饰,腹面上还嵌有一骑驼人抚琵琶的画面,它己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四弦琵琶

顾名思义,四弦琵琶有四根弦,其和声非常有中国的特色。琵琶高约三尺,上狭下广,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头部向后斜曲,但也有向前弯曲的。两旁有四根木柱,用来绞动弦线,称为「轸子」。颈部嵌有六根半圆形的木条,称为「六相」腹部有十八根锐角的细横木条,称为「十八品」。

弹奏「六相」的部位的弦时,声音较低沉、温厚;「十八品」部位的弦,则较高亢、清脆。

琵琶有四根弦,第一根最细的称为子弦,较粗的是中弦,更粗的是老弦,最粗的称缠弦;腹部下方结弦索的板子,称为腹手。


南音琵琶

南音是泉州地区最具有文化气息的传统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代表,其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我国保存的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琵琶经过历代的流传,在外形式样、规格和演奏姿势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而南音琵琶则是因演奏民间音乐“南音”而得名。琵琶自唐代发展为竖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因而又有“横抱琵琶”之称。

南音琵琶流行于闽南和台湾一带。是演奏南音的主要乐器之一,在乐队中起着指挥作用。常和南音洞箫配在一起,共同演奏乐曲的旋律,使清淡、委婉的福建南音,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南琶的演奏风格古朴、独特,音韵有敲击钟磬之风味。

响琶:这是在琵琶的基础上,将原来仅起音响反射作用的背板改薄,使之能够振动,缚弦也改为能上下移动,以增大琴的音量,并能采用大提琴的定弦法。它可以参加乐队演奏,最适于弹奏现代题材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穿透力强,极不易被其余乐器所掩盖。但普及不广。

月琶:具备月琴和琵琶两种乐器的优点,可以按琵琶的传统方法来定弦和弹奏,也可采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发音比月琴铿锵有力,音量宏大,音质纯净,音色清脆、饱满而透亮、最适合与京胡合作为京剧伴奏。

高音琵琶:琴身右上部为新月形,腹面上开有音孔和音窗,琴内音柱可调,发音比一般琵琶高一个八度,高低音平衡,音色动听。

电琵琶:外形上保持了原琵琶的民族风格,只在琴箱面板上装了一些电器元件,拾音器置于靠近缚弦的琴弦下面,通过电磁感应把琴弦的振动转变成电讯号,然后经扩大器和扬声器发出声音来。为避免由于共振而造成的混响,电琵琶增加了面板的厚度,减小了共鸣箱的容积,使音质更为纯净。电琵琶的音色柔润优美、晶莹剔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水晶琵琶:琵琶名家赵聪首创,震惊音乐界。用高级玻璃制成,于琴面板装了一个电扬声器,音色清澈透亮。

欣赏:琵琶曲《雨打芭蕉》



琵琶名家

刘德海,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刘德海是中国五十年代末期成长起来的演奏家中的优秀代表。人们称他为琵琶大师,国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吴玉霞,中国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

赵聪,当代琵琶演奏家。现为中央民族乐团琵琶独奏演员、声部首席、国家一级演员。

杨靖,著名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琵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学会会员。

王梓静,琵琶演奏家,香港中乐团弹拨组声部长兼琵琶首席、无极弹拨乐团艺术指导。


琵琶名曲

《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

《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

《昭君出塞》

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由华彦钧传谱。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无限感慨。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


《草原小姐妹》

《草原小姐妹》 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

《海青拿天鹅》

据说《海青拿天鹅》是现今所知,流传年代最早的一首琵琶曲。在演奏上,它属武套乐曲,表现天鹅鸣唳之声,并多处运用拼弦、扫弦技法,以描绘海青与天鹅搏斗的激烈场面。

《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仿佛是用音乐来描述山野风情的画卷。

欣赏:琵琶曲《草原小姐妹》



结语:琵琶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不断地消化、吸收和革新外来文化艺术的一个典范。中华民族灿烂的悠久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它融汇了民族大家庭的集体智慧和艺术精髓。有着异族血统的琵琶,之所以始终保持着中西合璧、与时俱进的鲜明艺术特色,就是因为它深深地置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用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语言传达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追求和时代精神。


小知识:各国琵琶

朝鲜琵琶

朝鲜把鲁特琴族弹拨乐器称为琵琶,当时的琵琶是直颈的。后来新罗从中国唐朝的传入唐式琵琶,为了区别,把之前已有的琵琶称为“乡琵琶”,把传入的唐式琵琶称为“唐琵琶”。据《三国史记》载,新罗乐中,玄琴、伽倻琴、琵琶三种弦乐器与大笒、中笒、小笒三种管乐器合称为“三弦三竹”。


日本琵琶

日本在飞鸟时代从中国唐朝传入五弦琵琶,到奈良时代又传入四弦琵琶。五弦琵琶到平安时代初期仍在使用,四弦琵琶被日本人称为“乐琵琶”,是日本雅乐乐器之一。以半开扇形的拨子弹奏。后来又发展出平家琵琶、盲僧琵琶、唐琵琶、萨摩琵琶、筑前琵琶等种类。


越南琵琶

越南的琵琶也是从中国传入,称为“弹琵琶”,常用于雅乐,直抱以手指弹奏。


琉球琵琶

琉球琵琶由中国福建传入,具有福建南音琵琶的特征如细颈、四相九品、凤眼,亦有与日本琵琶的特点,有四相,琴身圆如横筒,在腹部的面板上设有九品,相当低,五品长、四品短,用手指弹奏。特点在于腹中有响线,摇动琴身时铿然有声。


“影音新生活”全媒体平台是云九(Cloud9)旗下综合性影音文化传播平台,以前瞻的眼光、专业的视角、新颖的风格、先进的传播方式,充分展现影音世界的精彩,让影音娱乐与现代生活更加紧密的结合。

查看之前发布的内容可在主页点击“查看历史消息”,也可以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我们:

微信号:Cloud9AV

也可以保存以下二维码图片到手机,微信扫一扫,相册选择即可

新浪微博:@影音新生活

也可以保存以下二维码图片到手机,微博扫一扫,相册选择即可

超级QQ群:257910988,欢迎更多影音、家庭影院、智能家居行业的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