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骆惠婷硕士学位南音独唱音乐会
导师:王珊、苏统谋
时间:2016年12月8日 下午15:00
地点: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三楼音乐厅
主办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
个人简介:
骆惠婷,2014级艺术硕士(南音演唱方向),骆惠婷,2014级艺术硕士(南音演唱方向),7岁时启蒙于民间艺人曾文波先生学习南音,本科期间师从黄淑英、苏诗咏、曾家阳、王大浩等国家级、省级南音传承人,以及优秀南音教师陈恩慧。通晓南音上、下四管乐器,擅长南曲演唱,自小起便获得南音演唱方面的诸多奖项。2014年6月以“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领域艺术硕士,师从国家级南音传承人苏统谋学习南音唱腔。在校期间,多次代表学院赴海内外等地参加交流演出。
2011年11月代表学院赴澳门参加“南音大会唱”。2012年8月,赴新加坡城隍艺术学院,进行一个月的实习交流。2013年2月,赴新加坡参加由城隍庙举行的三场“南音之夜”专场晚会演出。2014年6月,代表学院与台湾心心南管合作赴金门参加翟山坑道南音专场演出。2014年9月,代表学校赴日本参加“中、日、韩‘横滨艺术故事’学生峰会”活动。2014年10月17日,代表学院赴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8A馆参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对话”活动。2015年4月26—5月17日,代表学院赴台湾与泉州师院与省级“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单位—心心南管乐坊南音表演艺术家合作音乐会《南管诗意》在台湾进行四场巡回演出。2015年11月9日,代表学院赴韩国清州,参加东亚文化之都首届筷子节活动。2015年12月10日参与泉州师范学院“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南音新作《凤求凰》扮演孤红角色,荣获福建省第三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剧(节)目展演一等奖(第一名)。2016年6月2日,成功举办第一场个人学位独唱音乐会。
导师简介:
王珊教授,现为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泉州师院艺术硕士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级音乐学特色专业和国家级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福建省重点学科音乐学学科带头人,泉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主持创办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硕专业,十几年来致力于南音与南音教育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指导学生获省、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15项,曾多次获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南音教育、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研究。几年来获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18项;主持国家级、、省及课题19项;出版著作21部,撰写的专著《泉州南音》获“福建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泉州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的《中国泉州南音系列教程8部》获“福建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泉州南音系列教程9部》填补海内外高校南音教材的空白;发表在国家级权威、核心刊物《中国音乐学》、《光明日报》、《中国音乐》、《人民音乐》等论文50多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展演并在大会发言。获“福建省第六、七、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福建省第五、六、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项);负责的音乐学评为国家级音乐学特色专业,主持创办的音乐学(音乐方向)评为国家级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与主讲的《乐理与视唱练耳》、《器乐》和《南音与基本乐科》教学团队分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教学团队。先后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福建省百千万人才、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苏统谋,国家级南音传承人。曾担任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团长、晋江市文化体育局文化科科长、副主任科员。现为中国南音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晋江市南音协会会长、受聘泉州南音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专家组成员、《中国泉州南音集成》民间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地南音团体音乐顾问。多次出访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和荷兰等国家以及地区,均担任代表团的艺术指导。精通南音器乐演奏,其中尤以洞箫见长。长期从事文艺工作,深入研究南音的演奏、演唱技巧。主编出版《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弦管指谱大全》。2002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苏统谋应邀参加专家组。借此良机,开始整理《弦管指谱大全》。2008年底,出版了与人合编的《弦管指谱大全》和自己主编的《弦管古曲选集》、《过支套曲》一至四卷,共6本。2010年底,主编出版了泉州南音指、谱、曲的主要内涵和精华部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古曲选集》十卷精装十六开本大书。
节目简介
本场硕士学位南音独唱音乐会以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王昭君为题材,并以“昭君”为本场音乐会主题。所演唱的南曲(《闷坐深宫》、《把鼓乐》、《山险峻》)将以故事情节顺序来演绎王昭君之典故。
1.《闷坐深宫》,为南音七撩大曲,也是南曲演唱难度最大的曲目之一,其缓慢、悠扬的节奏和旋律极能考验演唱者的唱腔水平。该曲深刻表达出王昭君于冷宫中哀怨、叹惜之情。
伴奏:沈艺捷
舞者:刘婉君
2.《把鼓乐》,此曲为王昭君出塞途中与番军对唱之典型南曲,曲中,一恨毛延寿之奸险、二恨汉朝之无贤能、三恨自己之薄命,以及明显的节奏对比深刻体现出王昭君对画工毛延寿的怨恨,对命运不公、无助的哀叹,曲调哀怨悲切。
伴唱:郭书筠、江婷婷、吴叮玉、张盈盈
伴奏:李建瑜、沈艺捷、李真绵、叶幼花
3.《山险峻》,此曲为南音听众耳熟能详的典型十三腔南曲,旋律用十三个滚门大韵编成,乐曲表现了昭君和亲路上之艰辛历程,既恨奸人之陷害,又念亲人难相见,眼前的“黑水滔滔”“旌旗闪闪”,更是增添了无限烦恼与悲伤。乐曲由于多次转变调式而更富于表现力,演唱时应是慢而不断、快而不乱,感人心弦。
琵琶:李建瑜 三弦:叶幼花
洞箫:沈艺捷 二弦:李真绵
总策划:王珊
策划:王丹丹、陈敏红
艺术指导:苏统谋
执行策划:杨雅菁、丁美珊
舞台灯光:雷华、翁伟星
舞台音响:吕志艺、翁伟星
舞台监督:杨雅菁、丁美珊、黄娟娟
主持人:张盈盈
主办单位: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
时间:2016年12月8日 下午 15:00
地点:音乐与舞蹈学院艺术楼三楼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