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没有不雅的时代,只有不雅的情怀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没有不雅的时代,只有不雅的情怀

2022-07-10 23:27:38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没有不雅的时代,只有不雅的情怀。要说这个时代,也是滚滚红尘,充满了是是非非、功名利禄。但那一日,在徽州,在徽州的婺源,在婺源的汪口村,这一幕让共和国的部长不禁惊叹,好一个风雅的场景,好一群风雅的人。

 


初春。一对千年银杏树,虬干劲枝,与其他花草树木急吼吼地发芽开花相比,老成的银杏一点动静没有,春风并未催出新芽,但午后和煦的阳光打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主人汪伦——就是送李白、也被李白送的那个主(详见昨天文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若干年后投胎再世为人,变化的是叫了另外一个名字:汪鹏,不变的仍然是徽州豪士、也是雅士。他杀了一头猪,宰了一只羊,温了二十斤红豆杉种子泡好的酒。酒足饭饱之后,就在银杏树下,铺好了上好的宣纸和笔墨——文房四宝,有“三宝”是徽州的专利:宣纸、徽墨和歙砚。于是,他们,一群书法家雅登场了:

 

王大可:“青山碧水间”。语出大仙的拙作:“春到徽州偶得闲,人在青山碧水间。”

 


李治国:“好山好水”。语出岳飞的诗词:“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山清水秀”。语出农村流传最广的春联:“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最后是孙鉴登场,你猜怎么着,通源宾馆的老板借机揩油,一定要写一幅字,于是“通源广进”,成了这个山村酒店的店招——顺便做个广告,这个全木结构的酒店,隔音还是不错的。住在这里,远远胜过县城。




这是《小康》杂志和上海有关部门组织的关于信安盟的联合调研,这是密集的调研活动中的一个细节。在繁忙的工作中,有这样温馨雅致的一幕,你是羡慕呢还是羡慕呢?

 

就在那对树下,我想起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在兰亭的那场聚会,曲水流觞,诞生了文化史上伟大的《兰亭序》;又想起这两句诗:“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

 

午桥,是古都洛阳的一座桥。桥是交通枢纽,东进西出,南来北往,向来是故事发生最多的地方。中国古诗词中关于桥的名诗名句很多,哪天抽空写一次,比如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比如西安的灞桥,向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比如今天的午桥。




这首词回忆二十年前的一番场景,一群豪杰相聚,饮酒赋诗,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但二十年家国兴亡,北宋成为过去,让他感慨很多。“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两句,《三国演义》卷首语那首词,也是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一以贯之: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所幸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大仙是一个农村出来的人,对农村的衰落,对农业的凋敝,对农民兄弟的漂泊,实在是忧在心中的。这次调研的信安盟,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的希望——有这样农村信息化、农村金融、农村创业项目的一个个引进,我坚定地相信,我们的农村一天天好起来——那是我们的家啊。

 

十年后,二十年后,这样的雅致,此情此景,一定会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

宝宝念诗-韩可胜
baobaonianshi【←长按复制微信号】

以当代情怀,看古代诗词;以“美诗+美图+美文”为特色重新发现经典,带孩子和父母念诗。感谢您关注“宝宝念诗”!感谢您每一次的阅读、点赞和转发!本文图片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