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 ​十、枇杷不是这琵琶,故弄玄虚害病家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 ​十、枇杷不是这琵琶,故弄玄虚害病家

2022-03-27 03:25:57

点击上面的蓝色文字:“孙均来新平台”就可以关注我们,每天更新传统文化精彩内容供大家学习和分享,只要大家认真观看都会受益良多,希望多多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相传,清嘉庆年间,运河岸边有个小镇叫河上镇,镇上人口不多,只有百十户人家,可位居运河岸边,南北商贾多在此歇脚,食其当地名菜,扁、白、鲤、季四大名鱼,名医也不少。据说,小镇上有挂牌行医的,有挂牌卖药的,共有三、四十家之多。一天,吴鞠通由杭返京,路过小镇,鞠通对小镇早有耳闻。这个镇上就杏林而言,真才实学,颇有名气者有之;到处吹嘘,抬高自己者有之;有以名医自居,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者有之;还有的药房,以卖药谋利。和俗医、庸医联手,他们只为自己打算,不为病家着想,谓之做买卖,谓之开药店也有之。鞠通经此,就约其同行,“走,上岸看看。”上岸就看到一位老汉,手里拿着一张处方,进了一家药店,没多久就出来了,走了三十多步,又进了一家药店,没多久就又出来了,手里还是拿着那张处方。鞠通心想:这老汉干什么的。便上前问说:“老先生,你手拿处方为什么不抓药啊?”老汉说:“家里老太婆有病,请张小神仙开的处方,处方开好了,可就是药不齐,在南头我已跑了七八家了,都说药不齐。”鞠通说:“你能把方子给我看看吗?”鞠通接过处方一看,处方第三味药是琵琶叶五钱,别的药都是正名,原来如此。鞠通说:“老先生我在你处方上写几句,你再去药店就能抓到了,行吗?”鞠通在处方的背面随写谚语一则:枇杷不是这琵琶,这个琵琶有点差。如若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笛都开花。鞠通写好后,说:“老先生你再进去买,若他再说药不齐,让他看看处方反面,我在这等着你。”隔了一会儿,老汉提着一剂药出来,走到鞠通面前说:“先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不知道要跑多少家呢。”鞠通又问:“这个小神仙,家里有药铺吗?”老汉说:“他只开方,收诊金,不卖药,指定叫我到南头‘一仙堂’药铺去抓药。他还说方子一定要配齐,否则就没效了。‘一仙堂’药店我去了,老板不在家,邻居说他老丈人死了,奔丧去了。”鞠通听了,脱口而说:“可耻,可耻之极!为着钱,真是挖空心思,害得老汉跑了十多家。”钱,钱,这些败类把钱当老子,心里哪有半点做医生的良心啊?开好方子还要到指定药房抓药,这分明私下暗通,医商勾结,来坑病家的,一味普通的枇杷叶,家家皆有,可他不写枇杷,写俗名琵琶,人们早已不用,而他独用,叫你摸不到头脑,又要到指定人家去抓,独家经营,钱随他要。


真谓:

枇把不是这琵琶,

这个琵琶有点差。

正名不写写俗名,

故弄玄虚害病家。


  1.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一、卤点豆腐出淮阴 追问其由无(吴)石膏

  2.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二、癞大蛤蟆躲端午(节)其说是躲吴鞠通

  3.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三、稀奇稀奇真稀奇,喜鹊窝里出小鸡

  4.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四、临川书院一玩童,过目不忘叫吴塘

  5.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五、不识医道伤其父,吴塘因愤把医学

  6.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六、为求医术跑破鞋,自学成才吴鞠通

  7.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七、莫把忌口当儿戏徐 达之死是先例

  8.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 八、渔沟镇上骡马街,乾隆御旨绝蚊虫

  9. 大医吴鞠通轶事(严冰编著): 九、大将韩信韩信草,鞠通用治疗疮好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传统文化VIP单身群

传统文化论坛视频大全集100%收藏

关于举办传统文化单身联谊会的倡议

平台内容历史搜索(方便家人们查找精彩内容)

【搜索关键词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感恩您的关注,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长期转发分享传统文化精彩讲课视频、公益论坛、及一切利益众生的正能量!如果您有精彩内容可以提供给我们,通过平台分享出去让让多人受益。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也可反馈给我们!感恩家人!您的持续收看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平台编辑:孙均来

手机:15145538103

微信QQ: 87202986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更多精彩平台长按二维码关注:爱心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