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代表着一代人青春回忆的
军人俱乐部关门结业
原来,南京在不断发展的同时
有些东西也抵挡不住时代洪流
逐渐消失了...
空荡荡的长三角
▼
仔细想想这些年来
南京有不少东西已经消失
还有一些正在消失或者即将消失...
真的很伤感,这是我们孩童时代的回忆
已经消失的地标,伤感!
湖南路
除了一直热闹的新街口
湖南路仅次于它
一到晚上人非常的多
可是...2013年2月25日
湖南路最具有标志性的
10座大型灯桥一夜之间全部被拆除
曾经“第二商圈”的繁华景象一去不复返
南京西站
南京西站于1908年投入运营
当时它的名字叫南京车站
这座车站不仅是南京最古老的火车站
也是老沪宁铁路的起点站
2012年3月25日,已经有百年历史的
南京西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是南京的隐形地标
几乎每一个南京人都来过
2014年8月7日,
洪武路天桥
洪武路天桥承载过无数人的脚步
也是无数人对新街口的回忆
2016年3月底,22岁的洪武路天桥
在半夜悄悄离开了新街口
工人文化宫
工人文化宫靠近金陵工人影城和莱迪广场
一直位于新街口“心脏”地段
也是新街口的标志性建筑
2016年4月
65岁的工人文化宫告别了新街口
那些消失的身份证们
320121
2000年12月,
江宁县(320121)撤县
设立南京市江宁区(320115)
320122
2002年4月,撤销浦口区和江浦县(320122)
设立新的浦口区(320111)
320103
2013年3月,撤销秦淮区、白下区(320103)
以原两区所辖区域设立新的秦淮区
320112、320123
2002年4月,大厂区(320112)
与六合县(320123)合并
设立新六合区(320116)
320107
2013年3月,撤销下关区(320107)
鼓楼区,以原两区所辖区域设立新的鼓楼区
消失的中小学,叹息!
致和街小学
2004年5月,经过布局调整
原建康路小学和原致和街小学
合并成南京市建康路小学
三十四中
2011年,三十四中与梅园中学合并
并更名为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高中部
从此南京再无三十四中
消失的夜市,怀念!
马台街夜市
马台街由起初的三条巷子合并而来
1991年,南京的第一批下岗工人来到这里摆摊
渐渐地就集结成了一条马台街夜市
2007年5月10日,马台街夜市关闭
夫子庙琵琶街夜市
琵琶街夜市于2002年开办
拥有摊位298户,是夫子庙景区
最大一处占道的露天小商品市场
2007年6月3日,夫子庙琵琶街夜市关闭
消失的老手艺,珍惜!
剃头匠
一个煤炉子烧一锅开水
一根板凳,剃一个头两块钱
绝不多收,师傅手艺好
平头剪得那叫一个顺
如今已被各种高消费的理发店替代了
弹棉花
小的时候,小编外婆还在家里弹棉花
这是一门老行当了
特别保暖和舒适
但是现在,小编看到的更多的是机器制作
好怀念...
修表匠
钟表师傅拿着个小镊子将手表“分尸”
然后又神奇地装上
现在大家都有手机了
戴表的也越来越少了
磨刀匠
“磨剪子嘞~~~~锵菜刀……”
小编以前在老家的时候经常能听到
这是大街小巷里听到最多个吆喝之一
可是现在...真的很少能听到
修棕棚
以前人都是睡绷子床
小编小的时候还睡过呢
有时候绷子松了就得等背着
一大包棕绳的人来修
消失的味道,想吃!
麦芽糖
“铛!铛!铛!......”
小时候一听到这个声音
就知道肯定是卖麦芽糖的人来了!
每次买一块要放在嘴里吃很久
萝卜丝饼
以前的萝卜丝饼是小编外婆的最爱
现在就快变成了渐行渐远的回忆
南京大牌档还有卖萝卜丝饼的
但小编已经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炸炒米
小的时候只要听到“砰”的一声
就知道有炒米吃了!
小编每次都买好几袋
吃的时候别提多开心了
旺鸡蛋
以前吃的时候一直不知道它的名字
每次都说吃小鸡
小的时候到处都有
现在很难看到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
南京一些带着回忆的东西渐渐消失了
但不管你在南京生活了多久
这座城市都值得你用一生去感受
去保护我们该珍惜的东西
去珍惜这个正在消失的城市
来源:南京全接触、南京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