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上方“箫笛逸家”
文化丨箫讯丨交流丨分享
古琴:赵晓霞 箫:李祥霆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 (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值得注意的是,唐以前所称的"笛"其实即现代的箫。《梅花三弄》在清代又被改编为琴箫合奏曲,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
乐曲是深邃的,这种深邃是人们对梅花高洁的内在气质的感受和理解,并用简洁而从容的旋律,清脆、实在、晶莹的音色将之表现出来。演奏此曲,音色要"清",而不可"浊"。"梅为花之最清,箫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清"指的是"清澈"、"清实"、"清越"。乐曲中的泛音段落要"清",第二弄中的背景音乐吹奏也要"清"。"三弄"中乐曲在速度、节奏等方面的变化,表现了梅花与寒风搏斗的倔强性格。引子部分浓重的低音,衬托出冬天清静而空阔的空间背景。
"清澈"可以理解为声音清楚,无杂音相伴。所发之音犹如山泉叮咚,又如山涧弹起的水花般轻盈;
"清实",虽要轻吹,但要讲究质感,犹如风吹铜铃般清脆,要入木三分,而不能虚泛;
"清秀",要将冬天神清气爽,梅花高洁的神韵气质展现出来,不能仅仅停留在指法的层面,要掌握好气息,练气更要养心。要做到音色上的"清"以及意境上所透出的"清",就需要在气息的把握上多揣摩,并加强对每个音的美的追求。
⊙素材整理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长按识别公众号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