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日的期盼,一场久违的大雪如约而至,也许是江南的雪景难得一见的缘故,一时间,池城的人们因为这场雪而兴奋,甚至有点激动,孩子们更是因为这场雪,学校提前放寒假而欢呼雀跃,我也因为从小喜欢下雪的缘故,夜晚回家,我特意选择了步行回家;也许是人们过惯了暖冬,一时的寒冷还有点不适应的缘故,路边行人稀少。
放眼望去,雪后的池城景色格外迷人,不远处,清溪河上的灯光映照在洁白的雪面上,微波荡漾的河面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河边的柳影婆娑;远方的高楼里,不时隐隐约约传来优美的洞箫声;近处,霓虹灯下,我的双脚行走在厚厚的积雪中,不时发出有节奏的沙沙作响,仿佛一首悦耳的曲子,一阵北风吹过,迎面吹来的雪花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清新的空气,沉醉在这难得的江南雪夜里,思绪回到了久远的记忆中。
儿时的冬天,我和小伙伴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着下雪,因为雪天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尽情地打雪仗,尽情地堆雪人,尽情地享受逮野兔或捕麻雀的欢乐,当然更重要的是,下雪就意味着过年的临近。故乡的除夕夜,常常因为一场大雪而令我记忆深刻,家乡有个流传久远的习俗,除夕夜需要点年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平时是见不到这样家家户户都有灯光的夜晚,我也更是早早地点着蜡烛,举着灯笼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雪地里奔跑,争着向长辈拜年,更令我高兴的是,每年我都会收到爷爷奶奶给的压岁红包,爸爸妈妈这时也会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后来,也许还是因为喜欢雪的缘故,我在高考填志愿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家千里之遥的一所北方的大学,父亲当时也十分支持我的想法,想让我出去闯一闯,后来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东北长春上大学,第一次出远门,即兴奋又有点想家,但一想到冬天的雪景,我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记得那年冬天的一个雪夜里,我和同寝室同学们在一首《相约九八》的歌声里,冒着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一起翻墙来到长春市卫星广场等待流星雨的来临,在苦苦坚持了大半夜终于没能等来梦幻的流星雨后,只好又一起到附近的录像厅躲过了一夜的严寒,现在每每想起来,心中都会有一种对青春逝去的惆怅。
还是在那个多雪的冬季,一个寒冷的午后,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时间,我仿佛感到天塌了一样,一下子失去了依靠的臂膀,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走出悲痛,也许是父亲和我一样喜欢下雪的缘故,也许是上苍怕父亲寂寞的缘故,也许是父亲心愿未了的缘故,那年冬天父亲走后,雪下的要比往年多。雪地里,站在父亲的坟前,回想起,父亲和我们曾经一起在雪天的幸福时光,霎那间,我的泪水伴着雪花一起悄然滑落,那时的我,曾多么希望灵性的雪融化后告诉地下的父亲我想对他未曾说的心里话。
不知不觉,我已来到了小区门口,思绪从记忆中一下拉了回来,顿时感到身体有点热,这时我才发现我已在雪地里走了很长一段路,我擦了擦湿润的双眼,回眸刚刚走过的雪地脚印,感慨万千,人生之路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匆匆走过。
雪夜江南的路口,盼望春天的归来,一曲悠然的洞箫,寒风中,我等你在童年的烛光里,等你在青春的记忆里,等你在深深的怀念里,等你在美好的祝福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何存胜,安徽潜山人,现供职于建设银行池州市分行,基层行负责人,建行总行兼职培训师,以其本人名字命名的“胜”在大堂服务品牌现已成为安徽省分行服务品牌,喜爱文学,常读读写写,常有诗歌、散文在建行网站、《建设银行报》、《池州日报》、《潜山报》、《微潜山》、《江淮文学》、《皖江文学》、《文苑漫步》、《金融作协》、《长江诗歌》、《齐鲁文学》、《岭南作家》等发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本期编辑丨储成鹏
审稿丨陶树明
投稿邮箱:ahqsxw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