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传统文化】一曲琵琶,千古有遗香

【传统文化】一曲琵琶,千古有遗香

2021-04-20 23:45:30


春江花月夜

雨落在你眉间能解开情结

阳春白雪,共沐琴瑟

莫不是要在浔阳江头

道一声珍重,彼此分别


爱与恨皆已成了往事

在那些繁华与喧嚣的背后

留下的

只是一种历史的沉淀

和,人情的冷暖

而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的

却是永恒的经典



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元·徐琰《青楼十咏·言盟》:“结同心尽了今生,琴瑟和谐,鸾凤和鸣。”明·沈受先《三元记团圆》:“夫妻和顺从今定,这段姻缘夙世成,琴瑟和谐乐万春。”亦作“琴瑟和好”。明·汪廷讷《狮吼记·抚儿》:“琴瑟相调,芝兰又吐,三迁慈教推贤母。”亦作“琴瑟调和”。




诗词歌赋


写琵琶的诗词


一、《琵琶行》 唐代白居易作。写作者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偶遇一昔日长安名歌妓,琵琶听她弹奏琵琶并述说年长色衰后的飘泊沦落,由此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叙事流畅婉转,文字优美,是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二、《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 苏轼作。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


三、《古从军行》 李颀作。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四、《杂曲歌辞·渭城少年行》 崔颢作。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君家。


五、《七律·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作。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六、《琵琶》 白居易作。弦清拨刺语铮铮,背却残灯就月明。 赖是心无惆怅事,不然争柰子弦声。


七、《临江仙》 晏几道作。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八、《东风破》 苏轼作。琵琶一曲东风破,枫染红尘谁看透,篱笆古道曾走,荒烟漫草年头,分飞后。


九、《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白居易作。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十、《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 顾况作。乐府只传横吹好,琵琶写出关山道。


十一、《琵琶歌》 元稹作。琵琶宫调八十一,旋宫三调弹不出。


十二、《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 白居易作。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




历史典故


琴瑟和鸣,相濡以沫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妩媚娇憨的姿态是婚后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内心的甜蜜。


结婚时,赵明诚21岁,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夫妇二人节衣缩食,经常典当质衣,到大相国寺搜罗金石书画。当时,大相国寺是京城最为繁华和热闹的所在,寺内可容万人贸易,有专门出售书籍、字画和古玩的地方。一旦发现难得的古物却囊中羞涩,赵明诚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灯前对坐,说说笑笑,摩挲展观,充满浪漫与温馨。


闲暇之时,他们赏花赋诗,倾心而谈,有时还会玩些智力游戏。他们斟上香茶,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饮茶,不中者不得饮。每次比赛,李清照总是赢。当赵明诚抽书查证时,李清照已满怀自信地举杯在手,开怀大笑,笑得茶水溅出了杯子




传承文化经典


灿烂的琵琶文化


南北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颈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唐代燕乐的兴盛,使我国歌舞音乐进入了鼎盛时期,也迎来了琵琶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雅俗共赏的乐器。在西北地区,到处可以听见琵琶演奏的声响,唐代诗人岑参有“凉州七里十万户,胡人半解弹琵琶”的诗句。在江浙地带,更是出现了“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的局面。在敦煌壁画中,横抱琵琶的图形最多,可以说凡画有音乐形象处必绘有琵琶。壁画中还有反弹琵琶的伎乐图,其绘画中的美学意义大大超过实际乐器演奏的意义。琵琶音域的广阔、音色的多变、表现力的丰富、演奏技巧的多样使其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繁荣发展,空前普及的阶段,也是中国音乐史上至今留下最多音乐记录的时期。琵琶、古琴等乐器的独奏音乐发展突出,鼓吹乐、丝竹乐等器乐合奏形式也遍布各地,在宫廷仪仗和民间的节令、婚丧等各种民俗活动中广泛使用。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为代表的文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历史长卷上,琵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画上了浓墨重彩 、璀璨光芒的一笔。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