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流传的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大筝发音柔和雅致,小筝发音清脆明亮;其音色清悦、高洁、典雅;色彩华丽、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它丰富的表现力既能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在情感,又能描绘出动人壮观的恢弘场面。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慷慨激昂,或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既是一种具有独特风韵的独奏乐器,又可以参加合奏或是伴奏;被誉为“东方的钢琴”。
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主要有陕西筝、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等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陕西筝:亦称“秦筝”,古朴典雅,保留了古曲原味,为各筝派的始祖,现流行于西北一带。
河南筝:由秦筝传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的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山东筝:多和山东琴书、民间音乐有直接联系。曲子多为宫调式,以八大板编组而成。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潮州筝:流传于广东潮州一带,音乐结构特殊,旋法别具一格。它以其右手的流畅华丽、左手按滑音的独物加花奏法,变化细腻、微妙而独具一格。主要曲调有《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其中《重六》调乐曲比较委婉;《轻六》调乐曲清新明快;《活五》调乐曲缠绵悲切,律调很有特点。
客家筝:即广东汉乐筝曲,是广东优秀传统音乐之一。广东汉乐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它是随着中原一带人民多次南迁而流行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如广东东部地区包括梅县、惠阳、韶关地区部分县,以及江西、福建、台湾部分地区和国外华侨居住的地方。广东汉乐的古筝演奏有久远的历史,它是以《汉皋旧谱》(即汉调音乐)为主要依据,受当地风格及方言影响而形了文静含蓄的风格。
江浙筝:即武林筝,流行在杭州一带。与江南丝竹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乐曲以移植琵琶曲为多。
内蒙筝:只有10弦,多半用来为民歌和牧歌伴奏。
(以上文字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