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第87篇 写文章没你想像的那么难

第87篇 写文章没你想像的那么难

2020-11-27 04:42:26


我不是知识的创造者和生产者,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愿我的服务能给你带来快乐!如满意可分享转发和扫码关注……

 

开通“公众号”三个月,除外出或特殊情况,基本保证每天一文发出。许多关心的朋友问我“累不累”,会不会影响休息挑灯夜战?


在这里一并回复谈点体会,希望你也参与这项“运动”——


(一)


先回答每天写文章累不累,压力大不大的问题吧。把我的作息时间表放下面,您就明白了——


6:00 起床。 出外散步,边走边听些音频节目

7:00 回来洗漱  7:30早餐顺便看会央视(2)经济台新闻

8:00 下楼蹭网  回复昨天“公众号”未看的留言

8:30 背上笛包、乒乓用具加水杯去前楼乒乓球室。

8:30——11:00  有伴打球,休息或没伴吹一吹,偶尔去隔

壁给唱歌的人伴奏一下

11:30午饭 12:00 午睡  13:00起床

13:30——15:30 写作或刷刷手机

15:30——17:00  游泳加洗浴

17:00——17:30 去楼下蹭网发第二天的文章

17:30 晚餐  18:00散步兼听音频节目

19:00 回楼内蹭网划手机

19:30——20:30 看电视 20:30 上床或看电视或看书

21:00 熄灯 睡觉……不想离死又近了一天,而是感觉又多活了一天。


当然,我的经验一般人学不了,我是“二班”的。一是退休了自己可以支配时间;二是有个好老伴儿当后勤;三是有个好儿子不让我帮忙看孩子;四是他俩都不看我文章,让我毫无顾忌随便写。


这也是最近5元一次的“低价游”我都没参加的原因,蹭网可以,蹭车蹭饭蹭游的年龄过了——还是按部就班生活好!



(二)


在我看来,只要不是靠“写作”谋生,它纯粹是一项与打乒乓球、钓鱼、游泳、下棋、玩乐器一样,只是人的一种健脑运动方式而已。因为它不需要高学历,你看作家有几个靠文凭混饭的,何况我们。


其他运动也有专业和业余之分啊,业余者是爱好,专业者靠它谋生也……我的读者都是熟人,“打赏”的你们我都认识,真有些不好意思,如同种点菜卖给了熟人一样,要当面给现金真没法收——再次拜谢!


每项运动初参与都会因水平问题尴尬——包括钓鱼,即便是自己玩,回来难免遇熟人问“钓到几条?”更何况那些二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了,这都正常啊,拉下脸皮“造”就是了——总不会像“”首次接客那般困难吧?


想起“瑞泰公司”那些工友了,我当初学吹笛子,你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受得了我这噪音的折磨——在此表达深深的歉意,我也是“跑调唱歌”——只管自己痛快,不管别人死活!


所有的爱好和运动项目都要脸皮厚些才能坚持下来,而写作也可以避免最初的尴尬——自己写给自己看,没人会笑话。那些坚持写日记的大人物,估计都是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自信吧?、鲁迅、


写日记真的很难坚持,年轻时也曾心血来潮写过,一年多就彻底放弃了——有时没的写,有时没时间写,最终放弃写……


上学时,虽然学习成绩不错,还是对写作文打怵——数学是固定的逻辑,分析明白了很容易得到结果;作文根本没逻辑和规律,天马行空不知写嘛,自以为写的不错老师不一定看好,自觉“编”的不咋着老师当“范文”念——没标准的东西让人无所适从。


出校门后,数学还给老师了。作文成了最适用的技能,不管水平高低,总是多少要写点什么,填个简历也得动笔写吧。归根结底,还是不想写不愿写,觉得太难熬心血……


因为实用,偶尔也会写个“发言稿”“工作总结”一类的,大家都不愿写,有些东西非写不可,只能赶“鸭子上架”……这类“爱好”始终建立不起来。


大脑中只要觉得它“难”,它就横在你面前难住你——其他爱好也是一样的,像我前文说的几十年学不会蛙泳一样。



(三)


真正觉得写文章没那么难,还真是从这次开“公众号”里悟出来的。


以前在QQ空间里发自己的“日志”——不用“日日”志,多长时间发一篇都没关系,有的说就来一篇,没的说就搁置。渐渐写的多了,感觉出“作文”的优势了——没有“固定模式和答案”好啊,可以随意发挥任意写,比数学开放多了!


今年开通微信“公众号”,原来最怕的是写不出来,刚开始里面空空如也,想尽早把“坑”填起来,免得人家进来一两篇,看什么啊?当时恨不得一天发三篇,可人家有限制,每天不管什么不论多少,只能发一次——这可比QQ空间严格多了。


为了尽快赶货,坚持每天发一篇——因编辑排版最初几天也是手忙脚乱,真怀念QQ那个旧屋,随心编排剪切,任意推倒重来。这里只要发了——“朽木”也“成舟”,只能第二天再弄。


挺过头几天,不算渐入佳境,也算入门,就觉得“写作”没那么难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心态——脸皮厚些,反正自己愿写啥写啥,大不了没人看无人赞,权当借网络给自己写日记,起码让生命留点痕迹。至今也依然是这心态——水平决定了——钓不到鱼总不能买几条装兜子里唬弄别人吧?再不济也不能腆脸要掌声和赞赏啊!


没有那么大压力,自然也就不会“失眠”构思,熬灯夜战,权当玩儿,健身健脑嘛。


有个熟悉的毽友,经常发些小文在“群里”。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写实主义,按真实看法想法写。外出时写游记,归来后谈感想,非常朴实。


完成表达的意愿嘛,都是业余选手,放下包袱,自然就会写了,好赖任人评说——哪项运动都如此,不怕手臭才能打球,不怕丢人才会乐器;运动熟练会变成身体本能。谁敢说自己乒乓打的高、棋下得棒、泳游得快?看跟谁比,真正高手咱见不到,咱要真是高手不在这混了!



(四)


写作每个成人都会——前提是识字。说话是一种表达,写作也是一种表达。说话有两种方式,“对话”和“演说”,前者因有对手,可以随意调整容易掌控;“演说”从头到尾自己来,没人接话,要求你要有逻辑思维,能让人听懂且前后不混乱和自相矛盾。


写作更接近演说,需要自己接下茬。方法就是分段落嘛,把握大的主题和方向,每段说清一个小问题就行。千万不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重点还是表达“清楚”,不是表达“精彩”——咱达不到演说家的境界。


很多人“留言”写得不错啊,这就是小块文章嘛,集中表达清楚就行。


我们玩什么都觉得难,是因为参照物太高,想一下子达到高手水平那怎么可能?写作首先要明确,我是要表达,自己说清楚。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让人赞赏我的文笔好”——如同在群里发照片,是为了让人知道我去了“这个”地方,这儿的景色美;不要老想着我的容貌、姿态、体形多迷人——放心,没多少人在乎你那个,人家看的重点依然是背景,因为你不是范冰冰……(此段女士们捂眼略过)


文无定法,决定了写作的空间巨大,可无限制的改,我通常当天写完放那,去网上发时再略改一下,发完就不再动,即使有了新点子也放下,反正在自己脑子里,早晚用得上。如果不厌其烦地改下去,一篇也发不出——有点像电影,遗憾的艺术,有缺点才真有遗憾才美。


如果不懂得适可而止,崇尚“完美”,会让你焦虑纠结,健脑运动变成折磨,让你失眠就坏了。


写作是一种运动,有益的运动,它锻炼的是人的大脑,提高逻辑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只要坚持写就会越写越容易越写越顺手,水平自然会提高。写作的实质不是文字功力,是思维水平,锻炼的也主要是思维质量。


养了这个“孩子”后,才体会到写作没想像的那么难,也是很好的让时间升值让大脑活跃的好运动。我仔细看了每天的时间表,不写作,剩余的空闲会用来干什么?最大可能是“划手机”“看电视”,当然也可能会多读点书。


人在没压力的情况下最容易无谓消耗时间浪费生命。经营这个小号,写点东西炼炼大脑,让自己在其他快乐之外多了些小快乐,让生命多了点痕迹,推迟大脑痴呆,促进自己学习与社会接轨……好处多多!


至于写什么,我的经验是无目的,碰到什么只要想表达就写它。我一般不在前一天确定内容,多是临时被什么触动了再写它。而且经常临时换了选题,这恰恰调动了人的观察能力和敏锐性,不被时事牵着鼻子走——你们留言经常是我的选题。


你们不仅是支持我前行的动力,还是话题的参与者,不算“恩重如山”起码算“如土包”——比小山轻那么一点点儿。


至于知识储备肯定要的了,储备的越多表达起来越容易。很多年前看到的东西,早已被大脑深埋“褶皱”里了,因为要写,它会自动蹦出来,这也是写作会调动大脑的例证——唯有“用”才真有用。


写作的“有用”与欣赏美的用处相似,不堪实用却有大用。只需克服最初的恐惧,慢慢加入进来,只为表达不论收获——你也能成为“写手”。年轻人还会影响到孩子,这可既“实用”又“大用”啊,他没有高学历,说不定成“刀笔吏”,靠“写作”谋生,更甭说到老年多了份爱好和乐趣——何乐不为?

 

喜欢我的系列文章吗?请长按下面二维码赞赏,谢谢!



猜你还想看——请点击下面链接看更多文章

O  第82篇 相见不如怀念

第84篇 再为“市场经济”唱赞歌

第85篇 被严重误解的现代医疗

第86篇 说说“男女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