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古楼,建年不详。迹其文字,不晚于唐。因难查考,更增神秘。民间酒楼,声传异域。刺史怅卧,司马彷徨。学士醉酒,罪囚题墙。如真似幻,飞短流长。引得帝子戏子,均只堪唱:“好一座浔阳楼,面对长江……”
登兹楼以四望,看鸿鹄之高翔。远有岳阳,近有滕王。问酒楼何奇,享誉八方?无非人文地理,铸成灿烂辉煌。九派潮来,三吴浪过。巨舰携云,长桥卧波。北穿皖鄂到京华,南望匡庐连衡岳。居此地位,楼纵不语,下自成蹊。而楼中之人,日更月改。江汉鹤无踪,云间龙何在?只白傅琵琶,黄公松风,留得墨点似苍苔。
忆桑田沧海,望秋水长天。国恨家仇,伍子胥去而复返;才高世乱,李太白醒而复眠。感欲壑之难填,笑块垒之难消。明祖开基,清兵喋血,横渡南巡,明争暗斗——果曾赢否?但记得周郎点将,水热长江烹俊杰;陶令辞官,菊开南岳傲王侯。熙熙攘攘客,相聚斯楼,实乃三生有幸,不饮待如何?成成败败史,镌刻斯楼,痛感千年易过,不醉待如何?
虽然,情为躯体之长,人为万物之灵。酒可助兴,亦可乱性。人生有限,事业无穷。喜挥扇之公瑾,恶荷锸之刘伶。慕范公之先忧后乐,叹宋江之有始无终。过斯楼也,当挥毫绘画卷,饮酒唱大风,逞才美化世界,倾情造福人民。时逢新纪,两度登临;谨集古句,一抒愚衷:出门一笑大江横,莫听穿林打叶声。天下英雄谁敌手?论功还欲请长缨。
--------->>
虽然格式、用词或有些许瑕疵,但此文确实点出了浔阳楼独树一帜的文化灵韵!可我们今天的重点并非浔阳楼,而是一位大唐的明星——白居易!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白居易的浔阳之旅到底是怎样开始的呢?元和十年六月,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虽死里逃生但也身受重伤。这种有伤国体之事却被当朝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强压下去,拖着不处理。这让白居易受不了!不用说也知道,白居易玩诗歌是信手拈来,。最后,被贬江州,白居易的浔阳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
说起来,我得感谢那些贬斥白居易的腐官们!若没有他们从中作梗,就不会有今天的白居易!没有白居易的浔阳那能叫浔阳吗?一首《琵琶行》为浔阳增添了多少喜怒哀乐啊?我们再来欣赏几首他的浔阳诗:
浔阳三题 并序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竹,白眼于莲花者。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之。
浔阳三题之庐山桂
偃蹇月中桂,
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
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
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
叶如翦碧鲜。
枝干日长大,
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
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
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
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
长栽温室前。
浔阳三题之东林寺白莲
东林北塘水,
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
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
清飙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
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
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
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
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
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
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
人间种不生。
再来看他下面这首诗:
文字编辑:曾文志
图文排版:露露酱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