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經常被老師留下。9月28號那天去接她,又是最後一個被留下。按說,這種情況我們不該給她請假帶她出去玩,後來還是決定帶她出去看看。
當晚,我們乘車去了無錫火車站。
這次行程較遠,要跨過長江,越過黃河。
列車行至西安時,我們下去買了個肉夾饃。多次途經西安,都沒能停留下來好好感受一下這座城市。想起一句話:西方有羅馬,東方有長安。
就愛看結滿果子的樹。
行至蘭州,想起蘭州的朋友。也想起趙牧陽和張楚合作的這首《俠客行》
行至西寧時,也是同樣的感慨,多次途經,從未停留。西寧,一座有著兩千一百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南涼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絲綢南路的要道。今後有機會,一定要專門來一趟。
9月30日凌晨,列車行至哈密,氣溫明顯變低。這兒的黎明靜悄悄。十多年前,哈密電台都市調頻的台歌就是我寫的。
9月30日十點鐘,我們抵達此次新疆行的第一站:鄯善。此地本名樓蘭,公元前77年漢立尉屠耆為王,改樓蘭為鄯善。過會兒去租車,自駕遊模式啟動。
一路風塵,來到傳說中的魯克沁鎮柳中故城。看到我們端起相機,熱情的維族人跟我們打招呼。維族大媽為我們打開新疆第一個木卡姆傳承中心的大門。穿過那片瓜熟蒂落的梨樹,眼前是仿魯克沁郡王夏府而建的主體建築。斑駁的墻皮映照出昔日的輝煌。據說魯克沁木卡姆,無鼓不歌,無鼓不舞,鼓變樂變,樂變舞變...
庫木塔格沙漠景區持記者證是免門票的。庫木塔格沙漠形成于漢代,主要是因為來自天山七角井風口和達坂城風口的狂風,沿途經過長風程,攜帶者大量沙子,最後在庫木塔格地區相遇碰撞并沉積,形成“有沙山的沙漠“。
上次在鳴沙山騎駱駝,這次在這兒騎摩托。
遇到紅柳烤肉串,減肥的事以後再說吧。
繼續出發,到了火焰山大峽谷和麻扎村。
高昌故城,一個如同羅馬一樣的廢墟。公元631年秋,唐僧玄奘私闖大唐邊關去印度取經,路過此地,且留下“絕食明志”的故事。故城內有人在彈奏熱瓦浦,這種創制於十四世紀的弦鳴樂器,散發著獨特的聲音魔力。上圖便是西遊記中提及的火焰山。
下午参观了吐魯番博物館。該館出土文物陳列廳分石器時代和姑師(車師)時期,高昌郡、高昌王國、唐代西州、回鶻高昌等5個文化單元,集中反映了吐魯番地區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和文明成果。
在吐魯番博物館對面的夜市坐下來,吃烤串。之後回到酒店聽這首《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感覺格外不同。
10月2日,繼續行進。下午兩點抵達烏魯木齊。記得讀初中時,地理老師在課堂上說過烏魯木齊是“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沒想到二十六年之後才親臨此地。十月份的烏魯木齊晝夜溫差較大,剛才下起了小雨,室外只有10度。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但毗鄰中亞各國,對中亞地區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作為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十幾個民族在這裏繁衍生息。
下樓買了串葡萄,很甜。
10月3日早上八點,我們飛抵庫車。庫車,古稱龜茲。這座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名城,早在漢代以前就是西域三十六國中的大國之一。
繼續行進。
獨庫公路,是一條連接南疆和北疆的公路,橫亙崇山峻嶺、穿越深山峽谷,連接了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區。它的貫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裏縮短了近一半,堪稱是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為了修建這條公路,數萬名官兵奮戰10年,168名築路官兵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因此,這是一條英雄之路。只有走過這條路的人才會真正明白這是一條不平凡的路:獨庫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懸崖絕壁,五分之一地段處於高山永凍層,跨越了天山近十條主要河流,翻越終年積雪的四個冰達阪,其駕駛難度可想而知。但沿途風景只能用神奇來形容,從古龜茲王國所在地庫車向東北方向沿國道217線前行,獨庫公路就開始一層層剝開它的神秘。沿途可欣賞火紅幹燥的克孜利亞山地景色,神秘險峻的峽谷風景,以及天山腹地茂密的植被和遊牧風情及浩瀚的草原景色。
天山大峽谷。
庫車屬於南疆。在來新疆前,我百度了一下,很多人都說相對於南疆,北疆更安全些。小可認為北疆看風景,南疆看人文。朋友說平時新疆地區安保就很嚴,更何況是國慶期間。於是我們選擇了南疆。其實,在我們 的重走絲路計劃中,新疆只是一條行進線而已,心理上並無南北之分。繼續行進,路上確實盤查嚴格,順利抵達克孜爾鄉。
克孜爾石窟持記者證門票半價。龜茲石窟眾多,開鑿歷史比莫高窟還早,專家認為,它們的藝術價值值得開辟一門專門的龜茲石窟學研究。在路旁隨手摘了一串葡萄,洗乾淨塵土,甘甜。
早在西漢張騫鑿空西域之前,龜茲國就已經存在。它最早的居民應該是來自高加索地區的歐羅巴人。在匈奴與漢王朝對西域無休止的爭奪中,龜茲國左右搖擺,最終在公元1世紀徹底歸順大漢,成為西域與中原之間交流的一個重鎮。10月4日,我們抵達熱斯坦街道,這兒是維族居住地。
饢,是新疆各族群眾不可缺少的傳統食品,也是維吾爾族群眾日不可缺的面食之一。“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於阿拉伯半島、、中亞細亞等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庫車的饢非常特別,大而薄,直徑足有一米,稱得上是" 饢中之王"。
龜茲曾被稱為“西域樂都”,來往於絲綢之路的商隊將龜茲音樂帶到中原。自隋唐始,龜茲音樂就是中原最盛行的流行曲,龜茲音樂家演奏的《琵琶曲》是宮廷中保留曲目。據傳《霓裳羽衣曲》也正是來自龜茲。
庫車大寺的規模僅次於喀什大寺,但裏面有目前新疆僅存的一座宗教法庭。
10月4日深夜,我們離開庫車,凌晨飛抵烏魯木齊。
10月5日,本來想去大巴扎轉轉,但因為烏魯木齊下雨,我們就去了新疆博物館。
在此,見到了距今約有四千年的“樓蘭美女”。相傳,樓蘭女在絲綢之路上久負盛名,以致西域王公貴族紛紛娶樓蘭女為妻。樓蘭美女不僅讓凡夫俗子為之動心,而且令佛門高僧失魂落魄:公元420年前後,克什米爾高僧曇無讖到鄯善弘布佛法,受到鄯善公主曼頭陀林的誘惑,他竟然不顧佛門禁令和這位公主發生私情。醜聞敗露後,曇無讖不得不逃往甘肅武威。樓蘭為何出美女呢?經科學鑒定,葡萄酒中含有有益的天然成分約有250種以上,尤其是尼克酸能保護皮膚和神經的健康,因而能起到美容作用。據史書記載,樓蘭古國的釀造技術早於法國八百多年,樓蘭姑娘美麗的奧秘便有了理論根據,這和她們常飲葡萄酒有著很大關系。
午後,新疆電台主持人飛揚請我們吃飯。當年,她還是讀到我的書中某些章節害羞臉紅的年紀,一恍十年已過。這是我們初次見面。聽飛揚聊她的經歷,幾次讓我眼眶溫熱。從最初的網絡電台到後來的哈密電台再到現在的新疆電台,她說機緣給予她不少眷顧,但我認為更多還是她個人的努力。飛揚妹給我們備了禮品,執意冒雨送我們到車站。
列車緩緩開動,很快衝入夜色。
10月6日上午10點,列車已經行至西寧。河西走廊的原野和牛羊~
在歸途中回顧這些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感慨萬千。洛陽長安,河西走廊,龜茲古渡⋯這是一條古老而又充滿魅力的道路。泥土之下是歷史進程的訴說,廢墟之上有文明交流碰撞的故事。沙漠、雅丹、丹霞、草原、森林、冰川次第展開的美景,勾勒成一幅生動的畫卷。
夜深了,歸途中總會有人難以入眠。
10月7日上午,列車一過長江,我開始歸心似箭。中午抵達張家港市。
自由行走,隨性隨心,耳聽目測,日記圖文。途徑七省,,去時平安,歸來順利。重走絲路新疆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