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小仙女们来啦~

小仙女们来啦~

2020-10-06 03:40:29

       广州有这么多博物馆,不知道有没有和小编兴趣爱好相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呀~下面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小编逛博物馆时遇到的能歌善舞的小仙女。


01


哈哈

地点: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

仙女简介:圆雕长袖玉舞人

战国至汉代玉舞人都是平雕,圆雕作品尚属首见,这件圆雕舞人扎越式螺髻,着汉式襦裙,摆汉式舞姿(翘袖折腰),舞兴于楚地。


1


知识迁移:

       馆内藏品除了琳琅满目的金、银、玉、石、象牙、漆木、陶器等精美制品之外,最为珍贵的当属数量巨大、品种繁多的青铜和石质乐器。其中铸造的编钟有2套,做工精细,音律精准,乐声悠扬。编钟附近还列放着石质编磬2套,另外还有铜瑟、铜琴若干,漆木琴2件。如此庞大的乐器群,如此完备的乐队编制,就是放在今天也是编配非常齐整的。

        实际上早在西周时期,帝王为了加强统治,施行“封诸侯,建同姓”政策,王室贵族分封各地,周公旦又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一套“礼乐”制度。按照“乐”从属“礼”的思想,以“礼”区别宗法远近,同时又以“乐”来融合“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通过“礼乐”来显示权力等级。舞队行列中八人为一行,称作一佾,按照《礼记》记载,天子的舞队用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这样,阶层不同,舞队人数也不同,从而大大促进了封建等级思想的普及与牢固。


博物馆地址既是风水宝地也是兵家好争之地。图为清代顺治年间修筑的炮台遗址


2

 地点:山东省博物馆仙女简介:来自博物馆内的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中的《百戏图》,画面中有一男舞者,前面有七盘分两行排列地上,还有一鼓放在盘前,舞者似正从盘上纵身飞跃而下,右腿「登弓」,左腿伸直贴地,足近鼓边,挺身回头,他的长袖舞衣和帽带随势飘起,显出一个健美的形象。


地点:洛阳博物馆

仙女简介:东汉百戏俑,1970年出土于洛阳涧西七里河汉墓,最前者即七盘舞女俑。

知识迁移:七盘舞

        七盘舞又名盘鼓舞是舞蹈与杂技相结合的产物,只有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才能学会。表演者无论男女,都必须身穿长袖舞衣,保持舞姿的飘逸优美于七盘之上曼妙起舞。同时,他们要像杂技演员一样,在盘和鼓上腾跳拍击,并保持节奏不乱,看上去十分惊险。一般来说,舞时将盘、鼓覆置于地上。盘、鼓数目不等,排列方式也不尽相同,按表演者技艺高低而定。舞者有男有女,在盘、鼓上高纵轻蹑,浮腾累跪,踏舞出有节奏的音响。舞姿刚柔并济,优美矫健,使“鼓震动而不乱,足相续而不并”。 

        因为七盘舞的流行,汉代及魏晋时期,文人们在诗词歌赋中对它有很多描写。比如东汉时,张衡在《舞赋》中称其为“历七盘而屣蹑”;魏晋时卞兰在《许昌宫赋》中也写道:“兴七盘之递奏,观轻捷之溯翔,或迟或速,乍止乍旋,似飞兔之迅疾,若翔龙之游天。”。

         在七盘舞的表演中,舞袖、舞腰、舞足是三个重点。尤其足部动作要漂亮,还不能有丝毫误差。舞者会对自己的舞屣进行精心装饰,张衡《西京赋》中有“振朱屣于盘樽”的句子,就是告诉大家,舞者穿了鲜艳醒目的朱红色舞鞋。


3

2018.3.30

地点:深圳欢乐海岸—OCT             创意展示中心

     (“神秘敦煌”文化展)

仙女介绍:敦煌舞里的经典                     造型



知识迁移:敦煌舞      

      敦煌舞作为一种崭新的舞蹈样式,诞生于1979年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敦煌舞的主要思路来源就是敦煌壁画。而敦煌壁画多描述的是宗教艺术,描写了神的形象、活动、以及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通过壁画来寄托人们美好善良的愿望。在后世,人们通过壁画上所描绘的形态特征,不断摸索、模仿、改进所创编出的舞蹈,以其来源而命名为——敦煌舞。

       敦煌舞姿讲究自由灵活、形神合一、曲折迂回、体态轻盈加上独特的想象力,通过手、眼、身、法、步的配合跟舞姿队形的整体配合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敦煌舞的舞姿三道弯尤为重要,舞者通过身体的各个关节做出S型的舞姿,并加入了在唐代古典舞蹈中的西域舞蹈出跨、出肋、扭腰的动作,完美的结合出一种新的舞蹈,从而体现出一种弯曲且圆润的审美特征。

        其中舞姿反弹琵琶是众所周知的一种表现形态,该形态从壁画中抱琵琶的人物形象,以灵动的步法,将反弹、侧弹、背弹、横弹、蹲弹、卧弹等多种变化的造型连成一段自由形象的舞蹈。完美的刻画出人物,给观众一种视觉的冲击跟审美的震撼。而飞天又表现了当时人们一种浪漫丰富的想象审美,舞姿唯美,飞入人们视野的同时,莲花童子像仙子在瑶池仙境一般。这些种种的精美舞姿都成为了敦煌舞蹈独特的审美特征,使敦煌舞让人们体会到舞蹈神秘梦幻同时又震撼心灵。


小编模仿的

“反弹琵琶”造型



哈哈

撰文;木土广东

团队:木瓜拌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