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烹嘉赏乐|欲将心事付瑶琴

烹嘉赏乐|欲将心事付瑶琴

2020-12-26 01:14:59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谁人听



中国古典音乐

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

鲜活靓丽的一部分


当它从指间流出的刹那

描摹了高山流水

诉说着人情冷暖

展现出春夏秋冬

那么今天  

小西就开车带大家

简单了解一下中国古典音乐吧!

五音六律

五音

宫 商 角 徵 羽

指中国古代音乐的五个音阶

一般认为对应西乐简谱的1 2 3 5 6


六律

黄钟 太簇 姑洗 蕤宾 夷则 亡射(阳律)

大吕 夹钟 中吕 林钟 南吕 应钟(阴律)

指中国古代音乐定乐器的标准

一般六律指阴阳两律  共十二律

由于阴律又称六吕

因此有时六律单指阳律


对于音律,长歌弟子绝不认输(*/ω\*)



     八音

八音:金 石 土 革 丝 木 匏 竹

是按制造材料对乐器的分类

被称为华夏旧乐

指纯正的汉民族乐器

最早见于《周礼·春宫》

八音有时特指钟磬琴箫笙埙鼓柷

为各分类的代表乐器

唐制八音:金贝丝竹匏革牙角

八音盒的“八音”便源于此

意为可以播放各种音色的音乐


金类



又称“编钟”,形状扁圆而中空,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编钟起源于商朝,多为青铜制,钟声悠远大气,是韶乐的基础打击乐器。自传入后,钟变成了宗教法器的象征。


形体似钟而小,腔内有铜舌,摇之发声。原为青铜制的祭祀乐器,后世的发展、演化层出不穷,碰铃、萨满铃等等,音色与用法各不相同。


石类


最早用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活动,后逐渐发展为象征帝王身份地位的“礼器”,为击奏体鸣乐器。“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李商隐《北青萝》钟如此提到,后世多将磬指代清心寡欲。

鸣球


音色空灵,多见于宫廷音乐。但至今以失传。


土类



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埙有不同的外形,音阶少,简单易学,许多商家将其设计为儿童乐器玩具,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



最初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由于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中喝到兴致处便敲打着盛满酒的酒器,缶便逐渐流行成为打击乐。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少有人了解的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放异彩后,渐渐走入了群众的视野。


革类



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远古时期用来祭祀,华夏祖先用作军队上助威。历史不断发展中,鼓的形式多变,小到儿童玩耍的拨浪鼓,大到战鼓,鼓点在音乐中无处不在。

搏拊


演奏时,紃悬于项,用两手拍击,建鼓一击,搏拊以两击应节。《尚书》中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但如今除了各个博物院的收藏,音乐中使用已不多见。


丝类



又称瑶琴、古琴、七弦琴,为中国古代乐器之首。琴代称了所有中国古代乐器,三千年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因此其产生的传说也是所有中国古典乐器中最多的,如仲尼琴、焦尾琴,代表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春白雪》



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共有二十五根弦,“锦瑟无端五十弦”为断弦之意。多与琴协奏,产生许多成语,如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其技法在逐渐失传。



中国古代汉族击弦乐器,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高渐离是历史上著名的击筑高手。



现代常见民乐之一,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代表乐曲《渔舟唱晚》《林冲夜奔》《战台风》。


木类



以木棒击奏,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开始,相传是夏启所作,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匏类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十二至十九簧数量不一,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现代笙在国乐团渐渐流行起来。


通体比笙要大许多,有三十六簧。“滥竽充数”的典故涉及到此类乐器,可见古代宫廷多齐奏竽。


竹类



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适于独奏和重奏,古代文人以箫代指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诗词中也十分常见。如辛弃疾《青玉案》“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代表曲目《春江花月夜》《良宵引》。



横吹木管乐器,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古代多流行于民间。音色清凉活泼,不同笛子的音阶也有所不同。

笛与箫的区别

笛为横吹,箫为竖吹

笛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强

箫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



胡夷之乐


在西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后

中国大陆是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

如琵琶、箜篌、胡琴、羯鼓、羌笛等

现在公众所知的“民乐”

大部分为外来乐器

琵琶


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秦朝出现了中国式琵琶,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代表乐曲《十面埋伏》《汉宫秋月》。

二胡


又称胡琴、奚琴、嵇琴,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一系列的内涵丰富、技法修改,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二胡音域宽广,音色柔美,现代代表乐曲有《二泉映月》《赛马》。






了解完那么多

想要现场听一听这些乐器的声音吗?

12月22日

西子云裳汉服社冬至雅集活动

为你呈现燃爆了的现场民乐表演!

偷跑一张训练图嘿嘿嘿嘿嘿~


扫描二维码关注

浙江传媒学院西子云裳汉服社

微博:浙江传媒学院西子云裳汉服社

B站:浙传西子云裳汉服社

微信:zc_xzys

文/马思懿

编辑/马思懿

终审/王炫洁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