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逐梦南通理工人 | 明德立志 勤学创新——朱学义教授

逐梦南通理工人 | 明德立志 勤学创新——朱学义教授

2020-11-27 19:09:29

编者按


      2017年3月份,我校微信公众号推出了“逐梦南通理工人”栏目。依托本栏目,学校宣传统战部根据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确定的师生名单,将相继推出共50名左右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默默奉献的标杆性人物,以记载他们在南通理工学院事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逐梦南通理工人”系列

本期推出人物

明德立志    勤学创新

——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

资源经济与财务会计研究所所长

朱学义教授



人物简介

德高望重成果丰硕的

著名教授博导

吹拉弹唱样样拿手的

资深“文艺青年”



                 主要任职

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

徐州市审计学会副会长

徐州市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

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淮海控股集团首席财务专家

济南大学客座教授

我校商学院资源经济与财务会计研究所所长


成果奖励


省部级科研奖20项

省级以上教学奖12项

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

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4项

教材专著23项

论文501篇(其中,CSSCI刊物76篇)

两次破格晋升,5年走完别人10年的历程

  • 1988年12月任讲师

  • 1991年3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 1993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没有一种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努力终将有迹可循。朱教授沿着自己设定的目标,以热爱教学的心、执着科研的情,在教学科研中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

爱科研  成果丰硕




作为硕士生导师“会计理论及应用”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资本运作”研究方向的朱学义教授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上不断突破创新:

1

在全国首创矿产资源权益价值理论及资本化方法体系

2

在全国首创智力投资支撑理论体系


……


这些从0到1的首创之举,不仅奠定了朱学义教授的学术地位,让他在收获各种荣誉的同时,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吾生  也有涯

而知  也无涯

以 有涯 随无涯

是朱学义教授一贯奉行的准则

他深感寸金光阴的可贵,严于律己,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假期也不例外,甚至定下过三天一篇论文的写作计划。



1994年7月:

“论效益成本法”科研论文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1997年12月:

“论产权理论与企业收益分配”科研论文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3年12月:

“我国环境会计初探”科研论文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

截止2017年10月,朱学义教授在《会计研究》、《管理评论》、《投资研究》、《中国劳动科学》、《财务与会计》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1篇,其中核心刊物276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99篇,CSSCI论文76篇(维普网统计)

被问及如何有这么多论文写作的灵感,朱学义教授表示:

大学时喜欢在学习上提出疑问。毕业后,听课笔记上总共留下了48个未解的问题。这大学时代的48个问题成了日后发表文章的内容和动机。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用在朱学义教授身上再合适不过。在勤学书本知识的同时,朱教授最爱下基层实地考察。

徐州矿务局权台煤矿、山西大同矿务局同家梁煤矿、山东兖州矿务局南屯煤矿……无不留下他认真忙碌的身影。

赴汾西矿业调研

赴三河尖煤矿调研

他与煤矿工人一起下井,体验煤炭开采全过程;他每天必去财务处,收集有关煤炭会计资料;有时候顾不上吃饭,就以方便面充饥……这些对一线工作的了解,对一手资料的获取,为朱学义教授进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8年3月:

“煤矿责任会计系统设计”项目获煤炭工业部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0年6月:

“责任会计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12月:

“煤炭资源整合与重组模式构建运行及财会问题研究”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7年9月国内发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分析报告:基于中文论文的研究(2017版)”显示,朱学义教授在全国管理学一级学科排名第265位,在全国会计学科排名第7位

爱上课  别具特色




不同于一般人想象中的严肃沉闷课堂,朱学义教授的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盯着播放的视频,歌声、笑声让整个教室充满着欢乐气氛。而歌里唱的,正是朱教授自己创作的《荷塘月色唱会计》:

会计职业很平淡

加减乘除搞核算

用财理财重生财

经济财富滚滚来

亲朋好友来借钱

婉言谢绝把得严

两袖清风身正气

常走河边不湿鞋

……

除了这首《荷塘月色唱会计》,朱学义教授还创作了《套马能人掌财权》、《老婆最大干会计》、《木府风云话会计》、《黄玫瑰花品会计》、《阿哥阿妹财会缘》、《牵手会计终身缘》。

↑ 演示艺术教学法 ↓



自编的歌词配上熟悉的旋律,朱学义教授的这些歌曲把会计职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工作面貌、会计目标等生动地展现了出来,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朱学义教授不仅博学多才,对我们更是十分地负责。他将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编成歌曲,在课上教给我们,既让大家牢记了知识点,也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时光。


访朱教授学生李梦茜和王一诺

小记者任元基、李杨梅

面对为何创作会计之歌的提问,朱学义教授认真的回答:

会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讲技术,不讲艺术当不好会计。会计人员每天和钱打交道,若经不住诱惑,守不住道德底线,容易出问题。以这种耳熟能详的歌曲形式,可以时时提醒学生树立“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职业道德观。

凭着这份对教学的热爱,朱学义教授荣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009年7月,。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朱学义教授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上好每一堂课,更潜心钻研,将教学成果整理、发表,惠及更多的学生。



1991年9月:

“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考核”教学改革项目获江苏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3年9月:

“转换会计学办学机制”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获江苏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1月:

“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项目获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此外,朱学义教授还致力于规划建设独具应用特色的系列教材。其中,,《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评为省级优秀课程,《会计实务训练与考核》实训教材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40多所院校推广使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大学章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求学前行的引路人。秉承着这个信念,朱学义教授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以关爱学生的情,热爱生活的心,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不断向上。

爱学生  教育有方




“当老师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要用一颗关爱的‘真心’言传身教。一位好老师,学生会记他一辈子。”这是朱学义教授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为此,他创新教育方式,提出智力投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懂得回报家庭、社会及国家。

“三位一体”

感 恩 教 育

他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指专业任课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三方面结合”对大学生所进行的辐射家庭国家社会的“一体化”的感恩教育。

“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将学生对感恩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智力投资分析报告会现场

智力投资分析报告会现场

2006年1月15日,《中国教育报》在第三版以“大学生,你应该感谢谁”为题,整版报道了朱学义教授发起的这场教育活动的情况。该文章很快在全国72个高校等单位网站上全文转载,朱学义教授也被燕京华侨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18所高校邀请作专题学术报告。

2009年11月27日,中国教育一台“教育人生”栏目对朱学义教授进行了访谈。

高校育人不仅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朱学义教授深谙此理,他组织学生一起创办了蓝花沈绣文化社,努力为学生打造实践平台,在课堂之外提升综合能力。


社团文化

能 力 提 升

蓝花沈绣文化社是将南通的蓝印花布和沈秀等传统工艺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形式的文化社。给热爱传统文化,钻研专业知识的同学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社团成员活动  →

  社团成立

社团主要活动为学术研究、企业调研等。在朱学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社团成员的论文《 清末状元张謇清廉为民的执业思想 》、《论张謇产业扩张的投融资之道》将在《财务与会计》上发表;《状元张謇“下海”的股本之道》、《张謇银企结合的融资之道》、《张謇立足民生的商财之道》将于《会计师》上发表。

↑ 赴企业调研 ↓



此外,朱学义教授还带领社员赴各博物馆和企业深入学习,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他的启发下,部分社员将蓝印花布和沈绣等传统工艺与“互联网+”相结合进行创新;更有部分社员,运用所学的成本会计思想与管理会计思想,进行会计创新应用设计。

朱学义教授特别关心我们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他每天都要带着重重的两袋作业本回家,认真帮我们改作业。他也像朋友一样经常和我们吃饭、聊天,帮助大家解决心中的疑惑。有一次,朱教授为了帮学生修改即将发表的论文,在大年初三就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假期。他这样为学生着想我们都很感动。


访朱教授学生李梦茜和王一诺

小记者任元基、李杨梅

爱生活  积极乐观




朱学义教授兴趣广泛、爱好繁多,乐于接受新事物。他自学了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知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管理自己的博客,利用网络实现与时代、与社会的同步。此外,他还喜欢唱歌跳舞,更喜爱打篮球。积极乐观是他对待生活一贯的态度。

吹拉弹唱

样 样 拿 手

朱学义教授从小酷爱文艺,是当地的文艺宣传队队长。吹笛子、拉二胡,唱歌、跳舞,说相声,编导“故事说唱”、“群口板块”,样样拿手。

笛子演奏

笛子演奏

然而自从朱学义教授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后,他便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几乎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由于这份对唱歌的喜爱,也由于对学生的尽心尽责,朱学义教授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即讲活了书本,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对唱《传奇》

独唱《坐上火车去拉萨》

热爱篮球

活 力 无 限

朱学义教授平常是个特别喜欢运动的人,1997年起打篮球至今,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早上四五点钟,当通理工的学子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朱教授就已经开始了他充满活力的一天。

学校篮球场




运球

跳投

进球

一气呵成

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贵在坚持。朱学义教授以年轻的心态、健康的体魄,身体力行地为大家做出表率。这种对待生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虽已过了耳顺之年,朱学义教授依然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新知识追求中。他时刻关注学科前沿,注重从各种渠道获取对学科、对学生、对自身发展有用的信息。这种终生学习的理念,让朱教授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完善自我。

你觉得从朱教授那里学到了什么?

除了大量的学术知识,还有许多宝贵的人生道理。朱教授的平易近人,朱教授的细致入微,朱教授对生活的豁达开朗,无时无刻不引领着我们。


访朱教授学生李梦茜和王一诺

小记者任元基、李杨梅

结   语

得遇良师

如春风化雨

朱学义教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通理工的莘莘学子。作为良师,他认真执教、成果丰硕却淡泊名利;作为益友,他无私关怀、循循善诱却不求回报。如此亦师亦友,怎能不让人既敬重又喜爱!


出品人:陈明宇、王宝根

总策划:李晏墅

主编:侯红梅

编辑:施凤燕

素材提供:《生产力研究》等期刊,宣传部采写

总监制:南通理工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