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打开阜宁的新方式,又将刷爆朋友圈了!

打开阜宁的新方式,又将刷爆朋友圈了!

2022-04-18 22:04:12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

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

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

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

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

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朋友,

如果你来阜宁,

我一定会带你去阜宁的这些地方,

因为在这里,

你会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阜宁!


阜宁是大县,而历史上阜宁则更大,约是现在县域面积的4倍。阜宁在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县,可以说是个老县。

地名掌故


追溯阜宁历史——从庙湾说起

庙湾,也称庙子湾,即今阜城,是阜宁县的县治。庙子湾之名,见于南宋嘉定《山阳志》。旧传因明代在射阳河折湾处建了一座真武庙而得名。应当说真武庙建于宋,复修于明。


▲庙湾古城


阜宁立县时,改庙湾镇为阜宁城,一直沿袭至今。清人萧奭所撰《永宪录》,记载雍正朝的事情颇多,其上说,我县阜宁之名,即取自于土阜。阜,即隆起的高地。阜宁有祝愿土阜民宁的意思。另有一说,置县时,庙湾已成为有名的“商埠”,久经水害的人们希望永远安宁,故取 “埠”之偕音字“阜”和安宁之“宁”,故称之为阜宁。


▲阜宁县博物馆历史文物展厅(宋代出土文物)


东园遗址出土的文物,可以证明在新石器晚期,阜宁境域已有人群活动。宋朝年间,县域逐步发展起来,其主要标志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开始在县境活动,并且留下了代代相传的历史遗迹。现在在阜宁提起古老的范公堤就会想起宋代名臣范仲淹、谈到在境内筑城抗金故事就会想起南宋名将韩世忠说到却金亭就会想起明代两淮盐运使范鏓……


▲立在范公堤遗址上的范仲淹石像


南宋时,筑通、泰、楚三州捍卫堰;元代续筑,起自通州吕四港,迄于庙湾场〈今阜宁县〉,长700余里,阜宁境内近40里。后人因感激范仲淹,称其为“范公堤”。


阜宁人杰地灵,自古人才辈出。从忠烈名臣抗清将领黄得功、船政大臣裴荫森到著名烈士伏龙、陈阿金、孙小保、戴天伦、童世明、殷绍礼再到文化精英梅籍芳、赵宏本、何冰生等古今英才,正是因为有这些杰出英才,汇集了历史长河里的颗颗文化之珠,给阜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阜宁人激动、感奋而又自豪。


打开阜宁古老城门,

        一起品读不一样的阜宁。

▲庙湾古城 城门

阜宁十景

作者:刘艳


古城夕照(庙湾古城)

是谁用如椽的画笔染开深红的黄昏?

鸟声遁去。古城墙静默着。

古典的飞檐,被裁成一幅巨大的剪影。

亭台楼榭,九曲回廊。

如一阕宋词,于小桥流水中醉成酡红。

烽火已是前朝的旧事。

古朴的茶楼,谁的素手正袅娜出一曲绝世的清音?



外滩夜光(阜宁外滩)

渔舟唱晚时,外滩便生动起来。

水,始终是灯光的灵魂。

嵌于两侧堤岸的蓝色的丝带

挽起长长的碧波。

梦被谁植于水中?色彩斑斓。

两岸摩天大楼上彩色的灯饰,

像一件华美的披挂。

一半在岸上招展,一半在水里旖旎。

广场上的舞曲准时地响起。

歌声漂渺,像晚祷的颂词,

抱着城市的灯火,缓慢地步入梦境……


沙湖夏浴(金沙湖)

大自然的丹青妙手,

造就了一片湖水的大美。

蓝天倒映在湖水中,湖水镶嵌在沙滩上。

一朵看风景的云,在天空悬而未决。

金沙湖的夏天,是视觉的盛宴。

从城市夹缝中逃跑的人,

用艳丽的泳装对着天空呼吸。

尽情的游弋吧,让柔波涤去遍身的尘埃。

就像用谁的手小心地剔除身体内那些暗藏的旧疾。



秋园灯会(白天鹅公园)

烟花未落,灯火就璀璨起来。

舞龙队的锣鼓,盖过鼎沸的人声。

万盏花灯,火树银花。

从“五谷丰登”,到“国泰民安”;

从“海底揽月”,到“乘风破浪”。

流光溢彩的不夜天,大红大绿的民俗,极尽了它的华彩乐章。



广场红韵(红韵广场,东方广场)

一枚中国红,被复制。再被粘贴。

在苏北偏北,

大理石铺砌的洁净的广场上,

它,仍然是一枚中国红。

就像一枚小小的心脏,搏动,

发出铿锵的声响。

在祖国,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





古渎桃红(古黄河,桃花源)

“黄河之水天上来”。

穿过历史的烟云,黄河故道,

只剩下波澜不惊。

两岸的桃花次第盛开。

粉红,浅白……

若淡妆的女子,莲步款款,

走进一卷线装的唐诗。

古道边的玉女,

还在等侯传说中的情郎阿牛;

采菊东篱下的老者,正舞墨春风,

挥就一出新的桃源。



荡天莲海(马家荡)


一支长篙,分开丝绸一样的流水,

误入一幅绝世的水墨。

莲叶田田,高过晚舟。弄箫的人,

吹出流水的节奏。

几枝粉荷,临水照影,顾盼生姿。

渔歌,在民谣中走远。

马家荡,羽毛一样轻的黄昏,

从芦苇丛的梢头一点一点飘落到水中。



陵园碑影(铁军广场)

碑影成林,

如隐伏于历史深处的一支铁军。

血沃的土地里,不同的方言躺着。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相亲相爱,有着兄弟一样深厚的情谊。

“立功立德,永垂不朽”!

最大的碑身,

像历史射向苍宇的最后一支响箭!

阴霾散去,鸽哨绕林。

苍松与翠柏间,每一个前来祭奠的灵魂,肃然起敬。。。



凤港灵墩(停翅港)

盘旋,往复。一只吉祥之鸟,

煽动七彩的羽翼,掠过一片洁净的水域。

祥光普照,虹霓从云端缓慢地降落,

村庄因此有了新的命名。

传说中的凤凰已飞赴东南,

停翅港----这粒遗落民间的明珠,

已涤尽尘埃,像曦光中的女子,

钟灵玉秀。



芦蒲松塔(芦蒲烈士纪念塔)

如果不是信仰,也许,

镌刻在纪念塔背后的那些名字,

将是无数鲜活的生命。

阳光下,像我一样,

慢慢咀嚼生活的甘甜。

他们选择,向死----而生。

 像暗夜期待黎明;

                 枯草等待轮回。                

他们,比石头更坚硬,

比石头更坚硬的,他们的名字,

让一个时代在沧桑中煜然生辉。


秋去冬来,我一直在阜宁等你

你若不来,

我怎敢老去。


精彩回眸

✦【印象阜宁】有一种美,叫邂逅阜宁的秋!

✦【印象阜宁】【聚焦】阜宁斩获国家级“名片”,最美家乡送给您!

✦【印象阜宁】【独家】《阜宁》最新版MV,6分钟走遍全县,美出一个新高度!

编辑:浅浅

摄影:阜宁人、偶然、三山、风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