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今晚我们听音乐》古琴大师—吴钊

《今晚我们听音乐》古琴大师—吴钊

2020-08-30 00:48:01



吴钊 

古琴兼音乐史家,1935年1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受到昆曲、古琴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


1953年师从泛川派古琴大师查阜西学琴。1955年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兼从吴派古琴大师吴景略学琴。1959年大学毕业后,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师从音乐史家杨荫浏研究中国音乐史。1985年任中国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7年~1989年任该所中国音乐史研究室主任。1991年任该所研究员,兼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1992年,。1993年任该院博士生导师至今。2001年起任中国琴会会长兼全国业余古琴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主任。


吴钊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家族在苏州当地则是名门望族,学富五车的江南才子们和儒雅学者是家中的常客。他的叔祖吴梅是燕京大学的教授,又是昆曲专家、词作家,一生桃李满天下,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清末废除科举后,苏州当地的有识之士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昆曲艺术,成立了苏州昆曲传习所,吴钊的祖父就是参与人之一。吴钊的小时候,常有当地的文化名流和昆曲爱好者来到他家,在深深庭院的花厅举行“同期”(昆曲爱好者聚会演唱的专用词汇,相当于文人在一起吟诗作对时所说的“雅集”)。他的耳朵里自然少不了这些蕴涵中国文化的悠扬曲调和曲词。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吴钊开始阅读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诗经》、《离骚》、《乐府》、《汉赋》和历代的诗词歌赋,他都遍览通读。


吴钊古琴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亲。吴钊的父亲多才多艺,曾师从苏州著名的古琴大师吴兰荪(吴兰荪是当代古琴大师吴兆基的父亲),还跟随著名画家吴湖帆的大师兄学画,并得师傅真传。他对名和利并不追求,一生与世无争,像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一样,论画、谈诗、弹琴,把它们当做修身养性的一部分。这些都深深影响着吴钊的人生选择,也在他身上刻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印记。


吴钊学琴时已经十一、二岁了。父亲弹琴,他学琴,没有做刻意的选择,一切都是自然地发生着。但很快父母就发现,他特别着迷于古琴,可以不知疲倦地弹奏,且乐在其中。是古琴帮助他找到了一种表达自己的途径:他以往读过诗书文章中所得所获,似乎都可以通过他手指下的琴弦鲜活挥洒起来;他心中的情思和意念,也可以完全靠着拨动琴弦来表达抒发。而吴钊,也不再只是满足于父亲的教授,他决定去拜当时著名的古琴艺术家查阜西为师。让他欣喜的是,查阜西收下了他这个学生。 


那时,他家已经搬到了北京,就读于北京一所普通中学的吴钊,每周都会抱琴去老师查阜西家“学艺”,接受中国传统私塾式教育:一张桌子摆两张琴,师生二人面对面坐下,因为没有现代的录音设备,学琴记曲全凭手把手地教。


去查老家学琴,吴钊经常会碰到査阜西和当时在京的李廷松(琵琶大师)、蒋凤之(二胡专家)、潘怀素(古乐专家)等人小聚。常常是潘先生在旁观赏品评,其他人则各献其艺。查老的昆曲清唱、洞箫独奏或古琴演奏;李廷松的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或文曲《浔阳琵琶》;蒋凤之的《汉宫秋月》是他们各自的拿手节目。有时蒋先生还要主动找查老,用二胡与古琴合奏琴曲《鸥鹭忘机》。这种艺术熏陶的难得机会,对吴钊日后研究中国音乐史在实践上作了最好的准备。


毕业前的吴钊,琴艺已经日臻成熟。除了琴友聚会,他开始参加一些公开的演出,在古琴界作为新人崭露头角。19岁那年,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他第一次登台公演。按理说,他为之准备日久,曲子也早就熟稔于心,但登台时,因为与他同台是六位著名的艺术家,他不由得紧张起来。为了提携他,让他能积累演奏经验,各位老一辈艺人建议他上台以后不要紧张照样弹就可以了。当时,吴钊与溥雪斋弹古琴,查阜西吹箫,其他人演奏二胡、埙、筝进行齐奏。由于只有一个话筒,所以听到的基本上只是另一位古琴艺术家溥雪斋的琴声。


不知不觉中,吴钊中学毕业了。踌躇满志想成为科学家报效祖国的吴钊,最终还是接受了老师查阜西的建议,去学了历史。当时,中央音乐学院还在天津。当时的院长吕骥对古琴情有独钟。他打破常规,在该院民族器乐系内设立了第一个古琴专业,并从上海把著名吴派古琴大师吴景略调来任教。所以,吴钊把自己读大学的地点选在了天津。


1955年,吴钊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为了吴钊学琴,查阜西专门写了封信向吴景略推荐。于是,吴钊又拜师中央音乐学院吴景略学琴。


吴景略对于古琴弹琴技艺的要求特别严格,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他的教学方法也和许多人不同,他总是自己先弹,指引吴钊听清楚看明白后再弹。吴钊非常喜欢他弹奏艺术中各种独特的表现手法,遇到某些疑难动作时,吴钊特别喜欢问,喜欢钻研每个技巧。吴景略也非常欣赏他的这种探究精神,乐意详细讲解每一个指法的要领。对于吴派指法中特有的技艺,他鼓励吴钊先力争学像他每一个指法动作的精要之处后,再谋求自己的心悟和表达。从吴景略那里,吴钊学到了中国古琴特有的吟猱技法,还有吴景略老师对古琴艺术的独特追求。这段学琴的经历,让吴钊的琴艺和对琴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http://www.qinxuecn.org

古琴资料的图书馆  

古琴文化的博物馆  

古琴活动的文化宫  


投稿、合作:微信5459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