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王维一曲琵琶赢得公主做靠山,成功挤下关系户,晋级状元

王维一曲琵琶赢得公主做靠山,成功挤下关系户,晋级状元

2020-10-10 02:42:35


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写的唐代名人都怪怪的,他们的人生好像有很多失意与不满,难道就没有一个正常人吗?


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正常人,每一张看似温良恭俭让的面孔后面可能都有着“不正常”的狂想,而文学如果没有受到世事的刺激,不太容易迸发出足以传世的力道,当然,也有不少人即使经历了很多刺激,也没能将文章流传下去。

 

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的文章,既有作者的天赋才气和后天努力,也有各种天时地利:没有遇到火灾、水灾、蝗灾,没有遭受查禁或删改,经过千百年后,还得有人把这些文章选入课本,要经过重重考验才能流传至今。

 

换言之,所有能在今日读到的文章,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侥幸存活的幸运儿。所以,希望这些文章的作者都出身高贵、家庭和乐、位高权重、福寿绵长之外,还要充满正能量、一辈子积极进取、没有任何阴暗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可能是我们把作者们看得太崇高,忽略了他们身为凡人的那一面。当然,还是有那么几个令人忌妒的人生胜利组,又帅又有钱还有才华,比如王维(692—761或699—759)。


唐 骆驼乐舞三彩俑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太原王氏家族的少爷  


王维出身太原王氏,这个家族在东晋所谓衣冠南渡的逃难潮中,有不少人仍留守原乡,在北朝时代逐渐巩固了他们的势力。到了唐代,他们正式被列为氏族志中的第一等,有些比较极端的人,还根本不考虑跟皇室结亲,可见有多狂。

 

当然,大家族不可能全都固守一地,王维的父母离开本家移居到河东地区,因此他的籍贯是有些争议的,虽是如此,王维出身高等士族是毋庸置疑的。

 

俗话说“富过三代,才知穿衣吃饭”,更何况太原王氏这样显赫的家族,少爷该有的文化素养王维一样都不缺,琴棋书画,除了棋艺不清楚之外,其他三样他的造诣都是大师等级。

 

出身高贵、本身有高度文化素养,就缺个好工作、铁饭碗。谈到职业规划,那些现代人觉得体面的职业比如医师、律师、会计师、企业家等,在唐代社会都是平民才做的事。对于唐代的士族少爷们来说,最不失身份的工作当然是当官,其次则是以处士的身份在家里蹲,不然就是出家当僧侣,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王维自然走上了求官之路。


唐三彩文官俑(左)、唐三彩胡人俑(中)、唐三彩胡装女俑(右),历史博物馆藏


  唐朝人怎么考公务员  


唐代的科举有很多科目,最常见的是明经,十几岁就可以报考,每次录取的名额在两三百人,主要考的是儒家经典,考生可以选择擅长的经典,然后考默写,接着是口试,口试内容主要是经典中的道理跟时事应用。明经科考中之后,就有当官的资格,只是得到的官位比较低,等待分发的时间比较长。

 

第二种是进士,除了考儒家经典之外,还考诗文,也考时事申论。每年有资格入考的人数约2000,这还是定额,不算之前没考上的再考人数,却仅录取不到30个名额,难度远比明经来得高。当然,得到的官位也就比较高,等待分发时间大约是两三年。如果不想等这么久,还可以再考一个特别bonus,叫做制科。之所以叫制科,是因为这是皇帝特别下制书(就是圣旨)开考才有的考试。这类考试可能较有目的性,比如专门要找刚直不阿或者博学多才的人,而且不限资格,可能会有成名已久的才子加入竞争。,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在王维生活的盛唐时代,官员的人数还没有那么多,所以制科比较少见。


唐跪坐奏乐俑 1955陕西省西安市唐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欢迎勾结考官  


今天的各种考试为了防止考生勾结考官,不会透露考官姓名。但唐代的进士科是公然欢迎考生勾结考官,考生会先将作品集送到考官的家里,或者拜托有力人士将自己引荐给考官,有时候甚至还没考试,名次就已经决定好了。

 

听起来非常不公平,对吧?不过唐朝人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一方面是进士的录取人数少,而且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虽然排好名次还是得考试,如果推荐的人选根本考不中,推荐人自己也面上无光。另一方面,唐代以士族与贵族为治理帝国的精英阶层,能够得到名人或重臣的赏识,也显示了这个人的能力。

 

王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到长安求取功名,他不仅诗写得好,人长得帅,又弹得一手好琵琶,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弟弟岐王的赏识。但当他提到考试推荐的事时,岐王笑了笑说:“这事我做不了主,得听公主的。”


  一曲琵琶,赢得公主做靠山  




这位公主是谁呢?推测是唐玄宗的同母妹妹玉真公主,因为排行第九又出家为道士,也称九公主或九仙媛。玉真公主是个明理的人,加上因女性身份无法成为皇位的竞争者,所以深得唐玄宗的信赖。

 

虽然公主不是这次的考官,但是有力的身份让她成为“太上主考”,大家都知道公主决定是谁就是谁了。早在王维之前,就有人推荐了另一位考生,公主也非常欣赏,已经内定这人是第一名。

 

因此,岐王替王维筹划,让他回家准备一首拿手曲子跟作品集。过了几天,岐王带着假扮成乐师的王维来到公主家,王维当场演奏一曲,果然引起公主注意,岐王又叫王维拿出作品来,公主一看,大为吃惊:“这都是我平常读的诗,还以为是古人的作品!你这么高的才华,怎么不来考试呢?”岐王此时连忙帮腔:“他倒是想考的,但听说公主已经内定第一名的人选了。”公主摇了摇手:“那也是别人拜托的。”


至此,王维成功挤下了原先内定的第一名,。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唐代,日本圣武天皇遗物,正仓院藏,编号北仓29



  起起伏伏的官场之路  


王维的音乐才能很高,除了弹得一手好琵琶之外,听说他能从壁画中定格的姿态里看出画的是哪一首乐曲的哪一节。或许是因为音乐的才能,王维当上了太乐丞,负责安排国家大典的乐舞,这个工作需要熟悉典章制度跟乐舞,也得熟悉仪态礼节,对于出身名门的王维,再适合不过了。

 

然而,就在王维担任太乐丞时,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他擅自观看了皇帝才能欣赏的黄狮子舞,遭人告发获罪。有人说,王维少年得志因而遭忌,也有人认为王维与岐王等贵族过从甚密,卷入了皇室的斗争才被陷害,也有考证认为是他擅自结婚,得罪了原先提拔他的玉真公主。

 

无论如何,王维的人生遭到了重大的挫折,他被贬谪出京,而后又遭受了妻子去世的打击,此后30年,他都没有再娶。他曾经辞官宅在家中,不问世事,失业五六年后,才再一次前去拜见宰相,一度又隐居嵩山,而后再次复出,担任皇帝的谏官。王维的官位往上攀升,他的多才多艺也让名声水涨船高,成为当时众人景仰的明星。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公元756年的“安史之乱”破坏了一切,安禄山的军队攻破长安,王维来不及逃跑,被抓到了洛阳,被迫担任安禄山的官员。他被关在洛阳的寺庙中,无法脱逃,此时,他听说了安禄山的军队在开庆功派对,又叫从前侍奉皇帝的乐人来奏乐,有些不愿意服从的人而死,大部分的人只能屈从。于是他写下了一首《凝碧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像是电影的长镜头,先拍到被战火波及的城市,民居中飘着焚烧的烟尘,接着是群龙无首的百官束手无策地想着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皇帝,然后,失去皇帝的宫城显得寂寞空荡,而凝碧池边却热热闹闹地奏着音乐,对比宫外的战火与宫中的寂寞,更显出庆功宴会的荒谬。


王维写诗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首诗在战后清算时会成为他心向朝廷的证据,意外地救了他一命。从那之后,他虽然还继续担任官职,但远离世俗的心意越显坚定。他的弟弟王缙正好与他相反,一生执着于名利,也当到了宰相,但因涉入政争,最终身死家破。

 

王维拥有世人所希望的一切,才华横溢、出身高贵,还是高级公务员。但是,世间的动乱与无常,让他看破了世事,隐入没有人烟的自然。在他晚年的诗作里,几乎不再提及乐舞,少年时春风得意、积极求取功名的王维消失了,只剩下独行于山水之间、如同隐士一般的身影。对王维来说,真正的音乐,或许不再是那炫技的琵琶声,而是吹过松林的一阵清风吧。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 《酬张少府》


明郭世元《郭忠恕临王维辋川图》石刻本(局部),图中描绘“临湖亭”、“柳浪”二景。图∣本刊资料室



文∣谢金鱼

图∣本刊资料室


本文刊载于《典藏·古美术》5月号,原标题为《王维的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