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琵琶和美人

琵琶和美人

2022-04-08 01:11:04

 

都柳江的水面是一片绿色。船是一条旧木船,水泥船哪有木船的轻便和干净,撑船的老人总是面露喜色。也许,他觉得荣耀,在这水乡,年复一年,送无数人过往。因这都柳江的滋润,两岸的山地,一年年充实,稻子已经收割干净,野菜萌出了尖芽。此时,落了一阵小雨,像又细又密的银丝。

上船时,他撑开伞,便开始留意周边的人。对过的船舷,坐下了一位年轻女子,穿着对襟的侗衣,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下穿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 她一坐下,端直了腰,脸蛋圆润,眉目如画,特别的秀雅温婉。

       他才26岁,大学毕业后来到乡镇工作,还嫩,在陌生女子面前,总觉得不自在。他不敢正面去看眼前这个女孩,而两人又偏偏面对面。他在大学的成绩优异,却很少接触切社会,业余时间喜欢搜集整理民间文化,无意间发现侗族大歌,实在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他这一次下乡,是名副其实的到民间去,搜集材料,了解侗族的音乐文化。 不一会,到了对岸,下船之后,出乎他的意外,那年轻女子,背了两把琵琶,一把尚重五旋琵琶,一把六洞四旋琵琶。琵琶歌师?刚才怎么没有注意到她的行装,不知她将走向何处 ,他凝视她的背影。          抵达了都柳江沿岸无数个寨子中的一个,之前就有联系的一位寨老的儿子,名叫达成,非常热诚朴实的小伙,带着他四处逛。达成长叹道:现在开始有人家建砖瓦房了,四四方方平顶屋。觉得这样好,也可以。打工挣了钱,想盖四方盒,也不足为奇。但山寨的建筑,不能不考虑美学因素,只是现在许多事情都以实用为原则,这是非常可惜的。

       寨子里随处看到有人在绣花,有人在靛染,有人在织布,有人在家门口用竹条或稻草编各类工具,那些古老的技艺还保存着,可惜没有人很好的去调查研究。不过这里的琵琶歌,不是人人爱听,而是人人会唱。

       听着达成的介绍,他的心情才化忧为喜。说到:不管住到哪里都没太大问题,住木楼也好,住高楼大厦也好,只要对本身根源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在,尤其是让父母给孩子积极引导,让孩子从小就理解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内涵,这样传统文化才不会流失。 他们走到了鼓楼旁边的歌堂,到处是寨民,到处是卖瓜果小吃的,熙熙攘攘,热闹之极。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踩歌堂,姑娘和孩子们全部穿着盛装,围成长长的队伍,绕着歌堂慢慢行进。而走在为首的一个女子,手拿琵琶吟唱,旁边有个男子,给她拿着歌本,她边唱边弹边走,带领众人绕着歌堂一圈又一圈,神圣而又虔诚的歌堂仪式。他不由征住,那不就是同船而来的那个年轻女子吗? 

旋音丝丝缕缕,拖腔委婉柔软,他竟听得入了迷。大学里的同学只对流行资讯现代音乐和电影感兴趣,以至于对民俗音乐或传统戏曲,觉得乏味。其实不然,他便从中体会出味道来,此刻不由心扉开启,屏息凝听。

他问道:这女孩是当地有名的歌师?你们这一带,不但酷爱侗歌,还出演唱人才呢。达成笑道:她叫玲秋,是我的一个远方亲戚。她的天赋很好,又从传统的路子走过来,所以比同龄人略胜一筹,现在是三省周边很有影响力的民间歌手。他点点头,心中生出了仰慕:一个年轻女孩学艺,这其中苦与乐,也只有自己知道。 达成说: 玲秋学歌,很用功,三九天也早早起来,坐在院子里练琵琶,手指冻得通红。一年四季,天天坐在院子里,结果是技艺大进,心到手到。

这歌堂直唱到黄昏,才散场。玲秋下得歌堂来,达成和她打了个招呼,向她介绍:他是小欧,从城里下来跑跑,搜集民间音乐文化的。玲秋说:在船上见过你的。他说:我想跟你说话来着,又不好意思。玲秋噗嗤一笑。          三人来到达成家用餐,达成家门口是大片田野,视野开阔,春来冬去,回黄转绿,四季景色常鲜,屋后有条小河,水波清亮,桌上摆的腌鱼和酸汤鱼都来自河里的鲜鱼,木耳,干笋,腌蕨菜,吃起来别具滋味。

吃完饭,喝茶聊天。玲秋细细给小欧介绍关于侗家饭养生,歌养心的俗语。侗家人是用歌声来帮助记忆,招待宾客,祝福亲朋。唱歌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不管是侗歌还是侗戏,都是侗族文化的魅力所在,音乐成了乡亲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未了,她说:你如果有兴趣,去借这方面的资料,我呢,其实也说不清楚。她抱歉一笑,拿起了琵琶,唱起了那首~丢久不见长相思。

词意旋音,柔情婉转,他听着很熟悉,对这歌中的情韵。他看见,院子里又聚拢了一帮听众,每人的脸上,各种复杂的表情,欢喜,陶醉,感叹,沉思……真是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深秋的明月如此皎洁,三个对民族文化爱入骨髓的年轻人,谈得很投机,后来还争论起来,很热烈。有这样的情怀,我们的世界才会多姿多彩,不是吗?

这一次侗乡之行,他收获良多,难以忘怀,环抱着琵琶的侗家姑娘,赋予了侗乡山水的深情。动人的琵琶声穿透山河,直达心河。下一次,他还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