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王范地先生琵琶教学艺术参悟

王范地先生琵琶教学艺术参悟

2020-11-16 03:38:23



  “我不是大师,我只是一名在琵琶领域有一些研究的专家”“不要称我为“王派艺术风格,不要立派别”。每当有人将王范地老师称作大师,并称他的音乐为王派艺术风格时,王范地老师总会这么强调,如若你写成了文章,他也会细心的将标题或者文中出现的“大师”两个字划掉。虽然以王范地老师的成就,称为“大师”,毫不为过,但是老师的谦虚是发自内心的,而这样的心态也是让已经七十多岁的他至今还对新的学科、新的知识始终抱着谦谦学子的态度,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研究。


  应该说,王范地老师研究所涉及面之广,完全超出了琵琶领域,他非常注重交叉学科的研究,并将多学科的知识应用到琵琶的演奏与教学中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琵琶教学系统。因为有丈夫跟随王老师学习的有利条件,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坐一边听王老师上课,每次看先生弹奏进步的欣喜之余,也越来越感叹王老师的教学和演奏艺术。在见证了王老师的教学,惊叹老师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时,又深深的被他的音乐艺术魅力折服。从此,更喜欢听琵琶,更想了解琵琶,也迫切的想了解王范地老师的琵琶演奏和教学艺术。


  对于很多演奏家来说,手疾是灾难性的,这意味着丧失演奏能力,中断音乐生涯。然而王老师不屈不挠的性格却将自己的病患转变成为了一笔财富,“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窗户,他却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门”。在他右手出现疾病开始,王老师开始从各方面研究自己右手患病的原因,从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学各个角度去探究琵琶的演奏方法,并为中国琵琶的教学研究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演奏和教学理念。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是心理学家、生理学家、音乐家。王范地老师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当之无愧,“手疾”没有阻碍王范地老师在琵琶事业的发展,相反促成他深入探索其他学科领域,终究锻造成为一代琵琶教育和演奏的大家。下面我从旁观者谈谈感受到的王范地老师的琵琶教学艺术。


  (1)“共情”能力——作为心理学家的王范地老师


  在心理学领域的精神分析流派中,非常强调治疗师与病患的共情能力。有时候治疗成功的与否,取决于治疗师是否与病患能有很好的共情。所谓的共情,即是治疗师能理解病患的痛苦,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接受他的异常行为和反应。病患只有感受到治疗师的共情,才能真正将自己的内心打开,与治疗师分享最为私密的想法,也只有这样,治疗师才能了解真实的病患,找到帮助病患走出困境的办法。所以,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多时候取决于病患对治疗师是否真正信赖,而这种信赖大部分来自于治疗师的共情能力。在心理治疗领域对治疗师的这种能力有专门的训练和要求,但有些治疗师由于自身的问题,即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也无法达到与病患的共情。这种共情可能反应在眼神、手势、坐姿、表情、说话的语气等方面,病患会根据这些细节下意识的判断并决定对治疗师的谈话内容,开放的程度,而这恰恰是影响治疗的关键之处。


  王范地老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培训,但是他的几次坏手经历给了却给了他不可多得的一种“共情能力”。他能真切感受到专业演奏人士因罹患手疾而无法演奏乐器的痛苦。每一次面对因为手疾而痛苦不堪的学生时,王老师的特殊经历令他自然而然与对方产生“共情”,在他面对这些学生时,眼睛里流露更多的是理解和关心。同时他会将他的坏手经历毫无保留的讲给学生,是啊,王范地老师都坏过两次手,我这又算什么呢?学生忐忑不安的心情由此也放下了一半,感觉到王老师发自内心的理解他。紧张、焦虑和害怕的心情由此也轻松了一些,开始从内心深处接受老师、信任老师。而这正是教学成功非常关键的第一步。经常有教师对王老师说:“我用了和您一样的方法去教学生,您说的话我也都和她说过,为什么您一说就能改过来,而我说却没有效果呢?”我想正是王老师的这种共情能力,让学生开始毫不犹豫的跟随老师、听从老师,从而也快速的反映在教学效果上。


  借用沈洽先生的话,如果说王范地老师与学生的“共情能力”是一种“融入”,那么理性的分析学生的问题则是一种“跳出”,这种能力反映在王老师观察问题的敏锐度上。


  (2)观察问题的敏锐度


  王老师的教学能力如此显著,得益于他知识的丰富。而他对其他学科如此深入的研究,则得益于他的“坏手”经历。自从两次坏手,反复治疗后,王范地老师开始研究体育运动学、创伤学、生理解剖等学科知识。他大量阅读了其他学科领域的资料,分析人体的生理结构,思考琵琶演奏动作状态中用力的科学性。如此庞杂的知识结构,加上天资聪慧,令王老师在教学中能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核心内容,看到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所在。多年经验的积累,锻炼了极其敏锐的观察力,经常十几分钟内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解决了学生多年的演奏问题。有一次,先生的一位学生因为突然的加长练琴时间,从每天一个小时变为六个小时,导致右手发生病变,只要一弹琴就疼痛难忍,医院将其诊断为“腱鞘炎”,医生警告该学生不得再演奏琵琶,否则后果无法想象。当先生带着这位心情无比沮丧的学生到了王老师家时,我们都当场亲眼见证了奇迹。王老师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调整了学生的演奏方法,学生弹琴时再无痛感,并在几年之后顺利举办了毕业独奏音乐会。如此的事例数不胜数,而王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应用在琵琶领域,在古筝、三弦、扬琴、二胡等乐器方面,当其他专业的演奏者出现演奏障碍时,王范地老师都能一一为她们解决问题,有时候他像是一名渊博的教师,有时候又像是一名解除病痛的大夫,有时候又像是一名洞察你内心的心理治疗师,同时他又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家。王老师会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的需要随时变换自己的角色,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而当学生满怀喜悦与满足离开王老师课堂时,王老师也享受着教学的成就与快乐。但是,这并没有使王老师感到满足,相反,王老师对民族器乐教学领域的诸多方面开始深深的忧虑,为了能推广所研究的教学理念,让更多的人获益,王老师始终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教学。


  (3)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


  成功的三要素:天赋+方法+努力。从乐团的演员到音乐学院的教授,从无名之辈到著名演奏家,从青年才俊到年届花甲。王范地老师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从未有过松懈。王范地老师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王老师性格中追求完美的因素也促成了他教学和演奏的成功。


  在教学上,王老师秉着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的教学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的教学中从未有过任何懈怠。他的教学理念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真正将这一理念付诸于实践,谈何容易。曾经有一名学生深受王老师的影响,在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在从事了一段教学实践后,该学生快要崩溃,因为在教学中总是出现问题,这位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差点丧失了当教师的自信。在如今教学中,有多少老师会认为学生没有学会是自己教学的原因呢?尤其是在以天赋衡量才能的音乐界。音乐天才当然有,但是又有多少真正的音乐天才呢?当学生“好”的时候,我们会沾沾自喜自己的功劳,但是当我们遇到所谓“不灵”的学生时,有多少老师敢于为学生负责呢?当我们无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存在某些问题呢?而当学生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时,有多少老师为了寻求自己的心理安慰将责任归罪于学生身上,打和骂,嘲讽的语言充斥着教学,很多学生也因此丧失了演奏的信心和乐趣。


  而王老师却做到了,他在教学时,如若学生没有学会,王老师不仅仅是耐心细致地教授,更是细心琢磨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步骤,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因为在他的理念中,学生学不会是教师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问题。他研究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观察每个学生的特质性格,分析学生的问题原因,也正是这种对学生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王老师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学生,他诚恳的说:“医生是病人培养的,教授是学生培养的”,也正因此,他对学生从未有居高临下的傲慢,而将自己与学生放置平等的地位,在教学中认真征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意见,解答学生的问题。几十年如一日,他心中的理念从未有过改变。也正是这一份心态,促成了王范地老师研究出了《琵琶演奏技术及教学的基础理论》、《琵琶右手训练的几个问题》、《琵琶右手动作形态和音质的关系》、《教学语言和教学关系初探》等文章。这些文章在琵琶演奏和教学领域都具有开创性,走在了音乐领域研究的最前沿。


  如果说王老师在教学中更多付出的是努力的话,那么在他的音乐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灵性。聆听王范地老师演奏的音乐,每一首曲子都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春江花月夜》的音色繁复变化手法,《塞上曲》的精妙律动,《月儿高》的大写意,《小月儿高》的精致,《寒鹊争梅》的诙谐有趣,《霸王卸甲》的英雄气概,在王老师的手中,琵琶赋予了这些乐曲生命,他们是鲜活的,他在演绎的似乎不是乐曲,他也让你忘记了他在演奏琵琶,从他的音乐中,你看到的是一幅幅的画面,感受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哀怨的女子,有悲愤的英雄,有失落的文人,也有可爱的小动物,你跟着他的音乐哀叹、喜悦、期盼、失落。我想真正好的音乐应该是让你忘却音乐的存在,忘却了他的技巧,忘却了他的美,而仅仅剩下感动。


  感受王范地老师,为他的教学感动,为他的音乐感动!


1、中国琵琶网微信号:pipa88 (<—长按复制)

2、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琵琶社区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分享学习之目的。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