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吴式太极拳之手挥琵琶

吴式太极拳之手挥琵琶

2021-08-21 18:12:46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一、释名:

 

手挥琵琶者,两手一前一后:如抱琵琶拨弦状,故名。

 

 

二、动作:接上式

 

1、手抱琵琶:身、步不动,右手也不动;左手外旋,使掌心向右,直腕立掌向前提起。提至右手内侧与右手同高时,身往后坐,成左虚步坐立;上动不停,右手边向后撤,边将手掌外旋,使掌心向左;左手在右手后撤的同时,不退反进,向前侧掌推出,使左右两手成长短手式前后错开,掌心相向;劲势既要前后相错,又要相向合抱。左手在前,大拇指根部对准鼻尖;右手在后,指尖置于左小臂内侧。目视左手。(此动为吸)

 

注:旋掌(臂):以大拇指为坐标,向手心一侧旋转的叫“内旋”;反之,则叫“外旋”。

 

2、右挥琵琶:接上动,脚步不动,腰微向右转,并带动双手向右(东南)平捋,平捋时,长短手式仍旧,左手边捋边内旋变成阳掌,掌心向外;右手边捋边外旋变成阴掌,掌心向内;当双掌平捋至右前方时,目视左前掌。(此动为呼)

 

3、左挥琵琶:紧接上动,身向前倾,重心前移,左腿前弓,右腿伸直,成左弓步站立。腰向左转,带动双手向左前45°方向外弧平抹,手势不变,劲势为挒。目视左前手。(此动为吸)

 

4、中挥琵琶:接上动,身、步不动,腰往上起,带动双手在做前方向上划一立弧,弧弓向外;,双手立肘将双掌轻轻地向前按出,左掌心向外,右掌心向内。在双掌向前按掌的同时,裆走下弧,将右脚上前一步,与左脚成小平行步站立;手到脚到。目视双掌。(此动为呼)

 

注:234动的“挥”,已不再是拨弦的“挥”,此挥是把对方的手臂当作琵琶,随其来意进行挥舞的“挥”。

 

 

三、说明:

 

手挥琵琶式,动作看似简单,但两手挥出,自东转向东南,再向东北,然后向当中收回,是一个太极图的大圆圈,包括上步在内,劲势必须整体合一,以腰带手,浑圆流畅;整套动作,务使方向正确、明了。

 

 

四、口诀:

 

手挥琵琶乃守势,静以待动相机行,左手搂膝右下按,变转虚实自适应;进步退步搬拦捶,不进不退静待动,能攻善守徐观变,运用虚实方为功;若欲取来必先与,兵不厌诈运智谋。 

 

注:此口诀来自于鉴泉拳架老谱。

 

 

五、功用:

 

1、静以待动:手挥琵琶式是一种关门式,坐步抱手,双手、双臂掤劲静待,随机应变,全凭听劲;接手应用,形圆多变,变在灵活。

 

2手推掌:设对方抓着我右手前推,我则趁势将右手往怀里撤回,一是柔化来势,二是诱使对方向前跟进。当我顺人被我之时,我则用左手向前推按其肩、胸,一气将对方向其后发出。

 

注:此法也可变为打法,即右化,左打。

 

3、手抱琵琶:擒拿手式。设对方用右手前推,我即用右手顺抓对方右手腕,左手向前捧托对方的右肘尖,双手合力交错,将对方手臂拿直,然后可用请客式(捋采),或送客式(掤发),随意将对方发出。但要提醒的是:若用请客式,左虚脚可放在对方的右脚前,给对方设个门槛;若是送客,左虚脚可放在对方的右脚后,给对方加个绊脚石,这样威力就可更大。但如果是实战,即可用分筋错骨法,一气将对方的手臂撅折。

 

4、左挥右挥当中挥:

 

1)打法:即右采左挒当中打。

 

2)推法:双人打抡,或对方用右手直接向前推我胸部时:我立即用右手从下接住对方的右手腕,左手按着对方的右臂弯,才略往右一化,即用左手切按对方的右肘弯,并外旋腕,往内、往下,再向外、往上内旋手腕,使左手最终成仰掌捧托对方的右肘尖,左捧右推(左捧:使对方身体向其左后倾斜,右脚拔根;右推:推按其胸,或右肋),一气将对方向其左后方发出。

 

注:此动作在沾衣十八跌里叫“小鬼打墙”,捧托起对方的右手后,发力角度,一定不可向对方的正后方,须斜向对方的左耳后的地面推送。且推送时,左手的捧托劲也要改成推送力,与右手一起合力推送。

 

5、右接左打:打法,即右手接住对方的进攻之手,左手向前击其头面。




如果您觉得本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稿与视频对您有益,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如果您有好的文稿和视频想要发表,来稿请惠投:15405380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