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专辑欣赏《箫中禅》| 音韵中散发出丝丝禅意,理性之光发人幽思

专辑欣赏《箫中禅》| 音韵中散发出丝丝禅意,理性之光发人幽思

2022-05-31 03:28:33

 提示点击上方"笛箫网"关注笛箫人自己的民乐平台

笛箫网

「笛箫先生有个梦想,让民族音乐流行起来

民族文化 | 音乐欣赏 | 民乐交流 | 干货分享 | 学习教学


       “竹子是无言的,但只要把它做成乐器,它便会变成有生命的物体,将我们心中所思所想都表现出来。”这是香港中乐团的著名箫笛演奏家谭宝硕,在他推出的洞箫专辑《箫中禅》中介绍洞箫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说话。同时,他又说:“世间有千百种不同的箫,如人一样,每一根箫都有一个独特的个性。”,而且指出“洞箫虽有千百种,唯一相同是在箫声中可以清楚辨识吹奏者的心。无论丝丝细语,或是慷慨激昂,总是箫者心声。”



       《箫中禅》所辑录的八首谭宝硕自己创作的乐曲,从这八首乐曲的标题不难想像出各种不同的“画面”,但音乐能让人心弦有所共鸣和感动的,却是在这些画面上“看”不出来的情和意,道出了人生中不同的境况感受,不同的世情品味。同时,八首箫曲处理手法效果均不落俗套;其中由谭宝硕只以一支洞箫独奏的四首乐曲,都配上了不同的音效,相信更会深受“发烧友”所钟爱。


  ♫  ♫  ♫


       第一首《云门夜雨》,解说道谓夜宿粤北云门古寺,凉夜如水,细雨沙沙……,听那雨声,雷声偶尔淅淅沥沥,偶尔风雷大作,箫声宠辱不惊细细道来,游走于天地之间……作为第一首曲,大多数唱片人都会把最发烧的音质放在这个位置,吸引聆听者继续听下去,这专辑也不例外。听那雨声,风声,雷声,多么的真实,犹如置身其境,那箫声就好比在你的面前吹奏出来一样,极度传真!古寺多于顶峰,夜晚下起了大雨,听那雨声,风声,雷声,时间万物是如此伟大,人在这世界上如此的渺小,雨丝洗涤世界万物,绵绵不尽……





        第二首《故园旧梦》,由陈国平编曲并以吉他伴奏,中西合璧,与去年的一张雨果的尺八专辑《水月》类似。听那在右前方的古典吉他,每一次手指的勾弦那质感是如此真实,听那泛音,弱而不虚。左手的大横按换品擦弦,快而不刺耳,时而“吱”一下,时而又“吱”一下,很过瘾。一轮的吉他SOLO后,随着三个泛音弹出,1分16秒箫声出现,随即进入主题。这曲旋律很有流线,没有大跳的音程,也很具有歌唱性。故园旧梦,说的是回忆,解说谓:……愿君记取人生路上的甜酸苦辣。莫怨月有阴晴圆缺,有喜有泪才是完整的人生!这样的音乐是能让人感动,让人奋进,让人乐观的音乐。




        第三首《风雷祭》,开头的几个强气喷音就可见谭先生宝硕的功力深厚了,那种效果一点不输尺八吧。解说谓:人间多风雨,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仅以此曲,献给所有不幸的人。祈愿风调雨顺。祈愿干戈停息。祈愿天下永享天平。可见这是一首祭奠曲,此曲吸收了日本尺八的风格,尺八在日本多用于传统和乐,传统的尺八曲是经常带浮沉音,气喷音。再听音色,此曲用的箫估计多是唐切口。曲风开头很有萧杀感,箫声在这里代表着各种的不幸,并随之引来各种的哀嚎,然而随着经文的念诵,箫声逐渐安静下来,旋律也变得温柔下来,那便是一种祭奠,一种超度。




        第四首《明月几时有》。这是根据苏轼的《水调歌头》而创作,苏东坡是我最为佩服的古人,除了苏词,我还读过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苏东坡一生起落皆有,大喜也大悲,面对困难,他把所有的悲伤化作了优美的诗词。此曲配以古琴,但两者不分主次,而且中段速度加快,古琴更是以一个和音的声部出现,既和,也呼应。当年苏东坡与弟弟苏辙分居异地,适逢中秋,东坡把酒问青天,欢饮达旦,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代社会虽然交通便利,但是很多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学习,不得不天各一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种思念之苦难以言表。学学苏东坡的豁达吧,共赏这一轮明月,便是人长久!




        到第五首《大江东去》,此曲听罢有几个地方是很让人佩服谭宝硕的功力的,首先是历音,历音是笛箫的术语,就是音程从低到高逐渐上行的一个技巧,气息是从弱到强,指孔有序打开,对于洞箫这个乐器,灵敏度不高的箫做不到,功力差的做不到。其次是吐音,对于笛子来说,吐音是基本功,但是,对于箫,特别是大管径的南箫,要吐音吐得干净利索那是非常难的,然而这首曲中后段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华彩吐音,让人耳目一新,无不惊叹。最后是音区,此曲音区多集中在高音,对气息要求极高。整首曲大气磅薄,是一首洞箫曲的上上品!又见苏词,看那滚滚浪潮,淘尽多少英雄豪杰……




        第六首《落叶天地间》,音效背景是风声,鸟声和沙沙的落叶声。解说谓:……可知道,每寸绿荫里,诉说着多少美丽的轮回故事。诗人词人大多伤春悲秋,但没有春的淫雨霏霏,哪来夏的绿树成荫,没有秋的萧瑟落叶,冬的寒彻入骨,哪来来年的春意盎然。一切都在轮回中,此曲意境尽是禅意!




        第七首《恒河夜歌》,音效背景是河水?或是沙滩海浪声?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圣地遗存。谭先生作此曲应该是曾经到过印度参禅。此曲在风格上很接近印度音乐,大量运用半音,半音在笛箫中以开闭半孔的方法完成,吹奏者对音准的把握必须准确,开多了,音高,开少了,音低,而且半孔音色偏暗哑,要吹出好音色很考验演奏水平。这首《恒河夜歌》别出心裁,另有一番风味。




       第八首《落霞》,开头此曲就很具歌唱性,且乐句用了复句呼应的手法。旋律非常优美,正如解说道:…如果你爱阳光灿烂,也请爱这淡淡的落霞……是的,最美不过夕阳红!古筝在此曲与洞箫相间出现,力度把握得很到位。中段有几个小节的洞箫独奏,非常精彩。最后结尾重现开始段,首尾呼应。此曲是整张专辑的结尾,作者好像有意以这个落霞作为结束,夕阳西下,又回到夜,夜雨的来临,旧梦不须记罢,一切的不幸自有时间去冲淡,至少我们现在还可以共赏这一轮明月,你看,千百年来,多少人和事在变更,大江依然滔滔,树叶的落下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在为新生的到来作准备啊。万物都在变,何必去计较太多得与失,活好当下,便是快乐!快乐不须寻找,就在身边。


曲目赏析文字来源:姑苏




       这几首箫曲所配音效的“真实感”,可说完全是高级发烧碟的录音水平。至于采用了不同乐器伴奏的四首,更是各有不同韵味,加上吉他(陈国平演奏)的《故园旧梦》,带有“新纪元”风格,尤其是开始时的一段吉他引子,现代新纪元味感觉至为鲜明。连同古琴(谢俊仁演奏)以传统的琴箫合奏形式演绎的《明月几时有》,韵味至为悠长,意境至为浓远,将苏轼传颂千古的名句化为醉人欲倒的醇酒佳酿一样。而同样以古筝来伴奏的《大江东去》(刘瑞中奏古筝),和《落霞》(蔡雅丝奏古筝),前者豪情清爽,道尽苏轼的千古豪情,发挥了洞箫激越长啸的特性;后者却是意韵深长,从绚烂的落霞晤出了人世间生命的可爱可贵,可说是情趣迥异。


        谭宝硕的箫声道尽了人间的喜乐悲欢,他的音乐旋律流畅通俗,很能入俗耳,但却处处具有禅趣,最宜在更深夜静之时,勿论是晴是雨,且泡一壶淡茶,边听边续。


专辑曲目:

01 云门夜雨 8:58

02 故园旧梦 12:01

03 风雷祭 6:16

04 明月几时有 6:03

05 大江东去 6:06

06 叶落天地间 6:49

07 恒河夜歌 7:20

08 落霞 8:43


(我需要您的点赞留言支持

  点赞 评论 加 转发

就是对民族音乐最大的支持!!

民族魂、民乐情、笛箫人#分享

笛箫网
民族 |  文化 | 音乐 | 交流

传承

  ♫  ♫  ♫

整理来网络

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我们致力于笛箫文化传播发展与交流笛箫爱好者聚集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您想要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