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扫十面——马卓琵琶独奏音乐会
文丨靉雟 图丨仁印图文设计
喜欢的每一段旋律,都不是没来由的。
视听盛宴-即将来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艺术教育培训部
琵琶教师:
马卓
琵琶独奏音乐会
邀您共赏~
时间:2016年12月30日21:00
地点:中国音乐学院主楼演奏厅
(免票入场)
听一段音乐,要么是心灵有碰撞;要么是感情的寄托;再者也许是音乐背后的故事刚好是你向往中生活的模样;又或者这音乐有着你和ta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欣赏的每一处风景。总而言之,这段音乐能让你喜欢,都是因为他弹进你的心里去,有共鸣。
演奏曲目
《天鹅》
刘德海 曲
马卓 演奏
此曲由刘德海先生创作与1984年,在乐曲的音调中有伤感、秀美、幽默等多种情调,以比喻作者在自己艺术发展道路上坎坷不平的自我写照。意在追求洁身自好的脱俗精神,树立为时代而艺术的思想。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有意识地使用了吉他的常用的分解和弦的演奏方法,表示天鹅羽毛的抖动和湖水的涟漪;使用传统手法中常用的手腕和臂摇的指关节遥指法,表现天鹅悠然飞翔的姿态;使用了快速遮分法,表示天鹅健壮的扑翅形象。
2.《塞上曲》
古 曲
马卓 演奏
此曲最早见于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卷中)浙江西班四十九曲中,华氏谱卷中首页题字《武林逸韵》。武林是现在的杭州市,估计这些乐曲当时曾在江浙一带流传。李芳园在他编辑的《南北平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从《武林逸韵》的小曲里面,选了情绪上基本上一致的五首独立小曲组成一支套曲,取名为《塞上曲》,并假托为王昭君所作。这五首小曲可以连续演奏,也可以分段演奏。乐曲充分运用左手的推、拉、揉、吟等技巧,深刻而细致地表达了古代妇女受压迫的内心痛苦。
3.《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 吴厚元 曲
马卓 演奏
此曲有感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深沉的乐曲内涵和丰富的琵琶技巧,使人听来回味无穷,是近年来众多琵琶曲中优秀的作品之一。
4.《十面埋伏》
古 曲
马卓 演奏
此曲为琵琶武套的代表作,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争雄,在垓下的决战的情景;淮阴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战胜西楚霸王项羽,故此曲又名《淮阴平楚》。乐曲情节分三段:战前准备,大战情景,战争结局。乐谱最早见于华氏兄弟的《琵琶谱》。乐曲激烈,震撼人心,为上乘的艺术佳作。
下半场:
5.《阳春白雪》
顾冠仁 改编
琵琶五重奏
高音琵琶:刘嘉馨
琵琶I:马 卓
琵琶II:韩 妍
琵琶III:吴曜蕾
低音琵琶:刘谷雨
顾冠仁先生改编版本,《阳春白雪》是汉族琵琶十大名曲之一,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6.《姹紫嫣红》 曹文工 编曲
琵琶五重奏
高音琵琶:刘嘉馨
琵琶I:马 卓 琵琶II:韩 妍
琵琶III:吴曜蕾
低音琵琶:刘谷雨
,昆曲《牡丹亭》之“游园”中的代表性段落。讲述了女主角杜丽娘背着父母及塾师,与侍女春香至后园游春,见断瓦颓墙,引起伤春之感。此唱段采用南曲“皂罗袍”的曲牌,曲调委婉缠绵,倾吐了杜丽娘心中的无限惆怅。
7.《上楼 下楼》
河南曲子板头曲
琵琶与古筝、三弦 三重奏
琵琶:马 卓
古筝:王慧明
三弦:陈京京
此曲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中的故事,莺莺“夜半会周郎”的事被泄漏后,老夫人怒不可遏,传来红娘拷问,经红娘的巧妙周旋,老夫人最后不得已同意了莺莺与张君瑞的婚事。该曲表现的是红娘兴冲冲奔上绣楼向小姐报喜信时的情景。乐曲欢快而跳跃,表现了小红娘聪明伶俐、开朗活泼的性格。
8.《惜惜盐》 刘青 曲
琵琶六重奏
高音琵琶:陈珂米
中音琵琶:吴曜蕾
五弦琵琶:马 卓
四弦琵琶:刘嘉馨
南音琵琶:陈甦超
低音琵琶:韩 妍
《惜惜盐》据唐传《五弦琵琶谱》的解译,源自疏勒乐,泛指龟兹乐。节奏鲜明,曲调欢快明朗,与今之新疆音乐的风格近似。在敦煌莫高窟初唐220南壁的《西方净土变》中有此类音乐场面的生动展示。相传在现在的克孜尔千佛洞地带,有一座耶婆瑟鸡山,常年流淌泉水,人称之为“千泪泉”,滴水成音,化为乐曲,优雅动听,龟兹著名音乐家苏抵婆经常到那里,手捧琵琶“采缀其声以为曲调”。音乐便从水声、风声、沙声中铺陈开来.....
接下来,让小编带大家看看这次演出的强大阵容吧~
杨靖
著名琵琶演奏家、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学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北京市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委员、
紫禁城室内乐团团长、
杨靖琵琶室内乐团音乐总监。
指导教师-杨靖教授
六岁起随父亲刘时本学习柳琴、琵琶,1977 年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周谦、方炳云教授。1982 年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当代著名琵琶大师刘德海教授,1986年获学士学位,1988 年获硕士学位。曾得汪派琵琶张萍舟先生、平湖派琵琶杨大钧先生的传授与指导。杨靖的琵琶演奏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力求形神统一,注重刚柔相济,技术全面,音色丰富,无论诠释传统乐曲或演绎现代作品,均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被誉为“当代最具舞台艺术魅力的琵琶演奏家”。
作为琵琶演奏家,她曾多次荣获全国琵琶比赛大奖,应邀出访五十余个国家及地区;参加过美国、俄罗斯、德国、荷兰、墨西哥、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布拉格、柏林、爱丁堡、芝加哥、哥本哈根、华沙、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多个重大音乐节、艺术节;曾与众多国际著名的交响乐团和华乐团合作,如美国休斯顿室内乐团、德国柏林新音乐团、南非约翰内斯堡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圣彼得堡塔夫里切斯基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模范安德烈耶夫民族乐团、俄罗斯济金娜国立模范民族乐团、拉脱维亚琥珀室内乐团、香港室内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台湾实验国乐团等;录制出版了琵琶专辑《追日》、《霸王卸甲》、《祁连狂想》、《花木兰》、《琵琶名家名曲》、《琵琶经典名曲五十首》、《王昭君》;《文姬归汉》、《孟姜女》、《春愁》、《江清月近人》、《梅边四梦》、《风声》、《天运》、《邂逅》等大量室内乐作品。
作为琵琶教育家,其众多学生获得了国家级琵琶独奏大赛金、银、铜奖,并成为海内外各著名中国民族乐团的演奏骨干。她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潜心艺术研究,撰写了《琵琵演奏的理性把握及再创造》、《琵琶声音与技术漫谈》、《刘德海琵琶教学思想刍议》、《琵琶乐曲演奏中整体与局部关系探微》、《中国琵琶教程》、《刘德海传统乐曲演奏谱》、《中国音乐学院校外考级教材》等学术论文及教材,创作改编了多首琵琶独奏曲及练习曲。
杨靖是一位活跃在当今国内外音乐舞台的著名音乐家,从上世纪80 年代起还参与了一系列中国民族室内乐的艺术实践,2006 年创建“杨靖琵琶室内乐团”,2008 年组建了“紫禁城室内乐团”,以新的理念和追求,探索民族文化在当代室内乐中的内涵表现及其跨越地域时空的国际性和时代感。其在理论研究、音乐创作、表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瞩目与好评。
用音乐代替语言
表达内心深处的
喜怒哀乐
她的音
她的节奏
感染着你
|秋子
音乐会演奏者·马卓
马卓,中国音乐学院琵琶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教授。九岁开始学习琵琶演奏,先后师从梁世侃先生、齐瑶女士。本科就读于烟台大学艺术学院,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团干,2012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2010年,曾在“亚洲艺术盛典·魅力中国”中国赛区总决赛中,获琵琶专业组 金奖;“第五届海峡两岸四地青少年艺术节”选拔活动中,获琵琶专业组 一等奖;2011年,荣获“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专业青年B组演奏奖。研究生期间,随研究生院代表中国音乐学院赴德国,与德国海德堡交响乐团合作首演张姣作品琵琶与笙协奏曲《海与夜的诗篇》,并与当地音乐学院交流;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2015缪斯国际艺术节”,并荣获室内乐组唯一金奖,以及器乐专业演奏组 铜奖;2016年4月,随“杨靖琵琶室内乐团”赴新加坡参加“新加坡琵琶艺术周”活动;2016年6月,参加中国音乐学院“第五届交响音乐周”系列音乐会,担任协奏曲演奏员。
杨靖琵琶室内乐团
乐团由中国音乐学院杨靖教授和她指导的优秀学生组成。团员均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艺术经历,技艺精湛,配合默契。该室内乐团以独奏、重奏和室内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运用了唐代五弦、四弦琵琶、古老的南琶、以及近几年研制和改良的高音、低音几种不同音色的琵琶组合音响,诠释传统和当代的琵琶经典名曲,演绎国内外作曲家应约专门为该团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乐团2013年出版了首张专辑《邂逅》,2016年出版了第二张专辑《弹指之间》。
2007年至今,“杨靖琵琶室内乐团”不仅是集研究、创作和表演的教学平台,更是创新和促进琵琶艺术发展的优秀音乐表演团体,其成果被列入中国音乐学院改革开放30年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之一、、中国音乐学院专业方向建设团队项目计划。
“杨靖琵琶室内乐团”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阳光杯”第一届青少年民族乐团艺术节民乐组合专业组“阳光奖最佳演奏奖”和“最佳组织奖”;乐团委约的室内乐作品《芬芳》在“新绎杯”民族管弦乐(室内乐)作品展演中获“优秀作品奖”;乐团在2015美国缪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荣获室内乐组金奖。
乐团还曾应邀参加德国柏林“亚太洲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并举办专场音乐会;赴意大利参加中意文化交流演出;赴新加坡参加“琵琶艺术周”系列活动,并举办专场音乐会;应上海音乐学院之邀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参加“国风海韵”两校室内乐交流音乐会;参与CCTV《风华国乐》栏目的录制等,同时也分别在北京、宁波、济南、太原、武汉、成都等地举办多场音乐会。
贸大艺术
你若有艺术的故事,欢迎前来倾诉,我来执笔成书。
欢迎收听贸大艺术。
欢迎收听贸大艺术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