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附中学生该咋教--访优秀青年笛子教师艾鸿波

附中学生该咋教--访优秀青年笛子教师艾鸿波

2021-01-04 04:09:28

点击上方全球艺术文化网,一键关注我们!

 


  艾鸿波: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竹笛专业讲师。

  艾鸿波的演奏技术娴熟,经验丰富、音乐纯厚、甜美,极富个性。曾被媒体誉为“极具潜力的新生代青年笛子演奏家”。 他曾多次与著名音乐家及著名交响乐团合作。与北京交响乐团在长城居庸关合作演出谭盾的作品《2000 Today》;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在北京现代音乐节闭幕式上演奏叶小刚的作品《楚》均获得巨大的反响。艾鸿波曾先后出访十余国家演出交流。2014年赴美国参加“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巡回演出,赴法国举办“中法建交50周年”独奏演出及系列讲座,并接受法国国家电视3台的专访,荣获法国政府颁发 “荣誉市民”奖章。

  录制并发行专辑 《竹笛名曲欣赏》;中国原创地理音乐唱片《我们远去的家园》、《吟唱山水间》。曾担任李健的歌曲《传奇》专辑和演唱会竹笛演奏。“我是歌手”谭维维的《往日时光》埙演奏。电影《疯狂的石头》竹笛演奏等。

  除了以上的殊荣外,艾老师在教学领域中也是可圈可点,硕果累累。2011年成功举办中国戏曲学院新作品音乐会。由他本人与田震子老师共同创作并演奏的笛子协奏曲《云启》更是受到各方专家的好评。并录制成专辑出版发行。

  2014年成功举办“国戏笛韵—艾鸿波师生专场音乐会”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由他培养出的大批优秀学生中1人获国内专业比赛金奖,3人获国家级比赛银奖,2人获国家级比赛铜奖。他本人也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青年才俊辈出的时代,在中国笛乐艺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既能够在演奏领域游刃有余又能够在教学领域桃李满天下,艾鸿波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得还非常出色,作为一名附中的笛子老师,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记者:艾老师您好,作为一名附中的笛子老师,我们知道这个阶段的学生其实最难教,但是您在这几年取得的成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想请您具体谈谈。

  艾鸿波:好的。我个人认为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是首要的。最近我参加了林文增教授的全国笛子研修班,他的“气息为王”的理念,我非常赞同。我们吹笛子的人都知道,笛子演奏中三大基本功气、指、舌。手指和舌头的训练都可以在短期突击完成,唯有气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才能得到提升。通过这次充电学习,我会重新调整自己上课的思路,尤其是针对附中正在打基础的学生们,这个训练尤为重要。其实在平时,我也非常注重观察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只要是好的、科学的经验就全部汲取过来运用到我自己的教学中。一边学一边教。

  记者:附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学生升入本科打基础,这段时期的教学更注重的是什么呢?

  艾鸿波:附中阶段的教学其实很重要,除了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之外,还要注重传统曲目的学习以及地方风格性乐曲的积累。比如江南丝竹、昆曲、广东音乐、二人台等等。除此之外,我鼓励学生要多听、多欣赏各门类的音乐,包括中国戏曲、民歌、外国交响乐、歌剧、流行音乐、爵士乐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在为他们进入本科学习打基础。尤其在当今世界已经完全是一个“地球村”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也早已打破了国界。我们竹笛中的好多作品,包括一些大型协奏曲都会看到多元音乐的影子。所以,我的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有规划的开放式教学,教的同时更注重引导。

  记者:在您的简历中了解到您除了教学之外还经常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并与多位著名作曲家、音乐人、歌手都有过愉快合作,这些演出对教学有哪些帮助呢?

  艾鸿波:我个人认为演出与教学并不矛盾,反而能够相辅相成。学习乐器演奏的学生,除了能够在琴房里学习到乐曲如何演奏外,更想学习的恐怕还是舞台上的演奏经验。而老师呢,也必须有这种亲身实践才能更准确的指导学生在舞台上应对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状况。比如说笛膜松了该怎样处理,笛膜破了又该怎样对付等等。另外,通过这些场次的演出也在激励我在业务上不断进步,通过与不同的作曲家、音乐人合作,通过演奏不同风格的作品使我能够更多的了解到当今音乐界的发展趋势,并把这种理念潜移默化带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开阔。目前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也在积极参与编写关于戏曲学院附中的笛子教材,这本书既秉承了我们竹笛教学一贯的传统理念,又融合了戏曲学院的特色性,同时还有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总结,欢迎各位老师、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记者:这本教材一定会很有特色,我们很期待。那么,想问问您具备怎样条件的孩子可以考入附中呢?

  艾鸿波: 上附中需要具备的条件其实很简单。只要是热爱音乐、热爱笛子的孩子,并有一定的吹奏基础,气息平稳、手指灵活应该都没有问题。欢迎大家报考。谢谢!



(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