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的题材分类中,有一类叫做“叙事曲”,叙事曲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曲调具有讲述性,非常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讲故事一般侃侃而谈,内容则多取材于各类文学作品。由于叙事曲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故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和喜欢。在诸多的竹笛独奏曲中,以叙事为题材的有不少作品,像最为典型的有《阿诗玛叙事曲》、、《走西口》、《兰花花》等等。下文要介绍的一首竹笛独奏曲新作品《红高粱叙事曲》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十分接地气的音乐佳作。
2014年电视剧版《红高粱》
由青年竹笛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竹笛教师石磊创作的笛子独奏曲《红高粱叙事曲》,完成于2014年,其灵感来自于当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红高粱》。由于曲作者每年都要求自己写一首新的作品,恰好在一段时间里,他不断听到《九儿》这首电视剧《红高粱》的主题歌,而且周围的朋友也在热议这个旋律,于是便萌生了以《九儿》的旋律为主题来创作一首笛子曲。其时,石磊曾有过多个创作思路,但最后定下来以“叙事曲”的形式,用一管竹笛来讲述他所理解的电视剧剧情。
整首音乐的结构并不复杂,曲作者秉承了民族音乐传统的写作手法,由引子、行板、快板、派生主题(尾声)构成。但在创作手法上,石磊是动了一番脑子的。红高粱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山东高密,但是若仅仅用山东的地方音调则不足以全面体现一首好音乐的深刻内涵,于是他将整个乐思发挥得很宽。引子,描写的是冬天里北方的大山,苍凉而贫瘠。音乐素材上采用了陕北“信天游”的曲风,宽阔的旋律加上即兴的华彩,使乐曲在开篇就把听者的思绪牢牢牵住。让人隐隐的感到了一丝悲情。
1987年电影版《红高粱》
行板部分,是整首乐曲的主题,虽演奏两遍,但体现的是不同的两种情绪。第一遍弱奏,仿佛是在缓缓的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而第二遍演奏,则抑不住内心的情感,慢慢激动起来,一步步将乐曲推向叠叠高潮。第一个高潮之后是一个有大提琴再到钢琴的间奏,紧接着引出了余占鳌的主题……在余占鳌主题之后,曲作者安排了一个小快板,小快板的写作手法是一个常规的手法,简单明了,表现的是抬花轿的场面,也是就九儿出嫁时的颠轿歌,速度不能太快,且充满了诙谐的生活情趣。“为了乐曲的整体考虑,既有好听的旋律还要有适当的技术难度,我在这里设计的“九儿”主题运用了双吐循环呼吸的手法,并逐步推向乐曲的最高潮……”石磊直言。同时,在调性运用上,运用了近关系转调。从“九儿出嫁”的D调转为“九儿与鬼子搏斗”的G调,再到“九儿血洒高粱地”的D调,音乐最后在广板中回归主题,歌颂了九儿的爱、恨、情、仇,人生的酸甜苦辣在这里得到了宣泄。
石磊坦言,当初的创作思维,还是想以大部分的笛子爱好者的审美为主,以旋律美为主导思想,伴有些许的技术体现。没想到《红高粱叙事曲》一经问市就赢得了众多笛友的喜爱,现在已经吹响在大江南北,让他倍感欣慰!
笛子与钢琴《红高粱叙事曲》
笛子与乐队《红高粱叙事曲》
石磊,陕西人。竹笛硕士,著名青年笛子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竹笛专业讲师,、、中国排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专场音乐会。曾获 “扶贫杯”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七届“巴蜀文艺奖”作曲铜奖等;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演奏奖; 2011年上海国际音响Grandprix最佳专辑奖。 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青年笛子演奏家”。
参与录制的民乐专辑、歌曲专辑、影视插曲、动画音乐、舞蹈音乐等900余部;包括歌曲《姑娘我爱你》、《鸿雁》,影视《秦时明月》、《芈月传》等;出版《视觉维度的笛声》、《民族轻音乐》、《官方乐典》、《国乐瑰宝》、《笛鸣》、《乐府》等张专辑。
代表作品:《红高粱叙事曲》、《诙谐的影子》、《后天的梦》、《天山马》、《孤烟直》、《春叙》、《若秋》、《灞桥》、《瞑》等数十首。
撰写发表《四川音乐学院“十孔笛”》、《十孔笛发展·走向》、《阿诗玛叙事诗创作札记》、《笛曲天山马创演札记》等多篇论文。
文:蒋宁,青年笛子演奏家,文学硕士,《中国竹笛》杂志执行主编,音乐专栏作家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