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笛箫讲义】第三次授课记录

【笛箫讲义】第三次授课记录

2020-11-12 22:36:25

【笛箫讲义】第三次授课记录


2016-11-14 武大笛箫

上课信息

时间:2017/11/12 周日下午 笛课:2点至3点25  箫课 :3点35至5点

地点:工学部大学生活动中心

授课老师:谢天则(笛)、逄雪茜(箫



距离第二次上课又已经过去几天,不知小伙伴们有没有坚持呢?有没有提高呢?是否忘记了老师教授的内容了呢?忘了没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次授课的课堂回顾吧!



 这次笛课、箫课老师主要对前两节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点评,还结合每一位同学的程度做了练习指导与进一步提高攻略,因材施教,注意是每一位哦!(没来得及小伙伴可是错过了不少呢!虽然视频可以记录但是还是现场更好撒)




笛课


有些同学还是吹不响,嗯~蓝瘦香菇。好好复习一下老师教的技巧哈!老师先让大家试吹笛子,以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


 在听每位同学吹了之后。老师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吹笛子时的姿势不对,许多同学吹的时候低着头,不利于气息的控制;不会吸气,不能做到鼻子和嘴巴一起吸气;笛膜没有贴好,有的过松,有的过紧;还为一个同学贴好了笛膜以作示范



随后,老师讲解了指法的有关问题,让大家按照从低音到高音的顺序变换。耐心地一个个指导,纠正,直至将近下课(这才是重点!然而没法留下记录好遗憾撒)


小编也错过了55555

  
小结

1”、“2”、“3”等的指法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看视频啦~本周的小作业,大家不要忘啦:长音练习,从低音5到中音3,很简单吧,老师对我们可好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可要更高呢~


tips

乖巧的小编为大家补充一下气息的一

些知识啦~


风门(教你吹响它):上下唇之间的吹口即风门。风门的大小、方向,是由唇部周围各肌肉进行调节的。掌握正确的风门:上下唇肌自然贴住牙床,利用嘴角肌肉的适当收缩,使上下唇肌的着力点向中间靠拢,从而使双唇中部形成状如米粒大小的圆形风门。风门的松紧随心控制,原则上低音可松、宽一些,笛子的音色平稳、圆润,高音则随之收紧,音色比较明亮;强音应适度放松,弱音宜收紧。风门如不正确,笛声含有杂音,音色无法干净、纯正

口风:口风是指通过风门吹出的气流,也就是指呼吸与口型配合形成的气流。口风有粗细、缓急之分,笛音的高、低、强、弱变化,主要是由口风来决定的(当然需要风门的配合)。口风急发音高,口风缓发音低;口风粗发音强,口风细发音弱。在实际演奏中口风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口风的粗、细、急、缓又与风门、气流入射角度以及口劲的大小息息相关



箫课


同样的,逄老师就吹响箫,及指法上很有耐心地对大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出大家的一些问题,像气息不平稳、声音分散不集中、嘴型不正确、吹得有的过重有的太轻等等。最后总结指出大家吹低音5比较困难,可以从吹上面几个长音依次往下练习或从下面往上练习。




大家的低音怎么样了呢?大家能吹响筒音了吗?这周一些小可爱不仅吹好了中音和低音,他们已经开始尝试高音啦,还不能吹响以及全按吹不响的同学晚上多出来约啦~小编也来约哦



小编补充

其一、胸式呼吸法中起作用的肋骨、胸骨本身没有弹性,不可能像腹式呼吸法那样利用横隔,通过隔肌的收缩自如的弹性,以 腹为支点达到控制气息的目的。

其二、胸式呼吸法把气吸在肺的上部,易使气滞于胸口,造成紧张压迫状态,把气憋得难受。使用不当时,更易得内伤。

其三、腹式呼吸法如同中国气功里所讲“上虚下实”一般,演奏时力发自两脚,就像丹田发力一般,重心在下不会有头重脚轻之感,利用腹部作为支点,全身力量都有了支撑。

其四、腹式呼吸可帮助按摩内脏,达到延年益寿的健康目的。

其五、胸式呼吸时肺泡是前后左右扩张,不仅费力且气息无深度可言,反观腹式呼吸,它是采用上下扩张,不只运气自如且较具深度。



给大家一个感受腹式呼吸的小方法:

现在离开你的椅子,站好,蹲下

现在感受你的呼吸

用腹部呼吸你的小肚肚会碰到你的大腿哦

哈哈是不是很有趣撒~




记录:吴志军

摄像:王世杰

                          录像:王世杰

排版:王    熠

审核:张心怡




戳一戳【阅读原文】

精彩等你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