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思念》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版本:
《草原的思念》完整版:
《草原的思念》原名《遥远的特尔格勒》,特尔格勒是圆满的意思。这是一首别具北方戈壁草原风情的蒙古族笛子曲。旋律线条以大音程进行为特色,质朴、优美、深沉、含蓄,表达出一种苍茫凝重、悠远而引人深思的情怀。
使用双笛膜玻璃钢低音D调大笛演奏该曲,适于表现乐曲的意境。在原笛膜孔与吹孔的正中部位,开挖一个略小的膜孔,解决了低音大笛高音区音色发暗的难题,使笛子全部音色统一。双膜共鸣,扩展了笛子的表现力。
(注:以上文字来源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李镇笛子曲选集》)
著名笛子演奏家:李镇
李镇,1944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河曲县,幼年随父母迁居内蒙古。、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内蒙古歌舞团副团长、内蒙古自治区等职。
李氏12岁学笛,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师承刘兴汉、黄尚元等。其笛韵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特色及歌唱性艺术风格。多年来,李氏屡次出访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蒙古国、印尼、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历经五十余年笛艺生涯的磨炼与艺术沉淀,已创立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北方草原笛派。
他创作和演奏的主要作品有:笛子独奏曲《鄂尔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浩特篝火》、双笛膜低音笛曲《草原的思念》、笛子组曲《草原抒情》、笛子协奏曲《走西口》、巴乌独奏曲《牧歌》、、埙独奏曲《敖包祭》等(含合作)。
曾出版《李镇笛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李镇演奏笛子曲谱六十首汇编》(台湾琴园文化公司)、CD专辑《走西口》(台湾中国龙音像公司)、磁带专辑《喜相逢》和《帕米尔的春天》等。
其演奏在内蒙古和全国多次获奖,笛曲被海内外音乐院校列入教材并应邀讲学。现任内蒙国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安徽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和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客席教授。
李氏曾于中国北京、武汉、杭州、西安、太原、兰州以及香港、台北、新加坡等地举行独奏音乐会,其笛曲《走西口》、《大青山下》是国家文华奖笛赛、中央电视台笛赛、台北笛乐大赛、新加坡华乐大赛等赛事的指定曲目并担任多届赛事评委。
李氏在乐器的研究和改良方面不遗余力,建树良多,包括以传统六音孔竹笛向超高音域扩展纯五度(七个音)的指法;成功研制以环氧树脂(又称玻璃钢)为材料的笛子系列和双笛膜低音大笛,获1991年内蒙古文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专利。
李氏创新的独具北方草原音乐风格笛子学派为内蒙古的民族音乐事业和中国的笛子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文章阅读:
幽幽笛执青城曲 深深劲书草原情 --写在李镇先生“草原笛韵”师生音乐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