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多巴胺为各位音乐咖们请来了一位国内顶尖调音师进行了一波线上音乐分享会。他在活动中与我们聊了聊一些表演必备常识,你所不知道的某著名综艺节目调音内幕,以及乐队与调音师的爱恨情仇。
郭劲刚
2003年起担任迷笛音乐节,主调音师、制作总监
作为录音师、混音师以及制作人参与过不少摇滚乐队的专辑制作,如THE VERSE乐队的双城记、木马乐队的《yellow star》、《果冻帝国》《丝绒公路》、声音玩具的《爱是昂贵的》;废墟乐队首张专辑等。
合作过的艺人有陈楚生、戴佩妮、声音玩具、THE VERSE等。
┈┈┈┈┈┈┈┈┈┈┈┈┈┈┈┈┈┈┈┈
作为乐队第一次上台,怎么和调音师沟通?
初次上台的乐队需要提前让调音师知道自己的乐队配置和设备需求。上台后,在走台过程中每个人要明确自己需要从返送中听到什么并让调音师清楚了解,这个很重要。对于经验不多的乐队/乐手而言,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明白:演出时台上自己从返送音箱或耳机听到的声音和外面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在系统上,我们一般会称为返送与外扩来区分,乐队听到的是返送;观众听到的为外扩。所以,在台上向调音师提出的要求应该针对自己作为乐手/歌手需要听清楚什么,而不是站在观众的立场和角度去担心观众听到的声音如何。要相信外扩调音师对声音和音乐的判断与审美。
如果对外扩的声音有特殊要求或喜好,应该先在观众区域听听外扩的声音如何,再考虑跟调音师进行现场沟通。而不应该在舞台上听到返送的声音就冲调音师瞎指挥。或者,更好的办法就是自带对你们音乐非常熟悉的调音师。
车祸现场,调音师怎么救?
“车祸现场”(一般指乐队/歌手的现场表现很差,出现跑调,跑拍等情况)出现,可能性有很多,很难说谁的责任和过错更多,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讲,“车祸现场”多数跟乐手/歌手听返送(包括返送音箱以及无线耳返)不清晰相关。这里面,有可能有返送没做好的技术或硬件设备原因;也有可能是乐手歌手在技术走台时候没有要求清楚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各种原因导致并没有走台/彩排;还有可能就是乐手/歌手能力真的不怎么样。等等之类的。
如果,走台/彩排的时候早已经把监听、返送都调好了,按理说正式演出的时候出问题的可能性应该相对减少很多。(论技术走台/彩排之重要性!)
如果是真实的现场直播,目前而言,调音师基本上没有足够好的工具或手段能够把跑调/跑拍之类的表演差错救回来。(之前广为流传的录音师实时“美颜”的视频有个非常重要的误导-- 好像调音师/录音师是上帝,能够立马解决所有的难听声音问题。)实际上,对于跑调/跑拍之类的问题,调音师/录音师与现场听众都是一样措手不及的,碰到了就只能摊手……顶多,也就是把出错的声音尽可能拉小一点,尽量埋到音乐之中,让人不易察觉;或者给出错的声音多加混响效果,就如糕点师给品质不好的蛋糕多加奶油或香料以掩盖。
这些时候,调音师确实会背锅,因为不少吃瓜群众以为调音师是神,可以修复一切,而实际上,调音师/录音师顶多是个厨子。
《我是歌手》和《好声音》的调音秘密
现场演出的同时有录音的话,我们一般会把录音,扩声,返送还有直播分开到三或四张调音台然后各管各的。我们在电视里面看到《我是歌手》也好,或者是《好声音》也好,基本上就是这样子的设备设定。而live版的mp3或者CD,为了保证质量一般是现场录下来了以后还会有一个做后期/混音的步骤。而这个步骤是在演出完了以后才去做的。
还是举《我是歌手》或者是《好声音》作为例子。你可以看到每一次比赛不是现场直播的。播出节目的时候这个声音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后期的处理。现场完了以后,花几天的时间把这个声音重新做处理,这时候的处理就可以修补修复很多声音的错误。处理完了以后合并到视频,然后再播出。因为有一个后期制作的时间段,我们可以用软件插件等等技术手段去把跑调/跑拍的声音修回来。直播现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这类节目的总决赛现场直播时会更容易碰上“车祸现场”。
想做个独立网红歌手,自己怎么解决调音?
其实现在电脑,声卡,调音台这些东西都变得非常的普及,而且价钱也不高。所以有很多的音乐人(不管是不是网红或真红或者不红)都会自己在家里面配备一套符合自己需求的音频工作站,以实现DIY音乐制作。这是很正常并且普及的一个情况。而且现在的常态调音台也比较傻瓜了,很多时候干脆并入电脑程序(音频工作站软件平台)中,就跟我们现在手机一样,和二三十年前的调音台(录音系统)不太一样了,所以自己操作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如果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最好是找些途径学习一下。现在网络资讯发达,相关的教程或资料也相对好找。
排练时感觉贝斯和吉他失真的低频大到底鼓的声音被吃掉了,在无法改变排练室声场和硬件设备的前提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有几种可能性:一个可能是鼓手的位置刚好在低频集中区,那么鼓手换个位置就可以;另一个可能是吉他手贝司手他们手箱上面的EQ需要调整(顺便说一下,其实很多经验不多的吉他手贝斯手对于正确或好听的音色是毫无概念的,这是另外一个大话题了);还有可能是音量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关注点,不能光顾着自己爽,要考虑乐队整体,大家都要注意乐队成员相互之间的音量平衡匹配。而且,多考虑乐队之间的音量平衡配比,也是造福你自己耳朵(让你不变聋)的重要思维方式。
我有个建议,就是在排练的时候所有的乐手都带耳塞排练,用专业降噪耳塞当然最好,即使没有,用乘飞机用的也可以。因为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几个乐器同时出声,音量很容易就会特别大,这个对我们的听力损伤非常严重,而且听力损伤后是不可逆的。而带上耳塞以后你会发现有很多本身听不清楚的声音反而听清了,那是因为空间小音量大,声音在实际的狭小空间中已经失真,又或者过大的音量已经导致你的耳朵本身听力失真(没错,耳朵本身也是有阈值的,音量过了就会失真,再过,就聋了……)。用耳塞把音量降下来,声音反而会听得更加清晰平衡。
演出话筒拾音吉他首箱到pa,会和吉他首箱的音色有差别吗?
用话筒拾吉他音箱是我们常见的做法。因为吉他本身的音色变化多,音量动态变化也可能颇大,如果通过线路直接接进调音台有可能和吉他手自己想要的声音区别较大;也有可能会出现某个音色音量合适而切换到别的音色就变得过大或过小等等问题。所以我们多数会用话筒直接放到吉他手箱喇叭前面,这样拾取的声音会比较接近吉他手本身想要的音色。
一些吉他手可能会有用机架效果器(带音箱模拟)直接进调音台,像这种情况演出中效果会比传统的话筒拾音稳定吗?
现在越来越多人在用这个方式,效果见仁见智。关键还要看吉他手自己调出来的音色是什么样子,作为外在条件来讲其实并不是关键。需要注意用箱头模拟或者箱体模拟时,没有经验的吉他手很可能并不清楚这个声音出来是什么真实样子。因为平时都是接耳机或者用较小箱子在小空间中出声,也许觉得很牛,那很有可能是个错觉……实际接到真正大的音响系统里面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低音太多,高音太多,失真度过大等等之类的。
虽然做调音师要眼明手快还得自带法宝
但最重要的武器还是
沟通
无论大牌新手,上去撩
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给出完美现场
┈┈┈┈┈┈┈┈┈┈┈┈┈┈┈┈┈┈┈┈
感谢大家对多巴胺活动的支持
下一次微信线上活动
你想听来自国内哪位音乐大咖的分享?
给小巴留言
说不定真的会实现噢!
多巴胺音乐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和教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