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
于今天凌晨在香港去世
享年101岁
饶宗颐,
字伯濂、固庵,号选堂,
1917年8月出生于广东潮州,
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80余年。
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
教育家和书画家。
先生学养广博而专精,
精通甲骨文、古文字学、上古史、
艺术史、诗词学,乃至书画音律,
至百岁高龄仍笔墨挥洒不息。
饶宗颐于1949年来到香港,
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汉学家,
至今已有著作100余种、
论文1000余篇。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6日上午表示,
非常敬重饶宗颐,
形容自己和对方关系密切,
曾邀请饶宗颐和家人到礼宾府茶聚。
【饶宗颐简介】
饶宗颐出生于1917年8月9日,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广东潮州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其煌煌巨着《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全套共十四卷二十大册,学问遍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史学、中外关係史、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十三大门类。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曾得到张大千的赞赏。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1982年,《选堂集林·史林》出版,被学界誉为继钱锺书《管锥篇》后的又一学术巨著,有人称誉为“南北学林双璧”,他造访钱锺书时,钱以自己批校过的《管锥编》手稿相赠。以后饶宗颐又先后推出《固庵文录》、《甲骨文通检》、《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悉昙学绪论》、《词学秘笈之一李卫公望江南》、《敦煌琵琶谱》、《近东开辟史诗》、《敦煌琵琶谱论文集》、《〈老子想尔注〉校证》、《文辙文学史论集》等书。
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并且精通梵文。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饶宗颐成为自2005年前任社长启功先生去世,并时隔6年空缺后,西泠印社选举产生的第七任社长。2012年12月当选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与万宁共同成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万宁发布厅”
投稿邮箱:313971856@qq.com
联系电话:1811777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