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笛
转眼间,悠闲而又富有激情的假期已经过去一半了,舒舒服服在家的日子同学们还享受吗?北方的老铁们回到寒冷的雪地,蜷缩在屋子里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南方的兄弟们终于逃脱了北方的干燥,却又无比想念那些有暖气的日子(我想说的是,有暖气我也快冻傻了)。总之,这一个多月,总得找些事情来做,才不算枉费了这美妙的时光啊。算了我扯的有点远了,咱直接进入正题吧。
一个人的时光总是孤独的,总需要一些东西来陪伴左右。我自然选择了这十年来一直在我身边的老伙计——竹笛了。都说音乐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这话不假,但我自知水平有限,不敢谈音乐这么大的话题,只对我沉浸其中近十年的竹笛略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我想说的是,笛子这种东西,就是为艺术而生的,天生就是完美的艺术品。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笛子的原型,经过无数人的探索改进,才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模样。在漫长的演变过程当中,竹笛的演奏风格也逐渐分为了南北两个派系,就像南北方人性格和生活习惯不同一样,这两个派系也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南派的风格清丽典雅,委婉细腻,在演奏方面多用打音,增音,这也暗合了南方秀美的山水温柔的人;北派的风格则刚劲明亮,节奏活泼,多以花舌,吐音,滑音闻名,正反映出北方壮阔磅礴的江山和豪迈爽朗的性格。有句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放在音乐上,就是一方江山一方音,这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而说到吹奏笛子,或者说欣赏笛声,都是有“道”的。虽然并不会有多少人专门去学习如何吹笛子,但是懂得如何欣赏还是蛮好的。都说音乐陶冶人的情操,那也要你真的听进去,和她产生共鸣才行。在我看来,听这种清脆悠扬的笛声,需要非常放松的心境,这样才会产生共鸣,完全融入到乐声中去。而吹笛子,更需要放松的心境和专注的精神,让思绪随着笛声飘荡,和天地间融为一体,再无物与我之分,仿佛整个空间都在与你合奏,仿佛笛声是由天地万物流淌而出,而自己,只不过是美妙乐章中的一个小小音符而已。而从根本上说,笛子,竹制,笛膜,芦苇制,笛膜胶,阿胶制,当你拿起竹笛的那一刻,就已经在和自然交流了,这才是竹笛的“道”。
谈到笛子,就不得不提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为笛子也是一种符号,一种文化符号,其历史之悠久,足以见证一个文明的发展。我们了解笛子,欣赏笛声,都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一种传承。从这一点来看,竹笛的意义,又深刻了不少。
END
以上就是我对于竹笛一点小小的理解,仅代表个人观点,才疏学浅,观点多有纰漏,还望各位谅解,指正。而写作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希望以乐会友,和对此有相同兴趣的同学成为好友,互相学习,谢谢大家。
文字|任家希
排版|梁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