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迎新年,忆旧俗】大年初九,玉皇天诞!

【迎新年,忆旧俗】大年初九,玉皇天诞!

2020-12-01 00:47:32

✎分享:原创作品 | 读书分享 创意美作 | 育儿感悟 | 健康养生 养花种菜 | 美味食谱 | 生活百科

大年初九 玉皇天诞

2018.02.24


大年初九 玉皇天诞

玉皇大帝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

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农历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他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之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因此又称这日为“天诞节”。

 

  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玉皇过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祭拜公的仪式,相当隆重,在正厅天公炉下摆设祭坛,一般都是用长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纸再迭高八仙桌为「顶桌」,桌前并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后面另设“下桌”。“顶桌”供奉用彩色纸制成的神座(象征天公的宝座),,炉前有扎红纸面线三束及清茶三杯,炉旁为烛台;其后排列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绿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鸡、鸭、鱼、卵、猪肉或猪肚、猪肝)、甜料(生仁、米枣、糕仔等)、红龟粿(像龟形,外染红色,打龟甲印,以象征人之长寿)等祭玉皇大帝的从神。

 


玉皇大帝

 

    烟台人习惯逛庙会,这一天,“毓璜顶”总是人头攒动,嘎嘎响的皮老虎,神奇的糖画,惟妙惟肖的面人,很多稀奇的民间玩意儿都在这一天集体亮相。有一种说法叫“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上九日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不仅能办成,还会办得又多又利索。初九这天的禁忌是晒衣服和倒垃圾,会惹得玉皇不高兴。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斋戒沐浴,初九当天,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必须用全猪或全羊。有些虔诚的家庭以为在家里祭拜还嫌不足,会连夜赶往各地的天公庙礼敬,像台南终义路的天坛、高雄的天公坛、木栅指南宫等,每年的农历大年初八便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天公生当日也有“安太岁”的仪式,当年生肖冲犯太岁的人便可以到庙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再添一点香油钱,委由庙方负责供奉即可。另有一个安太岁的方法:年初时在家里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围上红色片作炉,写上“太岁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逛燕九

 

  中国北方过去还有举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习俗。在北京通县,“正月初九日及十九日,市民争往城西留台尖登高,谓之‘逛燕九。”


 

   换常服

 

        人们要把过春节时穿的衣服脱下来,换上平日穿的衣服。初九以后,一般人家就不再穿绸缎等节日衣服了。万事“一”为先,“一”与“衣”同音,从数字来讲,“九”是阳数的极数,因此过了初九就等于春节过完了,该从头开始了。初九之后若还穿着节日盛装上街,人们会认为这个人家不懂过日子。

 

         登高

 

        在四川合川,初九日,男女备香烛,到纯阳山祭祀吕祖,叫做“登高”。在四川内江,初九这天,市民搭彩棚,点玉皇灯,一直持续到十六日。初九之后应“书归正传”、“九九归一”,这个“一”,指的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

  

        奉祀天公

 

        福建和台湾民众称玉皇大帝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斋戒沐浴,上香行礼,祭拜诵经,有的地方还唱戏娱神。中国北方过去还有举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习俗。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

 

  土家农历正月初九

 

  恩施土家古人认为九在数目中表示多数,最多、最大,因此为上。又称这天是“天日”,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须隆重庆祝。九与酒谐音,九不能离酒,各家各户都准备丰盛的酒宴,尽兴喝个痛快,给玉皇大帝祝寿。旧时的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树下(最好是桂花树)唱歌,请玉皇大帝最宠爱的小女儿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须欢乐吉祥,让七仙女高兴,她一高兴,父皇玉帝就会保佑人间一切顺利。

 


  恩施土家人认为上九日办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七出”,是说初七不要出门做生意和办事情,做不好,办不成。“八不归”,是说出门在外的人,不要在这天回家,“归”有完成之意,“八”寓意“发”,应该“发”的就不应该有“完成”之意。“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上九日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不仅能办成,还会办得又多又利索。时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会将难办的事情放到这天来办。这天办事效果好,实际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俗信,人们在办事的交际中,认为有皇天在上,不敢虚伪刁难,互相通情达理,事情容易办成。

 

  插冬青

 

  天水人又称正月初九为上九,他们自初八日即为天爷暖寿,鸣放纸炮,上香祭祀,初九子时要在院子内献煮熟的猪头祭天。上玉泉观时人人要插一束冬青,谓之吉祥草,以朝药王,即可消灾、免疾。玉泉观所祀十三位药王为全国所仅见。他们是神农,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折,传有《神农百草经》。

 

        歧伯,为黄帝太医,《黄帝内经》为黄帝问,歧伯所答。雷公,与歧伯同时,合著《黄帝内经》。扁鹊,春秋时著名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针灸术的创始人。仓公,即淳于意,西汉时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家,主治妇科。张仲景,名机,东汉时人,有医著《伤寒杂病论》,后世称为医圣。华佗,字元化,三国时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的神医。皇甫谧,西晋时人,是掀起针灸学风的大师,《针灸甲乙经》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针灸专志。王叔和,西晋时人,著有《脉经》。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人,有医著《肘后方》。陶弘景,字通明,南朝人,世人称为“山中宰相”,《神农本草经》是秦汉以前的药物学大成。孙思邈,唐朝人,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李时珍,明朝人,誉为“医中之圣”,著有《本草纲目》。此十三人在医学上均有重大贡献,因此天水奉为药王。


 

  朝山会

 

  正月初九日,天水男女老幼齐奔玉泉观朝山进香,俗为朝观。时值春意方兴,观内人流潮涌,殿堂灯火通明,旗幡高挂,香烟氤氲。朝观者每人手持长约二尺半、宽约三寸的木板,名曰夹板,边行边舞,前有彩旗宫灯开道,龙旗、三清幡、圣像、凤旗、飞虎旗、金伞紧跟其后。唢呐、管子、笛子、笙等吹奏乐,筛锣、鼓、铰子、七星子、三星子、呆锣、爆锣等打击乐居中,夹板队由数十名身着黄衣云边服,头系蓝布巾的男子组成,舞步为行香步,鼓点为“吃呯吃呯呯呯,呯吃呯吃啪”。

 

        旧时舞队从东桥头集合,经万寿宫、十方堂、东关关帝庙、文昌宫、娘娘庙、孤魂堂、仁和里、东关城门、城隍庙、文庙、奋斗巷、北寺、陕西会馆、忠义巷、育生巷、西关关帝庙、人宗庙、火神庙,再经西湖嘴进上庵沟,进玉泉观玉皇阁,再折北至三清殿,结束于三仙洞。


 

        亮龙

 

        在贵州平坝,这天白天出灯,叫做“亮龙”。组织龙灯的人,雇纸扎工扎成虾、鱼、圆宝、节节龙等各种灯彩,让人拿着。一般牌灯在前,其次虾鱼,再次为圆宝和节节龙,圆宝前有锣鼓。

 

        初九旧时白天亮龙,后改到晚间。通常组织者要准备一种灯帖,沿家散发,接受者表示接龙,龙即至其家。耍时,主家预备花炮,等龙头朝参神龛后,就退到院中或街中,牌灯等散于四周,于是院中或街中花炮齐放、锣鼓齐鸣,圆宝前进,节节龙尾随其后,做出种种姿势,大约持续半个小时。如此,每夜耍几家。主家给予一定报酬,多是一段红布,或一些灯油补助费。耍龙后,主家以为一切晦气都随之而去。若接龙,必须连续接三年。

 

        又有花灯,也出现了初九以后。其做法与龙灯相似。一般是提灯在前,次为牌灯,再次为一男一女(均为男扮),穿着新衣,手中拿扇。也是先散发灯帖,有接受的,就到谁家向神龛或主人作一揖,然后开始演唱。男呼女为干妹,女呼男为情哥,往复唱和。过后,接受之家,以为一切晦气随之散去。而装扮男女的人,也认为当年会得到神的庇佑。有些人因为疾病或其他灾害而装扮一年或三年的。主家一般给两段红布,挂在男女的肩上,或者给些灯油费,或者款待以糕点。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推送文章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ID:ReadingSpace):

1、点击标题下蓝色字”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关注;

2、添加微信号”ReadingSpace“进行关注;

3、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