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成,号观乐斋主,1973年生于扬州,后于南京读书、就业、成家。自幼受淮左文化熏陶,好史、地,喜酒嗜茶,数年前迷上古泉而不自拔。拟一联以示己趣:寻酒问茶,九万里周行向来痴;阅史赏泉,五千年纵横从此醉。愿与同好共享交流、学习之乐。
力 匕
“常平”非“常”亦非“平”
徐成 | 文
阝 勹
廴 匚
厶
常平五铢
公元553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开始铸造“常平五铢”,、也是唯一一种货币。
常平五铢
华夏古泉网 2017-05-16
交易价格:¥ 640
在此之前,北齐境内流通的主要是北魏、东魏的“永安五铢”,以及其他一些轻滥小钱。①对于“受禅”即位已有三年之久的高洋来说,长期使用前朝货币,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必须要有自己的货币。这既是经济发展的需求,。
于是高洋铸造了“常平五铢”。
其实钱文取名“常平”,已经体现出了高洋的用心:既能平抑市价、流通不匮,、长治久安。
这是一个开国皇帝应有的态度和期望。
高洋能够创建北齐,最要感谢两个人。
南北朝 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
强人高欢
高洋第一个要感谢的人是他爹——高欢。
高欢是个强人,即便在牛人林立的乱世南北朝时期,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高欢是汉人,祖籍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他的祖父曾经做过北魏的侍御史,后来因犯法而被发配到了北方六镇之一的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这一地区的镇兵和镇民都以鲜卑人为主,因此高欢从小就生活在鲜卑人的圈子里,他的居俗习惯和鲜卑人没有什么区别。
比如高欢字贺六浑,这便是一个典型的鲜卑式称谓。②
所以高欢就是一个鲜卑化了的汉人。
不过也有人认为高欢其实是鲜卑人,只是诈称自己是汉人而已。③
当然,无论高欢是鲜卑化了的汉人,还是汉化了的鲜卑人,结果都一样。那就是高欢既有汉人的头脑,又有鲜卑人的剽悍。
高欢家境贫寒,年轻时在城里服役做工。一位叫娄昭君的鲜卑富户小姐偶见高欢之后,立刻表示非他不嫁。虽然向娄家提亲的豪族子弟众多,但这位娄家小姐不仅毫不动摇,甚至还将自己的私房钱偷偷送给高欢,好让高欢有聘礼来向她父母求婚。④
这不是一般的眼光!
高欢具有的也不是一般的魅力!
因为娶了娄家小姐,高欢才得以养得起马,并在镇上做了队主。⑤队主是当时一种最低级的基层军事长官。
从队主到将北魏、东魏皇帝掌控于股掌之间,高欢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
在这二十年中,高欢最高光时刻,当属韩陵之战。
公元532年,高欢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迎战当时北魏最强势力尔朱家族。当时尔朱氏有二十万大军,而高欢骑兵不满二千、步兵不满三万。战前高欢显示出了必死的信念,他用绳索把牛驴等牲畜联结起来,堵死了自己的归路。⑥战斗开始后,三军用命,决死向前。结果尔朱氏大军土崩瓦解。
韩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经过韩陵之战,高欢被授予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等职,。两年后,北魏孝武帝为了摆脱高欢控制,由洛阳西逃长安,投奔宇文泰。而高欢则另立新帝,并迁都邺城,创建东魏。
尽管高欢到死也没有自己称帝,但东魏的江山归于高家,只是迟早问题。
厨子兰京
高洋第二个要感谢的人叫兰京。
兰京是个厨子,高澄家的厨子。
高澄是高欢的长子,也就是高洋他哥。兄弟俩都是娄昭君所生。
高澄是高欢生前一直重点培养的接班人。高欢死后,高澄也顺利掌权。上台伊始,高澄就迫不及待地着手准备自己的“受禅”事宜。而此时的东魏皇帝,已经连傀儡都不如了。
有一次东魏孝静帝在和高澄吃饭时,言语中称自己是“朕”,高澄当即怒骂道:“什么‘朕’?,你就是个狗脚‘朕’。”骂完不过瘾,竟然又让手下人打了孝静帝三拳,然后扬长而去。⑦
孝静帝心中的悲愤定是难以名状。
就在高澄“受禅”万事俱备之时,他却死了。
高澄死于自己的厨子兰京之手。
兰京是南梁徐州刺史兰钦之子,在一次梁魏交战中被俘,高澄将其留在身边做膳奴。兰钦多次想用重金赎回儿子,但都被高澄拒绝。
公元549年八月的一天,高澄与陈元康、杨愔、崔季舒等亲信正在内堂密谋登基事宜,兰京前来送食,并借机用藏于盘底的尖刀刺杀了高澄。⑧
兰京这一刀,将高洋送上了皇位。
人物高洋
外因只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内因。高洋能够称帝,关键是自身。
高洋是个人物!
高洋画像
能够成为人物的人,身体大多会有些异征。
娄昭君在刚刚怀上高洋的时候,每晚都会有红光照进室内。高洋生下来后,肤色黝黑,高颧骨、尖下巴,浑身长满了鳞片,而且有四个脚踝骨。⑨
这长相有点吓人。
当然,高洋后来创建北齐,靠的可不是怪异的长相。
有次高欢想试试几个儿子的能力,于是他拿了一团乱丝,叫几个儿子解开。当别人都手忙脚乱时,高洋却拔刀就砍,并说道:“乱的就必须斩断!”⑩
“快刀斩乱麻”,体现了高洋的决断力。
然而更可怕的,是高洋深不可测的城府。
高澄当权时,很是看不起高洋,但高洋却处处顺从。甚至连高洋送给妻子李夫人的一些服饰玩物,高澄也要抢夺。李夫人生气不肯给,高洋就笑笑说:“这种小玩意还可以再找,既然兄长看上了,就不要小气了嘛。”高洋退朝回府后,常常闭门静坐,整天不开口。有时在家里高洋会赤着脚跑来跳去,借此习劳,夫人问他在干什么,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玩玩而已。”⑪
不仅高澄,连朝中的功臣宿将也觉得高洋碌碌平庸。
但高澄遇刺后,高洋处理得从容自若、有条不紊;其后在晋阳会见文武百官时,高洋更是神采飞扬,言辞敏洽。
众人皆惊。
对于一个欲成大事者而言,忍辱负重、。
即便高澄不被兰京刺杀,他也很难是高洋的对手。
疯子高洋
以高洋的能力,做一个合格的皇帝绰绰有余。
登基之初,高洋确实也显示出了励精图治的抱负。但这种势头很快就终止了。
长期的隐忍,使得蛰伏于高洋内心深处的恶,在掌握了生杀大权之后,出现了报复性释放。
皇位稳定之后的高洋变成了一个恐怖的疯子。
高洋喜欢喝酒。
喝多之后,高洋有时纵情歌舞,昼夜不息;有时赤身,披头散发;有时涂脂抹粉,身穿胡服;有时手提大刀,游走街市;有时夏天在烈日下暴晒,有时冬天又光着身子在寒风中疾驰。跟随者苦不堪言,高洋却泰然自若。
有一次,高洋酒后将母亲娄太后从胡床上掀翻在地,致使太后跌伤。
又有一次,高洋醉醺醺地来到岳母家,一箭射中岳母的面颊,并骂道:“我喝醉了连亲娘都不认识,你这个老太婆算什么东西!”骂完又用马鞭打了岳母一百多下。
高洋更喜欢杀人。
高洋制作了大锅、长锯,锉刀、碓等杀人工具,都陈列在殿庭之上。只要喝醉了酒,他就亲手杀人,当作玩乐。后来因为杀的太多,身边的“玩具”数量不足,于是司法部门就把判了死刑的囚犯送到皇宫,以供高洋使用。这些“玩具”被称为“供御囚”。
高洋很宠爱嫔妃薛氏,但一天忽然把她杀了,然后怀揣着薛氏的脑袋去参加宴会。喝得开心时,高洋拿出薛氏的脑袋放在盘子里,接着支解了薛氏的尸体,用她的腿骨当作琵琶,边流泪边唱:“佳人难再得!可惜啊可惜!”薛氏出葬时,高洋跟在后面,披发垢面,一步一哭。⑫
不知为何,读到高洋,总让人想起尼禄,那位同样杀人无度、说过名言“恨不得全罗马人只有一个脑袋,我好将其一刀割下”、因无聊而放火烧了罗马城却又在大火中开心地站在皇宫屋顶高唱希腊悲剧《特洛伊卡》的古罗马暴君。
非“常”非“平”
北齐第二任皇帝是高洋的儿子高殷,继位时只有十五岁。
十个月后,高洋的弟弟高演杀了自己的侄子,夺了皇位。
但高演也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病死了,继位者是高洋的另一个弟弟高湛。
高湛是个享乐主义者。
他最欣赏宠臣和士开的人生哲学:“自古帝王,死了都化为灰烬,尧、舜、桀、纣都一样,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年轻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快活一天,胜过千年。”⑬
高湛的确也是这么身体力行的。在做了四年皇帝后,他觉得还是做太上皇更愉快,于是就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纬。
高纬继承了高湛恣意行乐的精神。
高纬曾作《无愁之曲》,并怀抱琵琶自弹自唱,边上跟着唱和的侍从有上百人,民间称其“无愁天子”。⑭
其实高纬应该叫“有愁天子”才对,因为此刻他所面临的对手,是雄才大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
当宇文邕亲临前线,脱下自己的靴子送给赤脚将士时,⑮高纬正沉迷于宠妃冯小怜的琵琶和歌舞之中。
一如四百年后,当赵匡胤脱下身上的貂皮衣帽送与前线将领之际,后蜀孟昶正拥着花蕊夫人秉烛夜游、南唐李煜正陪着大小周后吟唱《霓裳曲》。
高纬、孟昶、李煜他们不亡国,谁亡国?
在齐、周平阳之战中,当齐军已将平阳城墙攻破一个大缺口、正准备全力冲进去时,高纬忽然下令暂缓进攻,因为他要等冯小怜化好妆后亲眼目睹这个壮烈的场面。只是冯小怜化妆的时间太长,而北周守军已经利用这时间把缺口堵上。齐军再也无法拿下平阳城。⑯
但高纬对此并不在乎。
两个月后,他把皇位禅让给了八岁的儿子高恒,自己也悠然做起了太上皇。
再一个月后,北周大军攻陷邺城,北齐亡。
高纬、高恒被俘押往长安,不久以“谋反”罪被赐死,宗族成员也悉数被杀。⑰
市场之中,北周“五铢”“布泉”及“五行大布”也取代“常平五铢”,而成为行用的主要货币。⑱
北周五铢
华夏古泉网 2017-03-24
交易价格:¥ 960
布泉
华夏古泉网 2017-05-01
交易价格:¥ 660
五行大布
华夏古泉网 2016-02-22
交易价格:¥ 900
此时距高洋创建北齐仅仅28年。
江山、家族均非“常”非“平”,这与高洋铸造“常平五铢”的美好愿望大相径庭。
好在高洋早已无法知晓这一切,他在30岁时就一命呜呼了。
虽然死得较早,死法倒也愉快。
高洋是喝酒喝死的。⑲
【注释】
①《北史·齐本纪·显祖文宣帝》:“魏末用永安钱,又有数品,皆轻滥。己丑,铸新钱,文日常平五铢。”《隋书·食货志》:“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
②《北齐书·神武帝纪上》:“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蓚人也……(其祖谧)坐法徙居怀朔镇……神武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
③参见张金龙:《高欢家世族属真伪考辨》,《文史哲》2011年第1期。
④《北齐书·神武娄后列传》:“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之女也。少明悟.强族多聘之,并不肯行。及见神武于城上执役,惊曰:此真吾夫也。乃使婢通,又数致私财,使以聘已,父母不得已而许焉。”
⑤《北齐书·神武帝纪上》:“及聘武明皇后,始有马,得给镇为队主。”
⑥《北齐书·神武帝纪上》:“闰三月, 尔朱天光自长安,兆自并州,度律自洛阳,仲远自东郡,同会邺,众号二十万……(神武)时马不满二千,步兵不至三万,众寡不敌。乃于韩陵为圆阵,连牛驴以塞归道,于是将土皆有死志,四面赴击之。”
⑦《北齐书·文襄帝纪》:“王尝侍饮,举大觞曰:‘臣澄劝陛下酒。’东魏主不悦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如此生!’王怒曰:‘朕!朕!狗脚朕!’使崔季舒殴之三拳,奋衣而出。”
⑧《北齐书·文襄帝纪》:“辛卯,王遇盗而殂,时年二十九……将欲受禅,与陈元康、崔季舒等屏斥左右,署拟百官。京将进食,王却,谓诸人曰:‘昨夜梦此奴斫我,宜杀却。’京闻之,置刀于盘,冒言进食。王怒曰:‘我未索食,尔何据来!’京挥刀曰:‘来将杀汝!’王自投伤足,入于床下。贼党去床,因而见杀。”
⑨《北齐书·文宣帝纪》:“后初孕,每夜有赤光照室……及长,黑色,大颊兑下,鳞身重踝。不好戏弄,深沉有大度。
⑩《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高祖是之”。
⑪《资治通鉴·梁纪十八》:“洋深自晦匿,言不出口,常自贬退,与澄言,无不顺从。澄轻之,常曰:‘此人亦得富贵,相书亦何可解!’洋为其夫人赵郡李氏营服玩小佳,澄辄夺取之;夫人或恚未与,洋笑曰:‘此物犹应可求,兄须何容吝惜!’澄或愧不取,洋即受之,亦无饰让。每退朝还第,辄闭阁静坐,虽对妻子,能竟日不言。或时袒跣奔跃,夫人问其故,洋曰:‘为尔漫戏。’其实盖欲习劳也。”
⑫《北史·齐本纪·显祖文宣帝》:“遂留情耽湎,肆行淫暴。或躬自鼓舞,歌讴不息,从旦通宵,以夜继昼;或袒露形体,涂傅粉黛,散发胡服,杂衣锦彩,拔刃张弓,游行市肆……或盛暑炎赫,日中暴身;隆冬酷寒,去衣驰走。从者不堪,帝居之自若……太后尝在北宫,坐一小榻。帝时已醉,手自举床,后便坠落,颇有伤损。……遂幸李后家,以鸣镝射后母崔,正中其颊。因骂曰:‘吾醉时尚不识太后,老婢何事!’ 马鞭乱打一百有余……所幸薛嫔,甚被宠爱。忽意其经与高岳私通,无故斩首,藏之于怀。于东山宴,劝酬始合,忽探出头,投于柈上。支解其尸,弄其䯗为琵琶。一座惊怖,莫不丧胆。帝方收取,对之流泪云:‘佳人难再得,甚可惜也。’载尸以出,被发步哭而随之。”
⑬《北齐书·恩佞列传·和士开》:“至说世祖云:“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竞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⑭《北齐书·后主帝纪》:“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人间谓之无愁天子。”
⑮《北史·周本纪·高祖武帝》:“平齐之役,见军士有跣行者,帝亲脫靴以赐之。”
⑯《北史·后妃列传·冯淑妃》:“及帝至晋州,城已欲没矣。作地道攻之,城陷十馀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淑妃。淑妃妆点,不获时至。周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⑰《北齐书·后主帝纪》:“至建德七年,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及延宗等数十人无少长咸赐死,神武子孙所存者一二而已。”
⑱《周书·武帝纪》:“(保定元年)秋七月戊申……更铸钱文曰‘布泉’,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建德三年六月)壬子,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布泉)十,与布泉并行。”保定元年为公元561年,建德三年为公元574年。
⑲《北齐书·文宣帝纪》:“暨于末年,不能进食,唯数饮酒,麴蘖成灾,因而致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