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盛秧:筝乐审美谈三题

盛秧:筝乐审美谈三题

2020-09-27 20:06:15

 


 

筝乐审美谈三题

请输入标题     bcdef

     题一, 镜儿为何“时时误拂弦”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音乐审美,如果是观赏音乐表演,那么不仅仅是听觉,视觉也将会参予审美活动。不过审美主体,在听与看的主次上,有所侧重而已。如,同为观赏戏剧演出,北方人观剧叫听戏(偏重欣赏唱腔、唱段),南方人叫看戏(偏重观赏动作、表情)。在古代从事古筝表演的往往是乐工或筝伎,他(她)们十分注重演奏的动作姿态,乃至乐器的装饰和美化。用形象的美来衬托或强化筝乐的美。

    唐宋筝乐诗词中,描述筝弦有“五色缠弦”、“朱弦”、“翠弦”等。“五色缠弦”即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细丝,缠在筝的宫、角、商三弦的弦丝上;“朱弦”、“翠弦”即红色的和绿色的弦。彩色的弦、衬托出皓腕(洁白的手腕)和纤纤如玉荀般的手指,给欣赏者以审美的愉悦:“双眸翦秋水,十指剥春葱。”(白居易《筝》)“十指纤纤玉荀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元稹《听筝》)“蜀弦铮枞指如玉”(刘禹锡《伤秦姝行》)“指滑音柔万种情”(殷尧藩《闻筝歌》)等等。虽然上述这些诗句中没有具体描述乐伎右手如何弹拨、左手如何按压,但乐伎优美的、繁复的双手动作,显然引起了诗人词人特别的观注。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学筝的人对这首诗大都耳熟能详,但诗中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首诗中的“周郎”是谁呢?就是诗的作者——唐代诗人李端。

    李端是中唐时期名诗人之一,大历五年(770年)进士。大历中,与韩翃、钱起、卢纶等十人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他们经常饮宴于郭暧家中。这郭暧你道他是谁?郭暧是汾阳王郭子仪的第六子,他就是戏曲《打金枝》中那个敢打皇帝女儿、天之娇女的驸马爷。

    镜儿是郭暧家的善弹筝的婢女,即筝姬。

   《古今图书集成》116卷《筝部》(注1)记载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

郭暧宴客,有婢女镜儿弹筝,姿色绝代。李端在坐,时窃寓目意甚深。暧觉之,曰:“李生能以弹筝为题,赋诗娱客,吾当不惜此女。”李即席口号:“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暧大称善。彻席上金玉酒器,并以镜儿赠李。

     诗人李端,因即席赋一首咏筝诗,得到了郭暧的赏识,这个驸马爷不仅把席上金玉酒器全送给他,并以姿色绝代的筝姬镜儿相赠。

     这首诗里借用了“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用此典故,一语双关地表明镜儿“时时误拂弦”是“欲得周郎顾”。

     在唐宋时代在教坊、梨园与达官贵人家中,有许多技艺超绝的筝人,镜儿不过是其中之一。镜儿有高超的筝艺,为什么在欣赏她弹筝技艺的人面前,不想让人见她之所长,而要人见她之短呢?

“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这话是清代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的评语。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也在《菩萨蛮》词    中点明:“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

不论听音乐或看表演,审美活动开始后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都会产生积极的指向和集中,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注意”,也就是美学上的“审美观照”。一旦注意力被吸引了,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就可能随着音乐的旋律起伏、甚而沉浸陶醉其中,使其忘怀周围的一切。这就是“审其音”,不“见其意”了。而镜儿要李端瞩目寓意、关注她,所以“特地误”,也就是故意误拂弦,来引起他的回顾。

      “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 唐·张祜的《觱篥》) 曲中有误,顾盼间微微一笑,这就不仅仅是筝乐的审美观照和交流了,这是青年男女之间传递爱意。

     多聪慧、狡黠的女孩,多知情识意的周郎。 

请输入标题     bcdef

题二,有感于韩娥善歌和善哭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前段时间,因编《古筝知识实用词典》,撰写古代部分的名家和古曲词条,每日伏案查阅史籍和相关资料,虽说劳累不堪,但也乐在其中,有些内容饶有趣味。

    索丞是北魏的古筝名家,字伯夷。《敦煌实录》中有介绍他的文字:

    索丞,宗伯夷成,善鼓筝,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时人号曰“雍门调”。

    弹筝、唱歌能让高兴的人掉泪,而改调弹唱,又能让哀伤的人欢欣起舞。这艺术感染力真可谓了得!问题是为何时人称其为“雍门调”,“雍门调”典出何处?

    《太平御览》、《记篆渊海》本中,“雍门调”又作“雍门周”。

     一九三九年商务印书馆《辞源正续编合订本》之“雍门调”条,引《十六国春秋》本,文字后加了如下的按语:“此借雍门周事以名其调也。” 因此有人认为“雍门调”是“雍门周”之讹误。在引用《敦煌实录》文字时,注释:“雍门周:战国人,善鼓琴,曾使孟尝君(田文)

涕泣悲哀。”(注3)

    有关“雍门周”记述,典出自《说苑·善说 篇》,查阅原文我感到与“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的情况,似乎不大符合。

    在此后,编写古代名曲《雍门调》词条时,再翻查资料,并读到了陇菲先生的《索丞·雍门调·及其有关的问题》一文(注4)

     发现“雍门调”原来是指传说中著名歌唱家韩娥在齐国雍门所咏唱的曲调。其典出自《列子·汤问》(注2):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枥,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索丞“悲歌能使喜者堕泪”者,正如韩娥“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索丞“能使戚者起舞”者,恰似韩娥“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此“哀哭”与“长歌”之间的转换,才是《敦煌实录》所谓的“改调易讴”。

     韩娥的善歌和善哭,为何能让一里老幼悲喜与共?这是音乐审美上的情感共鸣使其然。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曾呼吁戏剧诗人用严正的情感去打动观众的心:“诗人哟!你是锐敏善感的吗?请扣这一条琴弦吧,你会听到它发出声来,在所有心灵中颤动。”

     韩娥的歌声,让一里老幼所有的心灵颤动、所有的情感卷入,才会产生这样的审美奇观。而索丞弹筝,同样“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所以时人才会称其为““雍门调”

     朔勒在《乐音心理学和音乐美学》一书中曾说到:“虽然音乐不能表现或确定无疑地唤起明确的与观念有联系的情感……但好的音乐在听众心上总能引起心情波动,甚屋引起非常丰富、强烈,又有细致区别的情感与情调。” (注5)

     林华老师在《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中也说到:“被音乐作品引起的感情,在以往音乐学领域中,很少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 (注6)

     艺术史上第一个在音乐领域中确立“感情”这个术语的是法国哲学家杰卡尔德。

     古筝,是一种“急弦危柱”的弹弦乐器。其“柱”(琴码),并非固定,而是可移动。因而可以移柱(琴码)变调,易讴而歌。《太平御览·卷第576·乐部14》引蔡邕《月令》章句说:“ 前其柱则清, 却其柱则浊。”“清”,是码子前移,弦之张力增大,弦之音调升高:“浊”,是码子往后移,弦之张力减小,弦之音调降低。码前移又称作“上声促柱”《乐府诗集·上声歌》:“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在古代秦筝 也称哀筝。

     我在《古筝知识实用词典》中,编写收录了陕西筝的“苦音、欢音”词条,对苦音、欢音作如下阐述:

     音乐文化的发展往往受某个地域语言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出风格与特色鲜明的音律和音调。陕西筝曲深深植根于民间戏曲音乐、曲调,运用秦声的调式和旋律特点,从而树立了别具一格的陕西风格。秦筝秦声中si、fa二变之音具有鲜明的风格。秦声用七声音阶的调式,以徵调式为常见,分为欢音和苦音两种音阶调式。“欢音”又叫“花音”,用于表现欢快、愉悦的情绪;“苦音”又叫“哭音”,常用于抒发悲苦、酸楚、感伤的情绪。乐曲中的微升fa和微降si二音在音高上有讲究,欢音中的4音较高于原位4,但不到升4,7音则都用原位;苦音中的7音略低于原位7,但不到降7。“二变之音”并非一成不变,随着音乐的情绪、旋律的需要而改变音高,从而产生一种游移不定的效果。在4与3相遇,7与6相遇时,慢慢由上级音游移过渡到3、6二并且还伴随着按颤。这种下行的游移过渡特别容易表现悲楚、伤感的情绪,艺术感染力极强。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题三,白翎雀是什么样的鸟?

请输入标题     bcdef

     《铁崖古乐府》卷七《白翎雀辞》(注7):“按国史《脫必禅》曰:世皇畋于林柳,闻妇哭甚哀。明日,白翎雀飞集干[儿]朶上,其声类哭妇。上感之,因令侍臣制白翎雀词。雀能制猛兽,尤善擒驾鹅者也。旧词未古,为作白翎雀词二章,以补我朝乐府”。

    上面的引文,讲述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在柳林打猎,听到妇人悲哀的哭声,与后来听到白翎雀的啼叫声相类似,有所感触,因此令侍臣制白翎雀词,而且说这种鸟能制服猛兽(禽),特别是天鹅。这里说的实际上是萌发创作《白翎雀》的最初动机。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白翎雀》(注8):“白翎雀者,国朝教坊大曲也。始甚雍容和緩,終則急躁繁促,殊无有余不尽之意,窃尝病焉。:白翎雀生于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世皇因命伶人碩德闾制曲,以名之。曲成,上曰:何其末有怨怒哀嫠之音乎?时谱已传矣,故至今卒莫能改”。

     这一段引文是对创作成品的评论,特别点出忽必烈并不认可,认为“何其末有怨怒哀嫠之音乎?”此曲的作者是世祖朝伶官碩德閭,“碩德閭”,亦作“石德閭”。他没有完全领会忽必烈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陶宗仪说谱已传开,没能进一步修改,也有说改了,名列“太平乐”之一的《白翎雀》,适合於“箏”的彈奏。貝琼《清江集》卷诗九《闻箏》:“白发潘郎工錦箏,江南江北尽知名。双手重彈白翎雀,犹是黄龙塞下声”。

     上面引文中还提到“白翎雀生于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说明是有这样一种鸟,但是不是忽必烈在柳林打猎时见到的啼声像妇人哀哭的白翎雀?而且能制服猛兽(禽),特别是天鹅,是这种鸟吗?有人认为能夠搏击“天鹅”以使皇帝貴族“逢玉食”者,唯“海东青”。 也有人认为白翎雀就是百灵鸟,“能制猛兽,尤善擒驾鵝”的説法,是张冠李戴的結果。

     我认为《白翎雀》是什么样的鸟,并不重要。元世祖忽必烈要的是根据他的审美需求,创造出白翎雀的音乐形象,既像游牧民族那样强悍、凶猛,能搏击天鹅,其啼叫声又像怨怒哀嫠的哭声,那样凄厉哀戚,撼人心弦。

    《白翎雀》又名《海青拿天鹅》。

现代被广泛传习的筝曲《海青拿天鹅》又名《海青拿鹤》、《平沙落雁》。现存乐谱最早见于清·嘉庆年间的《华秋萍琵琶谱》,此谱共分十八段,与同期蒙族文人明谊(荣斋)汇编的《弦索备考》中“弦索十三套”的《海青》同曲异形。现在这个筝演奏谱是由琵琶谱衍化而来的,为全曲的一部分。

    “海青”是北方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打猎放养的一种猎鹰,乐曲描述海青猎取天鹅时,激烈搏斗场景。乐曲为七声音阶的作品,演奏时频繁按滑音,及运用短摇的技法。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现代浙派筝创始人王巽之先生为了解决古筝演奏中的转调问题,曾试验将七声音阶筝和传统五声音阶筝一起演奏,史称“双筝演奏”。1962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前辈筝家项斯华老师曾首次用双筝演奏《海青拿鹤》,一时传为美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注解】

请输入标题     bcdef

    (注1)《古今图书集成• 乐律典 • 筝部》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朝官方主持編修的一部類書。《筝部》   保存了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筝文原作的珍贵资料,并将其分条列款,呈现了我国清初以前筝文化的全貌,是查找历代筝诗、筝人筝籍资料及典故的重要资料。

   (注2)中华经典藏书:列子  中华书局  2007-1-1

   (注3) 《音乐教学与科研》总55号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室编,油印本《古代筝手考》金建民。

   (注4)  陇菲,兰州《敦煌学辑刊》1985年第1期(总第7期)第152-157页;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1991年2月第1版,第290—294页;北京《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1期第2 

 页-22页转27页。

   (注5)转引自爱德华.汉斯立克著《论音乐的美》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年12月2版

   (注6)《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林 华 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年10月一版

   (注7)铁崖古乐府·铁崖乐府补· 清閟阁全集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注8)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本文发表于《乐器》2017.0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请输入标题     bcdef

筝心真意   同搭平台

弦上追梦   共展风采

弹良琴|遇明师|觅知音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投稿邮箱:21263241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