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中国潮筝:潮州筝一代宗师洪沛臣(吴兆明)

中国潮筝:潮州筝一代宗师洪沛臣(吴兆明)

2022-06-12 01:43:54

   潮州筝派一代宗师洪沛臣先生,是清朝末期潮汕地区潮州音乐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是潮州筝派可考的第一代人物。


洪沛臣先生,生于1886年,卒于1916年,潮州府普宁县人,现揭阳普宁市,占藉潮州府城,据其嫡孙洪白虹先生说:“先居潮州城义安路,后迁至太平路石牌巷。


潮州音乐界流传有洪沛臣巧遇李三老,求师学艺的佳话。洪沛臣自幼酷爱音乐,年轻时对三弦、琵琶、古筝的演奏已有很高水平,在社会上很有名气。其时在潮州城有一位名叫李三老的外地人,在潮州府镇台衙门办事。李三老精通三弦的演奏,他听乐界朋友说洪沛臣的三弦弹得不错,早就有意见识洪沛臣。于是李三老特意邀请洪沛臣到其家中切磋三弦技艺。洪沛臣应邀到其家中,几句寒暄之后,李三老便递上一把三弦对洪沛臣说:“闻说尊驾弹奏三弦城中有数,今日幸会,敢请畅弹一曲。”洪沛臣口头上虽也谦让一番,内心倒想借此机会在李三老面前一显身手,便接过三弦认真弹奏起来。一曲弹毕,李三老只是淡淡地说:“出手还算不错,可以学。”洪沛臣听着一怔,自忖像他这样的三弦弹奏技艺在潮州已屈指可数,不料今日竟被这老头子奚落,心中十分恼火。但又念及李三老毕竟是音乐界前辈,只得强忍心中的火气,他把三弦往桌上重重一放,不服气地说了一声:“那就请指教吧。”李三老不慌不忙,脸露微笑地拿起三弦,坐下来调整一下姿势,校正了三线的音准后,从容地弹奏起来。只见李三老右手轻挑重弹,轮滚交替。左手重按轻揉,上下滑动,便听得一阵明亮、清脆、锵锵的弦音,有如珠落玉盘,泉鸣幽谷,轮滚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弹奏节奏沉稳,板眼有序。李三老的三弦演奏深深地吸引着洪沛臣。再看李三老,只见他的右手弹、挑、滚、扫、双弹、双挑、三指轮,左手的重按、轻按、滑揉、打音等诸多手法,把三弦弹得出神入化。疏、密、快、慢、轻、重、强、弱,恰到好处。洪沛臣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如痴如醉,正在暗自叫好,忽然一声裂帛,戛然曲终。洪沛臣这才如梦初醒,急忙请李三老多多赐教。李三老见洪沛臣诚心折服,又见他年轻有为,况且有相当扎实的音乐基础,虽是年轻火气大,但也是一匹难得的良驹,若加深造,以后在潮州音乐领域中一定能有所作为,李三老也就毅然当起伯乐来。洪沛臣不负众望,更加虚心学习。在李三老的精心辅导下,练得一手硬功夫。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洪沛臣深得李三老真传,技艺猛进,脱颖成才,经过多年的磨练,终于成为潮州音乐一代宗师,被潮州音乐界誉为“潮州乐圣。”


历史悠久的潮州音乐,在其传承和发展中凝聚了历代音乐艺人的心血结晶。洪沛臣在总结前人艺术成果的基础上,亲手编纂了一套潮州细乐指法练习曲,即《潮州三弦、琵琶、古筝硬套合奏谱》,潮州音乐界称为胡笳十八拍。这套曲谱共有十二首曲目,即头板、二板、北斗(亦称胡笳)、十八拍、登楼、锦仑、全仑、半仑,八板、三板、半跑、全跑。这套曲谱是潮州细乐首本传谱,及其珍贵。这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指法技巧详尽,是潮州细乐的全科教材和入门基础,因而成为初学者的入门规范。据《潮州音乐人物传略》洪沛臣载:“他的南派琵琶弹奏独创一宗,所传琵琶、三弦、筝合奏谱(注指法)有硬套十二首(笔者注:即胡笳十八拍),软套六首及流行弦诗谱若干,为后世潮州细乐演奏所师承。”软套六首即《寒鸦戏水》、《昭君怨》、《月儿高》、《黄鹂词》、《小桃花》、《北雁思归》,每套曲目都是六十八板,有头板、拷拍、三板大曲套,是潮州音乐中的精品。

洪沛臣被尊为潮州音乐的一代宗师。在李三老精神的感召下,洪沛臣嗣后也甘当伯乐,发现和培养了很多音乐俊彦。他具有音乐大师风度,造就红花,甘当绿叶。本着“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之旨,不分贵贱,不论贫富,只要是可以造就之材,他都莫不悉心扶持。洪氏门人弟子众多,遍及潮汕本土及海外南洋各国.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潮州音乐大师张汉斋,潮州“琵琶王”王泽如,古筝名家郑祝三,揭阳的琵琶名家、百岁音乐老人丁鸿业等这些音乐名家,都是洪氏的得意门生,二代传人。直至现在,海外有很多音乐名人及爱好者仍以能列入洪氏各代传人的门墙而引以为荣。


洪沛臣的潮州音乐艺术对潮汕本土及海外南洋各国的影响极其深远。在由汕头市潮州音乐研究室出版的“潮乐研究”第六辑有蔡树航撰写的“潮州细乐”一文中,洪沛臣被列为潮州细乐名家之首,洪沛臣先生的名字被收录在由汕头市潮州音乐研究室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潮州音乐人物传略》、以及由蔡绍航、沈建华编,香港东方文化中心出版的《潮州名人词典》中,他的艺术生平被录入百年潮州文化名人谱牒《百家风华》一书。

 


潮州筝学会

吴兆明

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