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典雅如画,浪漫如诗:赏析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

典雅如画,浪漫如诗:赏析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

2020-08-21 03:44:58

点击上方
“影音新生活”
关注更多


上期“影音新生活”推荐了肖邦作品10号的12首练习曲,主体情绪是激昂而悲愤的。本次“影音新生活”将与大家一起欣赏的是肖邦作品25号的练习曲作品,同样是12首,但这一曲集中的练习曲表现的更多是流畅、优美的旋律。这也与肖邦对音乐敏锐的感觉有关,肖邦的创作并不喜欢夸大音响,即使在演奏很强的强音时,他也不会忘记保持音乐的优美,更不会歇斯底里地折磨钢琴,使它发出尖叫。

也正是因为对旋律和音响的特殊追求,对于肖邦这样一位一生充满悲情色彩的钢琴诗人来说,不需要绚丽的音色、磅礴的交响,一架钢琴已经足够写下他的伤悲与欢乐。

下面,将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

Op.25
作品简介

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是由12首乐曲组成,除第12首《c小调练习曲》写于1831年冬天外,其余乐曲均作于1836—1837年间。

Op.25
作品赏析

《♭A大调练习曲》(NO.1 in a-flat major)

肖邦自己对此曲的解释为:“牧童因暴风雨来临,避难于安全的洞穴。远处风雨大作,牧童却若无其事地取出笛子,吹出风雅的旋律。”这是一首很特殊的练习曲,因为肖邦把右手每组16分音符的第一个音和左手的根音,在乐谱上都让用大号铅字印出。这的确是把次要的东西,提升到主要位置上。由于它的旋律非常动听,像首竖琴曲,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竖琴练习曲”。


《f小调练习曲》(NO.2 in f minor)

这是一首带有幻梦意境的小曲,德国作曲家舒曼曾经评论:“它是那样美妙动人,充满幻想和静谧,宛如孩子梦中的歌声”。这支曲子是二部曲,“无穷动”式的快速、平均的三连音贯穿全曲。优美、典雅的旋律,把人们带进温柔的、诗一般的意境。


《F大调练习曲》(NO.3 in f major)

它的情绪乐观、明朗,与上面《f小调第二首练习曲》形成了性格上的强烈对比。它要求做到演奏均匀而流畅,力度等把握得体。


《a小调练习曲》(NO.4 in a minor)

它是一首通过移动重音位置的节奏练习曲。其阴郁的基调使练习曲具有小调的特性。像托卡塔一般的,几乎是在不断反复的左手音型与右手的和弦形成对比,感觉十分不安与不祥。库拉克对此曲注释:“切分音练习曲,必须把常规节拍与逆行重音配合恰当,和弦方面,像是由和弦生出来一般,在高音部有弱起拍的旋律,而且到处悬疑,当它一进来,旋律正好转慢,略有迟疑感,在流畅中有心神不宁的感觉,这是极具狂想曲风格的练习曲。”


《e小调练习曲》(NO.5 in e minor)

肖邦在这首乐曲的曲首,标明“轻快的小谐谑曲”。这就说明了乐曲的性质。这是肖邦听到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782—1840)的演奏之后,被他那魔鬼般技术所感召,写下的一首技术性很强的练习曲。


《♯g小调练习曲》(NO.6 in g-sharp minor)

它又是一首优雅的、带有伤心的“触键练习”。西方音乐评论家说是:“透过眼泪而微笑。”关于这首练习曲,有这样一个传闻。据说肖邦在写作它的时候,心里想象着一个波兰流亡者在雪撬银铃声中,沿着茫茫无尽头的冰雪小道,流放到远方去的情景,这个传闻不一定可靠,但乐曲中那连续不断的音乐,确实有些象雪撬前进时送来的铃声。


《♯c小调练习曲》(NO.7 in c-sharp minor)

这是一首著名的三度练习曲。它带有忧郁的情绪,很像一首“悲歌”。在感情表达的方面有灼热的力度感。


《♭D大调练习曲》(NO.8 in d-flat major)

它是触键练习曲中比较复杂而技巧较难的一首。两个外声部形成“二重唱”像是长笛与大提琴在对话,结尾时,它转成了降E大调,增加了乐曲的色彩。


《♭G大调前奏曲》(NO.9 in g-flat major)

这首乐曲的旋律优美、秀丽而轻盈,节奏旋律如同蝴蝶展翅,又名“蝴蝶”练习曲。


《b小调练习曲》(NO.10 in b minor)

这首乐曲在基本演奏上的目的是练习八度音的演奏技巧,一连串的八度在不换变手指的情况下连起来演奏,加上巧妙地运用踏板,产生出绚丽的色彩。中段仍然保留着八度音进行,但是它的性质改变了,像是一首温柔的情歌。


《a小调练习曲》(NO.11 in a minor)

这首乐曲被人们称之为“冬天的旋风”。它是肖邦描绘的一幅革命失败的悲剧画面,表达了作曲家的革命意识和反抗压迫的心愿。这首乐曲开始4小节引子,就象是召换人们的号角声,接着是一段带“圣咏”性质的庄严乐段。“旋风”式的“华彩”之后,突然出现了一段刚毅威严的进行曲。它的主题给人们以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首《a小调练习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末乐章,它们表达了作曲家的革命意识和反抗压迫的心愿。彪罗对此曲评价:“在你能想象的范围内展现着最丰富的音。”


《c小调练习曲》(NO.12 in c minor)

又称“海洋练习曲”。。它和作品10号第12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差不多时间创作,而且调性还相同,都是c小调,有人称之为“海洋练习曲”,因为它的乐思汹涌有如波涛。其实,这并不确切。这首练习曲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音诗,这里肖邦叙述了他的爱国主义激情。在川流不息的分解和弦和短小、坚毅、果断的插句里,都使人感到一股不可抗衡的巨大力量。




结语:无论是肖邦创作的前奏曲、夜曲、玛祖卡舞曲、圆舞曲、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甚至是人们一贯认为枯燥的练习曲都依旧典雅如画,浪漫如诗。这就是肖邦音乐之美,一种坚定,而又深情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