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 ★ 专业——
课堂上的祝偲俊是个认真好学的好学生。每节课他都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积极举手发言,遇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询问老师。课后认真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所以每次年级考试都名列前茅。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它离不开生活的土壤。祝偲俊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经常可以看到他和同学们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一起下象棋、军棋和跳棋,一起追逐嬉戏,尽情享受童年的身影。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小制作评比、环保设计比赛、祭扫革命烈士墓、《少年中国说》大型国学朗诵……周末,出彩军还参加了校外的绘画培训和武术培训班。2015年8月参加“‘大卫杜夫杯’第四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荣获“男子A组少林棍术”银奖、“男子A组其它传统拳术”铜奖。祝偲俊还是个“小小笛子演奏家”,他从小跟着父亲学习吹笛子,已掌握多种吹奏技巧,能演奏多首歌曲及笛子独奏曲,并能自学曲子。
安静的时候,祝偲俊喜欢看书。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他喜欢看童话、故事和科幻类的书籍。有时候也会突发奇想,拿着一本艰涩难懂的电子书籍,边看边照着画上面的电路图,画完后不认识的电子元件就去问爸爸,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不少电子知识。
祝偲俊对于科学的热爱源于父亲的熏陶。父亲是县明德小学的信息技术老师,平时经常接触计算机。祝偲俊从小耳濡目染,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在旁边看着爸爸工作。有时爸爸也会交给他一些任务。祝偲俊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操作要领,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这也为他日后在全国机器人竞赛中崭露头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在爸爸的指导下,祝偲俊与同校的彭栎兴同学共同参加了机器人竞赛,一举夺得了全省第一名、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荣誉的背后是艰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坚持。准备省赛时,每天,祝偲俊同学在下午放学后都要进行一个多小时的训练,训练完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所有作业,周末还要进行3、4个小时的训练。短短的20来天里,祝偲俊就掌握了所有的编程指令,能熟练地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指定的任务。省赛过后,因为要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大赛,所以迎接他的仍然是艰苦的训练。到了暑假,每天顶着高温进行4个多小时的训练,他都坚持了下来。更为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因为额外的训练而影响学习。有付出就有回报,最终国赛夺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这就是 “创新少年”祝偲俊。
--完--
作者|陈万民
本期编辑|钟晨
邮箱 | sjb5332314@163.com
官网 | www.ysxww.com
地址 | 江西省铅山县城东行政中心8楼A07室
(以下内容为商业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