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跋涉君和他的书法

跋涉君和他的书法

2020-11-21 03:33:47

         一路跋涉而行,我手写我心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美是很值得品味的。

 

学生时代,我就喜欢上了书法。当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飘逸潇洒的粉笔字时,我便心生羡慕,情不自禁要去模仿,学习……


话说那时自己的字也算不赖的,还带点笔锋有点灵性。在老师的眼中,我是那种有点书生气,又有些悟性的学生。中学时,曾获得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记得证书下面盖有两个大红印章,一个是我们的学校名,一个是县文化馆的名。


那么,那时候我的书法像什么样子呢,记得2014年在家里搞卫生,整理书本,无意就发现了自己的这一幅作品,现在看来虽有些幼稚,不过,还蛮有意思的,哈哈。



其实,那时能得到老师的栽培与认可,并获得一些锻炼的机会,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这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也便有了坚持的动力。

 

记得有一次,学校要求上交一份高质量的手抄报,当时的语文老师黄老师把我叫去办公室,与当时他所教的另一个班的一位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而那位同学,正是当年高考文科第一,考取同济大学的学霸。现在想来,这件事于我,也算一种小小的荣幸吧。其一是得到了自己喜欢的老师之认可,其二是得于有幸与不同班的一位学霸合作。只不过当时那位同学学习成绩太突出,而且升高二时又文理分科分班,也许不记得高一时的那么一点陈年旧事了……

 

扯远了,还是来说说我对书法的认识与感受吧!


我喜欢书法,喜欢品味书法的美。在我看来,书法之美,无外乎四个字,那就是:正,静,韵,新。


其一,书法之正,源于心,在于人。所谓“心正则笔正”,人对了,字就对了。"字如其人",其实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比如著名演员陈道明先生,他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人品也是极佳的。他的字笔锋苍劲,虽赶不上书法家,但是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经过了一定练习而且有一定功力的。



历史上字好看的数不胜数,而能流传下来,为世人所瞻仰的却并不多,字为人所累的也不在少数,比如蔡京,比如汪精卫等。

 

因此,只有先正其心,做好人,严于修身,砥砺品格,书法才可能上得去,才可能写出充满光明磊落之正气的作品来。

 

其二,书法之静,在于定,在于守。不管外界环境怎样,都要守住自我,不能浮躁。要努力培养自己“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定力。

 

因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躬身自省,找到前进的路子和方向。潜心修为,精韧不怠,宁静致远,久久为攻,才可能迎来成功的一天。

 

王義之,书法大家,大家都比较熟悉吧。难道他的字与生俱来就很好的吗? 我就曾读过一个小故事,讲的是王羲之练字时太投入,以致竟把墨汁当蒜泥蘸着吃了。

 

书法就是这样,只有潜心投入,经过漫长而艰辛的研习,才可能写出富有静气的字来。



其三,书法之韵,在于品,在于悟,取法于自然。

 

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要留心,你就能发现大自然的奥妙,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温暖。常常有这样的体验,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有温度、有幸福感的人。而且,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体味韵为何物。

 

书法,需要有韵,有韵才有味道,才有美感,就像一壶好茶,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其四,书法之新,在于创新,在于个性,形成风格,与众不同。正所谓“学而后创”,创新是建立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前人所总结的知识的基础上的。不是建立在系统学习前人的基础上的“创新”,就是胡编乱造、异想天开,就好比无源的河、无根的树,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沿着前人的路,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步入创新的正途,形成自己的风格。


 纵观我国古代,就有着许许多多著名的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褚遂良最为出色。而现在学书法的人,大多都喜欢研习颜体,柳体,也明白所谓的"颜筋柳骨"。但实际上,书法是不断发展的,正如洒脱的"毛体",启功先生的"启功体"……

 

在我看来,我们学习书法,就要先学习前人,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的时候,可以先找一位自己喜欢的书法家,对他的作品进行认真研习。譬如我现在觉得田英章的书法,就很不错……比如下面这一幅,这种字体我就比较喜欢,感觉很有灵气。



 虽然我是一名英语老师,平时写英语写得比较多,但是,这不影响我对中国汉字中国书法的热爱!现在,我已经把书法当做修心养性、娱乐、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深知“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为了内强素质,更好地教书育人,我时不时会观摩欣赏一些好的书法作品,也会抽空练练字。

 

因为,在喧嚣的城市中,能寻找到自己宁静的一隅已是十分难得。品味书法,练习书法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高雅的享受,而从这种享受中体验人生,又是一种智慧。

 

书法,一门充满人生哲学的艺术,值得我不断去研习,去感悟……

                             

  关阅读(直接点以下标题即可阅读)

跋涉君和他的诗词

跋涉君和他的洞箫

跋涉君和他的象棋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轻松关注,免费订阅,更多文章请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写教育心得,也写美文及人生感悟。他不唱苍鹰之歌,只留下一串悲喜交加的驼铃声......